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浮躁的身體澆點水:別讓肝火燒傷自己![]() 中醫(yī)認為,“肝主疏泄”,即肝氣具有疏通、條達、升發(fā)、暢泄等綜合生理功能?!饵S帝內經》中對肝的功能論述道:“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作為主“謀慮”的器官,與人體氣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簡單地說,只有養(yǎng)好了肝,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當然也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人體之“氣”才會有條不紊地運行,肝氣也才能順暢,二者互相影響。 肝火旺,心氣躁 心浮氣躁幾乎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通病?,F(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快,生存壓力大,每個人面對壓力或身處逆境的時候都不可避免地動肝火,進而心浮氣躁起來。久而久之,人體內的肝火就會被調動起來,人的情緒就會難以自制,心氣便會躁動不安。肝火淤積體內,便會出現(xiàn)頭暈、面紅、目赤、口苦、易怒等癥狀?,F(xiàn)在有很多人都會失眠,這也是肝火旺引起的,大多是因為思慮過度、惱怒損肝等造成。 中醫(y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除了心所主之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關系。肝的功能正常,人體就能較好地協(xié)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xiàn)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理智靈敏;如果肝氣疏泄不及,就會表現(xiàn)為精神抑郁、多愁善慮、沉悶欲哭、噯氣太息、胸脅脹悶等;如果肝氣疏泄太過,則表現(xiàn)為興奮狀態(tài),如煩躁易怒、頭暈脹痛、失眠多夢等。 七情中的“怒”與肝的關系最為密切。肝的疏泄失??蓪е氯说那橹臼С?、躁易怒、煩失眠或抑郁寡歡。大怒傷肝,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現(xiàn)心煩易怒、面紅目赤,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癥狀。 現(xiàn)代醫(yī)學也驗證了這一點:當人情緒低落時,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使人容易患病、暴怒和抑郁,從而使腎上腺素分泌異常,損害肝臟,導致誘發(fā)肝臟疾病或使原有的肝臟疾病加重,乃至迅速惡化。而患有肝病的患者往往脾氣暴躁,情緒波動大。 澆滅無謂的“肝火” 人們常說,“沖動是魔鬼”。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會在情緒沖動時做出令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來。因此,學會有效管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走向成熟、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礎。 中醫(y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xiàn)的內熱癥。中醫(yī)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癥狀有心火和肝火兩種。那么,究竟要如何控制肝火呢? 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醫(yī)認為,“臥血歸肝”,肝藏血,充足睡眠能養(yǎng)血,同時又可以充分的使肝氣得到一個疏泄。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肝火越來越旺。 其次,“肝開竅于目”,眼睛也是肝臟的“窗口”。眼花、眼干、看不清東西,這些癥狀的產生可能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肝火很旺,眼睛就會發(fā)紅甚至發(fā)炎;如果肝氣虧,長時間用眼就會感到疲勞,進一步虧下去,便成近視眼了。相反,如果眼睛太過疲勞,比如一整天都待在電腦跟前,就會影響到肝。這就是為什么沉迷于網絡的青少年,脾氣會變得越來越暴躁的原因之一。因此,養(yǎng)肝就要養(yǎng)眼。多讓眼睛得以休息,是降肝火的保證。 同時,肝與脾的關系也十分密切。肝的疏泄、藏血,需脾胃來供養(yǎng)。若脾胃功能失常、生血乏源,則可致肝血不足,從而影響情緒。因此,養(yǎng)好脾胃也是養(yǎng)肝的前提。最后要記住,情緒與肝是互為影響的。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要注意養(yǎng)肝;想要把肝養(yǎng)好,就要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產生良性循環(huán),讓自己的情緒和肝都好起來。 |
|
來自: 我的七彩石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