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飼養(yǎng)密度 降低比例為1/4~1/3,可避免擁擠,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熱應激,尤其是妊娠母豬,若密度過大,會因炎熱煩躁打架引起流產,所以最好單欄飼養(yǎng)。
2.控制配種和產仔時間 適當避開最炎熱的7月~8月份配種和產仔,合理安排生產;同時配種、采精在早晚涼爽時進行。
3.安排好豬群調動、出售、去勢、疫苗注射時間,此工作宜在早晚進行,豬長途運輸途中要供應飲水和噴水降溫。
4.推遲上產床時間 選擇母豬產前3天左右早晨涼爽時上產床。
5.控制分娩時間,縮短產程。高溫條件下常出現母豬分娩時間較長,使胎兒停留產道時間過長而窒息死亡??稍陬A產期前兩天清晨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頭,約24小時~28小時后分娩,產下3頭~5頭后,注射縮宮素3ml~5mL。這樣既可誘導母豬在清晨分娩,又可縮短產程,減少死胎。
6.保持圈舍衛(wèi)生 每天至少清理糞便2次~3次,每月消毒3次~4次,并做好消滅蚊蠅工作。
7.調整豬飼料營養(yǎng)水平,控制飼糧日喂量。增加重胎及哺乳母豬營養(yǎng)攝入量。高溫環(huán)境下哺乳母豬料應保持較高的營養(yǎng)水平,可添加2%~5%脂肪粉、2%優(yōu)質魚粉及0.1%~0.2%賴氨酸,母豬產前4周的日采食量應達到2.5kg~3.2kg,旺乳期應達到6kg以上。
8.提高商品豬采食量 選用優(yōu)質新鮮豬飼料,豬飼料添加劑,以提高食量,保持商品豬較高生長速度。
9.改變飼喂方式
(1)改變料型,采用濕拌料,水料比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但要現拌現喂,防止酸敗變質;同時多喂青綠豬飼料,尤其是母豬。(2)增加喂豬飼料次數,晚上加喂夜飼,特別是泌乳高峰期的母豬。(3)調整飼喂時間,在清晨和傍晚涼爽時喂料,盡量避開正午時間飼喂,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多喂,夜間不斷料。但是,調節(jié)喂食時間應循序漸進,隨著溫度的變化逐漸調整,不能突然改變。
10.保證充足清涼飲水,抑制豬體溫上升
(1)增加飲水器的數量;經常檢修飲水器(有無堵塞);飲水器要有足夠的壓力保證流量,母豬為 1.5升/分,育肥豬為1升/分。
(2)在飲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鹽或0.5%小蘇打,調節(jié)母豬體內電解質平衡,減少熱應激的發(fā)生。
(3)采用清涼深井水,水管不要暴曬在陽光下,有利于豬體降溫并能刺激采食。哺乳母豬降溫的同時,要保護好仔豬免受高濕和風扇直吹的影響。
(4)應保證活動場上的飲水不間斷,并將飲水器置于陰涼的地方,以避免日光直射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