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臺灣省地方當局政府主計處8月18日的最新資料,制作了臺灣省1951年至2012年(2011年和2012年為臺灣省政府主計處官方預測數(shù))期中人口、平均匯率、經(jīng)濟增長、名義GDP和人均GDP、名義GNP和人均GNP、名義NI及人均NI數(shù)據(jù)表格。
從表中資料可得:
(1)1951年至2010年,臺灣省年中人口從776萬人增長到2314萬人,總共增加了1538萬人,年均增長18.7‰(1.87%)。
(2)1951年至2010年,臺灣省名義GDP從126.48億新臺幣增長到136034.77億新臺幣,年平均名義增長12.6%。按美元計算,名義GDP從12.28億美元增長到4300.9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10.4%。
(3)1952年至2010年,臺灣省年均經(jīng)濟實際增長率7.5%,其中最高為1976年的13.5%,最低為2009年的-1.93%。在這期間,只有2001年和2009年出現(xiàn)過負增長。分階段來看,1952-1978年,年均增長9.2%;1979-2010年,年均增長6.2%;1981-1990年,年均增長7.6%;1991-2000年,年均增長6.2%;2001-2010年,年均增長3.9%,其中,2001-2005年平均增長3.6%,2006-2010年平均增長4.1%。
(4)1951年至2010年,臺灣省名義人均GDP從1630元新臺幣增長到2010年的587892元,年均名義增長10.5%。按美元計算,從158美元增長到18588美元,年均名義增長8.4%。
(5)按可比價格計算,2010年臺灣GDP規(guī)模是1951年的70.2倍,增長了69.2倍。以1952年為1的話,2010年臺灣GDP規(guī)模是1952年的57.14倍,增長了56.14倍;同期,大陸GDP規(guī)模是1952年的83.96倍,增長了82.9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