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世師表 ---孔子古訓(xùn) 名言名句 民無信不立。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樂乎?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少時(shí)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 弗學(xué)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zhǎng)戚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輕千乘之國(guó),而重一言之信。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o:p> 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xué)?” 子貢曰: “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shí)其大者,不賢者,識(shí)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xué),而亦何常師之有?!?/font>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o:p>
言必信,行必果。 興于《詩(shī)》,立于禮,成于樂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君子欲與義,小人欲與利。 君子之道四焉,強(qiáng)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