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

 五象之鷹 2011-10-02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⑴星河:銀河。⑵轉(zhuǎn):《歷代詩余》作“曙”。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⑷天語:天帝的話語。⑸我報路長嗟日暮:路長,隱括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隱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嗟,慨嘆。⑹謾:徒,空。⑺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⑻蓬舟:像蓬蒿被風(fēng)吹轉(zhuǎn)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fēng)吹飛,喻飛動。⑼吹?。捍档?。⑽三山:傳說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天空中云騰霧罩,點點星光象海面上無數(shù)船帆在跳舞。好象夢見自己飛到了玉帝的住所,玉帝關(guān)切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說前方有那漫漫的長路,可已黃昏日暮,我空有一肚子才學(xué),可是沒有用武之地。九萬里長途,大鵬正迎風(fēng)沖舉,風(fēng)呀,你不要停住,把我這小船吹到三山那兒吧。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zhuǎn),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回天庭,天帝傳話善相邀。殷勤問:歸宿何處請相告。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啊,又嘆日暮時不早。學(xué)做詩,枉有妙句人稱道。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fēng)啊!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島去。

    夜色將曉,滿天云霧波濤中透出一線曙光,天河流轉(zhuǎn),成千的帆船在銀河中飛舞。好像夢魂已回到天帝住的宮殿。聽到天帝說話,親切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說,自己雖說有才學(xué),能寫出驚人的詩句,可是現(xiàn)在日暮途窮,出路難尋。但我不甘寂寞,還要像大鵬鳥一樣高飛遠舉。風(fēng)兒,請你不要停止,把我那像蓬草一樣的輕舟,吹到渤海中三個仙山去吧。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fēng)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fēng)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的詞,她用《離騷》、《遠游》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而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注意。
    整首詞都是描寫夢境。開頭兩句寫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還沒有人在詞里描寫過大海。“天接云濤”兩句用“接”、“轉(zhuǎn)”、“舞”三個動詞,來寫海天動宕的境界。“星河欲轉(zhuǎn)”,點出時間已近拂曉。“千帆舞”寫大風(fēng),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赡芤驗槔钋逭帐巧綎|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所以寫得出這樣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我原來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xiàn)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這和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秋詞:“我欲乘風(fēng)歸去”之“歸”字意義相同。“歸何處”句,著“殷勤”二字,寫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換頭“我報路長嗟日暮”二句的感慨。《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這句子的意思是說人世間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婦女,縱使學(xué)詩有驚人之句(“謾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長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幾句說,看大鵬已經(jīng)高翔于九萬里風(fēng)之上;大風(fēng)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九萬里風(fēng)”句用《莊子·逍遙游》,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旋風(fēng),九是虛數(shù))!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呢?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于種種束縛之下,即使象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yǎng)和才華的女作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表達她的煩悶的心情。她要求解脫,要求有廣闊的精神境界。這首詞中就充分表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愿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而能不安于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沖破束縛、向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群中是很少見的。
    這首風(fēng)格豪放的詞,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于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后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趙明誠病死。國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只身飄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她那艱苦歲月的晚年,處于“路長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個性格爽直、柔中有剛、不愿受現(xiàn)實生活束縛的人,所以,有時想象的翅膀飛進了另一個世界。她幻想出一條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擺脫人間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況。于是夢跨云霧,渡天河,歸帝宮,乘萬里風(fēng)到仙山去。這樣豪邁的氣概,不凡的壯舉,就使這首詞顯示出浪漫的情調(diào),豪放的風(fēng)格,而和她的其他詞作風(fēng)格迥然不同?
    詞一開頭就寫:“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活繪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壯麗景色。這里,“星河”,即銀河。意思是說,天空連接著那象波浪一樣翻滾的云霞,這些云霞又是和晨霧連在一起,顯得曙色朧朦。而透過云霧遠遠望去,銀河中波濤洶涌,象要使整條河翻轉(zhuǎn)過來似的。河中許許多多帆船在滾滾的大浪中顛撲,風(fēng)帆擺動得象在銀河中起舞一樣。這是寫天上的云彩,可謂千姿萬態(tài)。雖然寫的是作者在夢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這一幻想無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歷盡艱難險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潛意識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壯麗的一面,又有艱險的一面。它展現(xiàn)出一個晨霧迷茫、云濤翻騰、滾滾銀河、千帆競渡的開闊境界。這境界象是個仙境,作者就是在這仙境中經(jīng)歷著的。所以,也漸漸地使她的夢魂好象回到天帝居住的宮殿去了?!?#8220;仿佛夢魂歸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宮殿。其實,這是人們在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夢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古代詩人往往設(shè)想自己是從天上宮闕來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時也就往往說“歸帝所”去。如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也就是寫他想回到天帝宮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宮去,情況怎樣呢?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她聽著天帝在對她說話,殷勤地問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天涯,備受排擠與打擊,嘗盡了人間的白眼,如今天帝這么關(guān)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溫暖啊!作者這么寫,不管其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已把天上和人間作了一個鮮明的對照,譏諷了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她在若干年來的逃難生活中,多少事,憑誰訴?這次竟然得到訴說的機會了。這就引出了詞的下片,由她訴說自己的困難和心愿。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意思是說: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xiàn)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xué)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這里著一“嗟”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tài)。下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慨嘆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用,有懷才不遇之感;二是社會動亂,文章無用,有李賀《南園十三首》中的“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fēng)”之意。兩者象是對立,實則統(tǒng)一,是互為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這樣苦衷,她希望怎樣解脫呢?請看:
    “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fēng)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叫風(fēng)不要停止地吹著,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萬里風(fēng)”句,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風(fēng)名。“九”是虛數(shù),是多的意思。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樣飛旋輕快的小舟。“三山”,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個神山。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為什么夢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極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從上文的意思來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就是說,盡管她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fù),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根本得不到實現(xiàn)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這樣想的。可見她的夢想仙境,正是她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的表現(xiàn)。她要回到那沒有離亂,沒有悲傷,沒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間存在著戰(zhàn)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現(xiàn)實。所以,她的那種思想活動,并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xiàn)實意義的。
    這首詞,思路開宕,想象豐富,意境遼闊,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它把讀者帶到仙境中去,飽覽豐富多姿的云濤;大鵬展翅萬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輕舟乘風(fēng)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為之神往。這種借神仙境界來表達自己胸懷的浪漫主義作品,在李詞中是極為罕見的。
    李清照本為婉約派的女作家,能寫出如此豪放的詞,除了亂世迫使她從閨閣中走出社會,面對現(xiàn)實這些客觀原因之外,還有她的主觀因素,就是她的思維活躍,性格開朗,敢想敢說;同時,她遍讀群書,記性特強,不常見的字句、故實,都能一一記得,這就豐富了她的形象思維,使她對各種神話傳說和典故,都能運用自如來書寫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從而構(gòu)成了這首具有浪漫情調(diào)而又氣魄宏偉的豪放詞。
    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記夢” 。從詞的內(nèi)容、情調(diào)及風(fēng)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前期,作者的生活美滿,詞中多為愛情的歌頌,離別相思與傷春悲秋的嘆息雖時有流露,但情調(diào)仍是歡快的,風(fēng)格是爽朗的。南渡以后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了。作者經(jīng)歷了靖康之亂,她舉家南逃,備嘗家破人亡與顛沛流離之苦。無疑,她的生活面擴大了,閱歷加深了,作品的內(nèi)容也較前期豐富了。很明顯,貫穿這一時期詞創(chuàng)作的主線是家國淪亡與個人不幸遭遇的哀嘆。早期明快、爽朗的情調(diào)已經(jīng)消失,而代之以濃厚的感傷情緒。但是,這首《漁家傲》卻與作者一貫的詞風(fēng)有所不同。它借助干夢境的描述,創(chuàng)造出一個幻想中的神話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熱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光明的追求。作者在夢中橫渡天河,直入天宮,并大膽地向天帝傾訴自己的不幸,強烈要求擺脫“路長”與“日暮” 的困苦境地,然后象鵬鳥一樣,磅礴九天,或者駕一葉扁舟,乘風(fēng)破浪,駛向理想中的仙境。這首詞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詞風(fēng)豪邁奔放,很近似蘇軾、辛棄疾。黃了翁在《家園詞選》中說這首詞“無一毫釵粉氣,自是北宋風(fēng)格。” 可見,李清照的詞風(fēng)是多樣的。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膽而又豐富的想象。作者創(chuàng)造出虛無縹緲的夢境,把天上的銀河與人間的河流聯(lián)系起來,把閃爍的星群想象成為掛滿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這艘“飛船” 駛?cè)胩焐系纳裣墒澜?,受?#8220;天帝”的接待。這的確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來之筆。這樣的詞筆出自李清照,確實是“驚人”的。
    這首詞具有闊大而又豪邁的氣度。詞中闊大的形象、闊大的志愿、出自闊大的胸懷。一個漂零無依的女詞人竟渴望借助萬里鵬風(fēng)把自己映入神仙般的奇異世界。這奇異的神仙世界是詞人理想與精神寄托之所在。詞中既有李白的放浪姿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郁頓挫,這二者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終于使這首《漁家傲》成為《漱玉集》中獨具特色的詞篇。
    詞一起筆便直賦夢境仙界,但見云影星光,奇變麗幻,令人目眩神搖。那是夜色將盡的黎明時分,云濤翻滾,晨霧迷蒙,天地之間一片蒼茫景象。忽又云開霧散,星河燦爛,宛若千帆飛舞其中。“星河”,即天河。天河轉(zhuǎn)位,季節(jié)和時間也隨之更迭和推移。
    起句蒼茫勁健,展現(xiàn)出一幅遼闊、壯美的圖卷。讀之仿佛身浮天穹,揚帆天際,在銀河之中尋覓理想之境。其中又準(zhǔn)確地嵌入幾個動詞,繪景如活,動態(tài)儼然。“舞”字化靜為動,變平凡為神奇,既出色地描繪了繁星在天空好像帆船一樣閃爍流駛,也傳達了詞人意緒的昂奮飛動。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在迷離恍惚之間,詞人夢魂飛越茫茫星空,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天帝的宮殿。她聽到天帝關(guān)切地問自己:你要回到哪里去?
    “帝所”,天帝所居的宮殿。一腔心事,人間竟無可訴說者。惟有魂飛九霄之外,訴諸想象中的天帝。用一“歸”字,倍見親切,無形中縮短了仙凡之間不可逾越的距離,就好像詞人本是仙子降凡,只是由于不堪人世,才又重返天庭仙界。“歸何處”這一發(fā)問,恰似一石投水,激起詞人心底層層波瀾:是啊,自茫茫人間,輾轉(zhuǎn)天庭,一路辛苦茫然,我究竟要到哪里去呢?心路歷程之渺茫曲折,由此可見。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
    下片緊承上文,以“我報”二字領(lǐng)起,通過回答天帝的詢問,傾訴憤懣,抒發(fā)豪情。“路長日暮”,化用屈原《離騷》詩意:“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里,“路長”,謂人生之路漫長修遠;“日暮”,以夕陽西下喻人至暮年。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雖然努力上下求索,終少收效;而時不我待,人已臨暮年,豈不令人悲嘆!這里著一“嗟”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她那彷徨憂慮的神態(tài)。
    清照詩詞并工,才華卓著,“直欲壓倒須眉”。自謂學(xué)詩“有驚人句”,對于自己的文章才華,不無自負(fù)自豪之意。但冠一“謾”字,又見否定。“謾有”,空有之意。清照后期坎坷不斷,歷經(jīng)國破家亡之痛,曾經(jīng)美好的理想已經(jīng)成空,在現(xiàn)實中常感到無奈與無助,擁有出眾的才華又能如何?此句真實地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迷茫滄桑之情,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
    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詞情并未就此消沉,“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一句又振起全局,使人精神為之一振?!肚f子·逍遙游》中有:“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大鵬乘風(fēng)展翅,扶搖直上,背負(fù)青天,志在萬里。“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fēng)引開,終于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欲借鵬摶九天的風(fēng)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
    詞人借此抒發(fā)情懷,她要像大鵬那樣高飛遠舉,超越塵世,駕一葉扁舟,乘風(fēng)破浪,直飛向海外仙山,這才是心靈的最后皈依。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即交代歸宿。那樣的地方,應(yīng)該沒有離亂,沒有孤凄,沒有痛苦。此句全是縹緲幻語,但警峭勁拔,語勢迅疾飄忽,使人神游物外。
    清照歷來被視為婉約詞宗,此詞卻意境壯闊,風(fēng)格豪邁,迷離恍惚,充滿神奇浪漫的色彩,抒發(fā)了對于自由仙境的熱烈渴求。起首兩句寫云天星空,千帆舞動,渲染出神話般的色彩和奇幻氛圍。接下來以記夢游仙為線索,通過奇異的仙凡對話來抒情述志,從而集中筆墨,展現(xiàn)題旨。不僅如此,詞人還善于化用前人的詩文,以增強詞作的廣度和深度,如“路長日暮”脫胎于《離騷》,重在正面取意,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驚人句”本自杜詩,但用“謾有”將詩意深入一層。“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則主要借取《莊子》形象,以喻騰飛之志。宋詞通常以兒女風(fēng)月為主,較少記夢游仙之作,此詞確為罕見特絕之作。
    李清照詞中表現(xiàn)了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流露出對人生、對社會的關(guān)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諺云;國家不幸詩家幸。任何一個動蕩的歷史時期,都是藝術(shù)家的思維活躍的時期。他們與每一位社會成員一樣飽受著動蕩之苦,他們又比任何一位社會成員都多幾分憂患,多幾分責(zé)任。培康之亂,社會的動蕩,家庭的變故,使李清照由平靜安寧走向漂泊動蕩,由生活的一極走向主后的另一極,飽嘗了人生的大喜大悲。他的心靈在反差強烈的刺激中變得敏感而富于悟性。她這時的詞作偏重于以民族情緒和愛國情感為主題,往前期哀愁傷感的基調(diào)上更趨悲滄沉郁,情感的憂郁也更加深刻化。她的日作,進入了一個人品、詞品極高的藝術(shù)境界,內(nèi)容也主前期的“終日凝眸”變?yōu)?#8220;欲語淚先流”。
    如她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魂夢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偕日暮,學(xué)詩沒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體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人以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為思,夢游的方式,馳騁豐富的想象,設(shè)想與天帶問答傾訴隱衷,表露出同人不滿人間的黑暗,懂憬天上的光明,追求美妙的幻想,尋求精神的歸宿,充分體現(xiàn)了她對自主的渴望,對戈明的追求。這種愿望在她生活的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對于一個封建社會受到壓抑、處于從屬地位的婦女,這種設(shè)想本身就充滿了豪氣,表現(xiàn)了李清照曠遠的胸襟。
    從某種意義上講,李清照的愁和淚,正是她作為社會的一個清醒者的可貴標(biāo)志。深刻的思想痛苦遠比淺薄的歡樂更有人生價值,更有思想意義。南宋統(tǒng)治集團在那“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的醉生夢死之中花天酒地,而李清照則痛切國確家亡,始終為此而越思郁郁,不肯去追次取樂,她是那個一灘爛泥的社會中憂郁、思考的靈魂。這個靈魂始終在敏銳地感受、深深的思索、暗暗地流著她的哀國之淚。按照她的才華。教養(yǎng)和身份,她是完全可以一步踏入貴族小圈子,去借浮于桂堂之上,持它個人生一醉。問她沒有這樣做,而是持著嚴(yán)肅的人生態(tài)度,在這燈紅酒綠、達官旨醉的生活氛圍里,獨自一個躲到一邊去默默思味,去度過自己憂郁的內(nèi)心生活。她心靈固然有些空虛,但這是探索者找不到人生道路時的一種迷茫,完全不同于那種紙醉金達的靈魂空白。
    天籟之音,曲曲幽怨
    接轉(zhuǎn)處,我在歸途知路
    云卷云舒,一紙遼闊
    濤波洶涌,筆筆是情韻
    連心脈脈的流淌
    曉風(fēng)吹來,親愛
    霧雨般絲弦

    星子伸長柔指纖纖
    河水清唱情蕩漾
    欲把虛掩的門打開
    轉(zhuǎn)過花影
    千萬私語捻作舟
    帆浩蕩,親愛
    舞不盡夢魂牽繞

   

夜,已經(jīng)漸漸深了。   
    一個不經(jīng)意的抬頭,卻讓稀疏的點點星光映入眼簾。多么幽邃的光點!紛紛散散、錯落有致地鑲嵌于黑幕般的夜空之中,不能不讓人心醉。
    “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八百年前,辛棄疾亦在此望星抒懷。一方疏星,一輪淡月,配之以村婦勤勞的背影,不禁讓他生出一陣歡悅閑適之情。遭逢貶謫的辛棄疾,居然在這星光錯落的夜景里,找到了一份舒坦順意,一份愉悅暢快?!鞘且驗?,在星光里,蘊藏著無盡的理解、悠閑之意?!?br>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疲奔于途的杜甫于這星夜間,終于吐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文字。遠處的星光猶如垂向于地,銀光映著長江的流水向遠處奔騰翻涌著。想造福于民眾可一生偏無成就的他,只能呆立于船頭,仰望點點星光,心中美女涼的心境亦由星光抒泄得淋漓盡致?!鞘且驗椋W爍的星光中,同樣包含著一份凄冷與憂思?!?br>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婉約的李清照看到了星光,竟也寫下了如此豪邁的詩句。此時正值國破家亡,而丈夫趙明誠又不幸病死,本應(yīng)“戚戚慘慘”的李清照看到了這漫天星點。卻產(chǎn)生了無限的豪放不羈的情感?!鞘且驗?,壯麗的星河里,更有一種勇氣,一種奮發(fā)向上的活力。
    春暖花開是什么?
    春暖花開是一種生活的意境,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干凈,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朦朧。
    春暖花開是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情態(tài),是“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的氣勢,是“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的充沛。
    春暖花開是一個感情的集合,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友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更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親情。
    春暖花開在塵世。塵世中,春一季季地來,花一季季地開,而她在享受著塵世的春暖花開。
    這首詞題為《記夢》,誰都能看出是晝有所思、夜有所念的執(zhí)著理想的藝術(shù)性的閃光。令李清照初悅后愧的前夫與大失所望、彼此成仇的后夫,加上跟著宋高宗的顛沛流離的遷徙逃亡,使李清照進一步看清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救助的漂泊無定與赴訴無門的孤苦無依,但她的精神是向著“自由”的,她要用文字織帆作槳,脫開這個齷齪骯臟的塵寰,讓不羈的靈魂躍進無垠的天空與天帝對語,與天體星云為友。和嚴(yán)蕊相較,李清照終歸屬于貴婦人的階層,她當(dāng)然是寧肯嫦娥奔月那樣脫離這個世界,也不可能萌生赴原野山鄉(xiāng)化菊為蜂的念頭。梁啟超認(rèn)為這首詞風(fēng)格豪放,迥異于李詞慣有的清麗婉約, “絕似蘇辛派”,卻未能深究李清照靈魂深處的苦衷。
    人的一切(姿容、衣妝、思想、心靈)都應(yīng)當(dāng)是美的??蓪ε远?天賦其美,秀萃一軀,在歷史進程中總體上留下來的卻是“花鈿委地?zé)o人收”的敗落場面。略現(xiàn)差異的是,憑美色(西施、王嬙、楊玉環(huán))出場的女性演出的是凄美哀婉的悲劇,而才女們(李清照、柳如是、嚴(yán)蕊、秋瑾)演出的是堅韌壯烈的悲劇;前者似一盞盞紅燈籠那樣被一陣陣狂風(fēng)吞噬、撲滅,后者像是原野上卷動的野火,要淋漓的淚水和著血水反復(fù)地去澆撲……
    真美永久扣人心弦,所以“美能拯救世界”。美女、才女作為個體是可以燈火一樣被強行撲滅,而她們所遺留下來的美的灰燼與美的氣質(zhì),從這個世界上卻輕易消逝不了。后人以西子湖為杭州西湖命名,給人們留下不盡的想像, “虞美人”既冠于花草,詞牌、樂曲中也時見其名;王昭君故鄉(xiāng)之水為香溪,塞北之墓為青冢,這水這土也別成氣色;楊玉環(huán)在華清池洗浴過, “華清水滑”,地下溫泉也顯得別含成分;李清照的詩詞獨樹高標(biāo),千年后吟誦,也是清新芳烈,香沁肺腑;李香君血染的那柄“桃花扇”倘若仍在,鬧不清會是何等珍貴的文物與瑰寶;秋瑾一襲白衣的漢白玉塑像佇立于西子湖畔,值得驕傲的是所有的中華兒女。一切正如陸游所寫的那樣: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氣勢磅礴、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fēng)格。近代梁啟超評為:“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可謂一語中的,道破天機。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后,“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開始開闊起來。
    據(jù)《金石錄后序》記載建炎四年(1130)春間,她曾海上航行,歷盡風(fēng)濤之險。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guān)。
    詞一開頭,便展現(xiàn)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zhǔn)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tài)儼然。
    “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zhuǎn)”、“舞”兩字,則將詞人風(fēng)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zhuǎn)”,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zhuǎn)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fēng),無數(shù)的舟船風(fēng)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zhuǎn),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diào)。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仿佛”以下這三句,寫詞人夢中見到天帝。“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guān)鍵。詞人經(jīng)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孟氲木辰缰?,詞人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guān)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lián)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
    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煞Q之為“跨片格”。
    “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jié)合自己身世,把屈原《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運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不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
    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詞人現(xiàn)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fā)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杰出的文學(xué)家她肯定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因為詞中的貫串動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連想到《莊子。逍遙游》的“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說“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fēng)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大鵬正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具大手筆也!“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fēng)引開,終于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fēng)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縝密。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xiàn)實,自然會氣度恢宏、格調(diào)雄奇?!〕浞诛@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莊子以蝴蝶為坐標(biāo),一覺清夢醒來,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世界,一個虛無的世界,一個荒誕的世界。
    屈原以汩羅江為圓心,以無限延伸的忠貞為半經(jīng),劃了一個無窮大的國度,一個以忠誠命名的國度。
    詩人李清照你以什么為界碑?以一個年號——“靖康”,一個使天地變色大宋蒙羞的年份——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
    人們常說,你的作品無法編年。是的,但靖康是一塊界碑,一塊巨大的恥辱碑!南渡成了你的宿命,南渡詩人成了你的稱謂,南渡也成了你作品中兩個世界的界碑。一個世界充滿歡樂,那怕是憂愁,也是美麗的憂愁;一個世界充滿感傷與嗟嘆,一個充滿痛徹骨髓的亂離悲音的世界。
    不能確定你《漁家傲》寫作的具體年份,但可以確定的是《漁家傲》與建炎四年(1130年)有關(guān)。那一年,你追隨著宋高宗趙構(gòu)自南京城取道大海倉皇逃奔浙江溫州與紹興。
南渡以前,你幾乎是足不出閨門,而現(xiàn)在命運卻將你拋置到了一片汪洋大海上,相濡以沫的夫君明誠也于前一年永遠地留在了石頭城。
    海,第一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容拒絕。你和你的一葉小舟一起顛簸在狂風(fēng)惡浪之中。
    清晨,你佇立船頭,白浪滔天,海天盡頭,除了迷蒙,還是迷蒙,分不清是朝云還是晨霧。子夜,你仰望星空,燦爛的銀河不停地飄搖。銀河啊銀河,難道你那里也有千萬只風(fēng)帆競渡?
    迷離惝恍、亦真亦幻中,你裙袂飛揚,一如敦煌石壁上的飛天,踏上了銀河的一葉扁舟,叩響了玉帝圣殿的門環(huán)。
    “大宋的才女啊,你為何如此憔悴?為何臉上滿是流浪的淚珠?”
   “我的家碎了,國破了!”
   “你流浪奔逃在風(fēng)高浪急的大海上,你的命運之舟將在哪里拋錨靠岸?”
   “你應(yīng)該記得吧,一千多年前楚國的一位三閭大夫也曾拜謁過你,他也曾請你指點迷津。我還依稀記得他吟詠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的心情和他一樣,我也是一個失去了故國的人啊。”
   “我知道,你們大宋社稷的安危就系于高宗趙構(gòu)的那只顛簸于風(fēng)浪的船上,還是追隨他吧,除此之處,你還有別的選擇嗎?”
   “那是一位不抵抗的國君啊。我空有一身才學(xué),真遺憾自己是個女兒身。”
    “你是男兒身又能力挽狂瀾嗎?我已經(jīng)知道你們大宋主戰(zhàn)的李綱被廢黜,高歌‘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朝天闕’的岳飛也遭排擠!”
   “這么說,那我只有一個心愿,請您要么賜我九萬里長風(fēng),將我像莊子一樣化為一只大鵬,翱翔于自由的天宇。如果仍然讓我置身小如蓬草的小舟,也請您賜我永無停息的風(fēng),送我至蓬萊、方丈、瀛洲的仙島?”
    天帝端坐龍椅,臉上只有沉默,如一座石雕!
    于是,大宋才女自迷蒙中清醒過來,陪伴她的依然只有驚濤、惡浪、海風(fēng)、身邊還有和她一同逃難的千百只航船。
    亂離人的前方?jīng)]有地平線!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這是哪一家的閨秀,將秋千蕩的這般的高昂。你看她額頭上細細密密的,如同這晨曦中清露一般的汗珠,晶亮,溫潤。
    這又是哪一位公子,大膽地闖入了恁清幽的花園,驚的她未及穿上鞋子便要溜回房。你這位公子,害得她,頭上的金釵都險些落了,羞羞怯怯的,卻也倚在門邊把那青梅嗅。
    眼波才動被人猜。輕輕的一笑,云鬢斜飛,眼中波光微微閃。誰知曉,那半箋的幽幽思和半箋的輕輕怨呢。裊裊沉香,誰的香腮輕托,看月光下花影慢移,心兒飛轉(zhuǎn)。 
    溪亭,日暮。藕花,晚舟。是那槳拍打溪水的聲音,還是少女們的嬉笑,更兼有那被驚起的鷗鷺,在沙灘上振動著翅膀。這幾個女子,灑一溪蓮藕般脆嫩的笑,和著夜風(fēng)的清涼,滑一曲千載的心弦。
    再張揚的青春,再明媚的眼眸,都會有淡的那一天。不是么?一陣急辣辣的風(fēng)襲裹著細雨瀟瀟,胭脂點點,海棠能否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終于見了他。百轉(zhuǎn)的柔腸,這一枝猶帶彤霞曉露痕的春,就這樣綻放了。明月玲瓏的地方,無限的嬌羞無限的旖旎。
    這世間,何物最長久?是環(huán)肥燕瘦的美貌,還是婀娜翩翩的起舞?都抵不過時間的消磨,俱為煙塵散。蘭舟獨上,秋藕殘香。雁回月落,西窗何處!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賭書空憶潑茶時,寶奩塵滿無人知。東籬把酒那時日,黃花新瘦留殘枝。
    武陵人遠,煙瑣秦樓。負(fù)了的,終究還是他。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家園,故國,一生的心血,都這般付與了濃霧硝煙。別了,這一顆念念的心。
    萬里顛簸弱女苦,兩鬢華發(fā)早催生。梅花不似當(dāng)年色,他鄉(xiāng)豈與故鄉(xiāng)明!
    烏江河畔,點將臺留。依稀四面又楚歌,依稀美人頸上寒光閃,依稀烏騅長嘶鳴。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有項羽英雄的霸氣,她有木蘭橫戈的豪氣,怎奈這,這世間,多少男兒甘愿做媚骨,罷、罷、罷,空悲切。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蓱z她這一顆日思夜想?yún)s報國無門的心,空有滿腹的才華!這破碎的山河,奈若何!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饒是一個女子,饒是只剩下一個女子,她也從未失卻這顆抱負(fù)的心。
    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似乎聽到了玻璃落地,劃破了清脆后破碎的聲音。終究是,塵埃落定。那曾經(jīng)誤入藕花深處的小舟,經(jīng)得起諸般風(fēng)雨,卻也難以載的動這許多的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盞酒,晚風(fēng),舊雁,黃花,梧桐,細雨,黃昏,孤窗。她終究是這般的不同。
 
  
注:對于她,我始終不敢下筆,也無從下筆。這一位才女,我一直在仰視,盡管仰視的很累。讀她的詞,每一次都難以言說的感覺,總是無法深入她那太過聰慧的心?;蛟S,平凡如我,是無法真的接近她的。
    然而,我又不甘心??傆幸惶?,或許,我能懂得的。年少時無可挑剔的家境和才氣,配了個金玉良緣,真真羨煞人的金童玉女般。心底里,我是羨慕她的,甚至有些妒嫉。一個女人想要得到的,親情,愛情,才氣,美貌,真真她就是那一顆最耀眼的星。然而,她又是不幸的。無子,喪夫,再嫁,離婚,還有那個時代特有的亡國之痛。
    作為一個女子,該得到的,不該得到的,該憂慮的,不該憂慮的,她,似乎照單全收了。
    她尋尋覓覓的是什么。而我,尋尋覓覓的又是什么。這個想法似乎有些不敏。她是晚霞時天空中的那顆星,她是晨曦時天空中的那顆星。那里,有她恒古的名字。而我,地球上的一粒微塵,只能仰望,無法接近。然而,她那“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的氣魄,一點一滴,滴在了我的心里。
    全篇用了象征手法,過去她寫情寫景都相當(dāng)寫實,這首詞卻又了突破,無論意象和情意都進入了一種非常高遠的境界,而且意象和情意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這種成就是值得注意的。
    李清照晚期有一種“豪健和飄舉”的精神,雖然此類作品多已散佚,但還有她的詩為證,“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高宗遷都臨安后就想茍且偏安一隅,早已沒有收復(fù)國土的大志了。李清照的這首詩,真可以使那些茍且偏安的人慚愧。
    另一首詩有“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不復(fù)志千里,但愿相將度淮水”之句,表示自己仰慕花木蘭可以拿起武器從軍殺敵,說這才是真正的好女子。可是自己年紀(jì)已大,無法上千里之外去殺敵,但仍愿保留最后的愿望,有一天希望能見到南渡的人結(jié)伴渡過水,回到北方。這些句子都可見出李清照的豪氣。
    客觀之景為實,夢境、仙境、誓愿為虛嚴(yán)格地說,設(shè)想未來之景和從對方的角度寫的均是主觀之景,這里為了闡釋的方便,我們用“主觀之景”來特指詩詞中所描繪的夢境、仙境、誓愿等等。通過寫夢境、仙境來抒發(fā)感情、表達理想的詩詞,最有名的當(dāng)數(shù)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還有李清照的《漁家傲》: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詞人塑造了一位關(guān)心民瘼的溫和的天帝形象,反襯了畏懼強敵,一路逃竄,置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宋高宗以及昏庸無能朝廷。“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詞人雖才華出眾,但她卻無力挽大廈于既倒。她希望到仙境去過幸福美好的生活,從而反襯了現(xiàn)實世界的苦難和無望。又如蘇軾的《江城子》“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作者與妻子王弗伉儷情深,雖生死殊途而舊情難忘。積思成夢,悲喜交加,這是虛寫,接著寫夢醒后的悲傷。虛實結(jié)合,寫出了詩人對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
    “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瑰麗浪漫如斯,倒像是屈原或李白的詩句,我疑心這是李清照晚年之作,詩作又達一更開闊之境地,同時亦超脫人世間的種種悲喜坎坷,天人合一。
    讀唐詩宋詞,我讀懂了友誼。友誼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深銘記;友誼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悠悠牽掛;友誼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久久凝望;友誼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殷殷勸慰。
    讀唐詩宋詞,我發(fā)現(xiàn)了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悲涼哀傷;鄉(xiāng)愁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急切難耐;鄉(xiāng)愁是“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茫然失措。
    讀唐詩宋詞,我理解了追求。追求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永不停步;追求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執(zhí)著信念;追求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英勇無畏;追求是“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積極樂觀。
  讀唐詩宋詞,我看到了對祖國的赤誠。赤誠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滿腔熱血;赤誠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的雄心壯志。
    詞分婉約、豪放并不絕對,高明的詞人在創(chuàng)作上往往是不拘一格的。有人形象地把此喻為“猛虎在嗅薔薇”,濃濃花香熏昏猛虎,便柔腸百結(jié),淺斟低吟。熏昏的猛虎一旦醒來,便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柳永既能“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能“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秦觀既能“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覓處”,又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李清照既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又能“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蘇軾既能“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又能“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辛棄疾既能“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又能低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梢娡窦s派的詞人也能盡顯英雄豪氣,漠北雄風(fēng),像李清照一支秀筆表達了半壁江山,把女性的萬般柔情都寫盡了。同時她心靈的門檻上站了一位叱咤萬夫的守護神,從而使她在艱難困苦的人生中,風(fēng)節(jié)高蹈,獨步詞壇。其心力、魄力、才力。千古以來,又有幾個須眉能及。蘇軾的一曲大江東去,豪氣千古,讓古往今來多少手執(zhí)鐵板銅琵之士平添了許多的威武雄壯??墒?,一株硬挺的松柏不僅需要大雪拍擊,還需要柔風(fēng)軟雨的呵護,要是觸到他心靈中那根柔軟的弦,他也有一肚子的九曲婉水要傾瀉的。“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剛強男兒的眼淚更顯出他的俠骨柔腸。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既有和風(fēng)麗日,也有凄風(fēng)苦雨;既有長江的驚天浪濤,也有小溪的潺潺流水;既有讓人心驚的塞外馬鳴,也有令人心醉的山谷鳥語;既有小橋流水的神韻,也有漁舟唱晚的意境。那些詞人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寫出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體驗,對自然的熱愛,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使我國古典文學(xué)的百花園姹紫嫣紅,爭奇斗艷,充滿無限生機。
    古往今來,世世代代,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崇高的鄉(xiāng)戀——
    杜甫眼中的鄉(xiāng)戀是“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正所謂“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的柔腸繾綣。然而,他不沉溺如此,發(fā)出了“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無限感慨,心中并且寄托著“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政治清明的心愿。
那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詩仙李白也高聲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做人骨氣,并且抒發(fā)了“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政治抱負(fù)與情懷。
    劉禹錫雖有“喬木展舊國之思,行云有故山之戀”的千古絕唱,可他也吟出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盼青云睡眼開”為國立功的昂揚斗志和進取的豪言。
    李清照才高八斗,既有“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追求,也有“傷心枕上三更酒,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的故鄉(xiāng)之戀。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對親情之戀和對鄉(xiāng)情的思念;“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對故土之戀和向往馳騁沙場的呼喚;“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則是英雄對祖國河山之戀與追求理想的吶喊•••••
    看來,鄉(xiāng)戀不僅僅是柔情滿腔,思緒纏纏。它可以升華,可以擴展,可以鑄成鐵骨錚錚的中華之魂,摧之不垮,折之不彎,氣吞山河,動地驚天。
    鄉(xiāng)戀是國戀之子,國戀是鄉(xiāng)戀的母源。有史以來,多少華夏子孫民族精英,反抗外侵誓保國土,臨危不懼大義凜然,充分體現(xiàn)了民族氣節(jié),徹底捍衛(wèi)了祖國的尊嚴(yán)。他們的精神千古流芳萬世永傳。而那些不孝敬父母,忘記了家園,甚至于背判了祖國母親與敵為伴的敗類,人們永遠口誅筆伐,一臭萬年。
    鄉(xiāng)戀,讓人頻頻回首,使人大步向前;鄉(xiāng)戀+國戀,令人赤膽忠心,意志彌強,大刀闊斧直奔輝煌的人生之巔!
    人這一生可以遇到多少英雄,多少美人,又有誰請你喝一杯酒,把你的憂樂記在心頭?塵世里,低吟淺唱,惟有文字,靜靜飛翔。風(fēng)吹著金陵城無邊的柳色,水流著秦淮河的前世今生。千年的守候,都躲不過一個回眸的溫柔。在這個情感的世界里,我們都是執(zhí)迷不悟的癡者。給自己一個角色,再給自己一個江湖。短暫的人生有多少相逢,大前的世界,相遇又有幾重?此刻,且讓我們再研胭紅,醉舞霓裳,把酒臨風(fēng),一劍飄然。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穿行在千年的時光里,看到范仲淹揮墨如雨地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報國胸襟,見過易安吟出“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那追求幸福的堅決,遇到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傷,明了太白“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我只螚深深地嘆服。原來這大千世界,如此絢麗多彩。我只希望可以繼續(xù)用我的心——元神旅行。看那浩瀚的世間,了解這世界。我還在旅行的途中。我在繼續(xù)行走,用靈秀的詩篇鑲嵌我的元神。
    記得我曾回到珞珈東岸。那日光甚暖,而我的本體,花都開好了。
    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是的,在路上,好辛苦。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無奈、惆悵、痛楚、別離……辛酸的體味澀澀難咽。服從命令,無需理由;誤解指責(zé),不容置辯,欲哭無助的感覺“欲說還休”。走過了“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昨天,走在“壯志不言愁”的今日,還要走向抑或花滿枝椏,抑或荊棘遍布的明朝。
    可是,一路行走,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fēng)雨兼程。于是,不去“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我們要大聲喊出“我的未來我做主”;也不一味“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我們要擁有“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壯志;更不日日“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我們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情懷,攜快樂之手,在生命的高處奔走。
    一路走來,有歡笑,有淚水,有挫折,有成功,但無論怎樣,只要在路上,就有希望。
 
⊙于千萬年之中,于千萬人之中,在時間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遇上了你!如果有一天你走的太倦,只要一轉(zhuǎn)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邊,不管離多遠,不管多少年,化這祝福為藍星點點,閃在晨曦,閃在日暮,閃在你生命的每一寸空間,五象之鷹圖書館祝你開心每一天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