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1)
去三清山的行程有拖了一年,雖然不遠。挑來挑去,到達三清山那天卻遇上了濃霧,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幾個一起去的朋友為這事調侃,沒辦法,來了就不至于打退堂鼓吧。游后,我卻不以為然,也許,晴空萬里時,三清山有它的秀美,但煙霧裊繞時,三清山卻更顯它的雅韻。
見多了天高云淡的景色,卻極少親臨霧氣騰騰的驚嘆,這也是我游三清山意外之收獲,值。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2)
這是三清山腳下繞山公路邊的湖水,我們驅車沿著這條公路前往三清山,可以看到山上已是霧蒙蒙,但景色還是相當?shù)恼T人。
三清山,位于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是中國第七個、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是著名的道教勝地,它的景色四絕為:“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云海霧濤”。
三清山最標志的景點有三處:黃金海岸(西海岸)和南清園的“巨蟒出山”、“司春女神”(也叫東方女神)。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3)
到達三清山,濃霧比想象中更大,而且據(jù)說一天都散不了,幾個朋友打了退堂鼓,留在了山腳,可我還是堅持要上,一是為了碰碰運氣,畢竟有一天的時間;二是都已經(jīng)來了,三清山的云霧本身就是其特色之一。
可是霧太大了,還下著小雨,能見度只有二三十米,對于看奇峰怪石來說,真的有點疑慮。
我們上午去了南清園,一路霧蒙蒙,還要穿著雨衣,確實有點艱難。遠景一般是看不到的,近景也只能看個模糊,每到一個景點,導游只能對著邊上的圖片給我們講解,而我們也只能想象著眼前出現(xiàn)的景觀。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4)
天有不測風云,此話果然在這里得到了驗證。到達這里,忽然一陣風吹過,煙霧迅速飄開,眼前豁然開朗,此時,云霧裊繞的仙境出現(xiàn)了。導游說,你們的運氣真是太好了,這里是三清山最標志的景點——“巨蟒出山”,而這個景點唯獨被你們看到了,連云霧都開了眼。就兩分鐘,兩分鐘后濃霧覆蓋了它,再也見不到真面目了。
我們是幸運的,就在這兩分鐘里,所有的人都在歡呼雀躍,這是我最奇特的經(jīng)歷之一。
巨蟒出山,位于南清園北部,三清山標志性景觀,三清山絕景之一。“巨蟒”細長,雄壯屹立,形似一碩大的蟒蛇拔地而起,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故而名之。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5)
連同“巨蟒出山”一起顯山露景的,還有相鄰的另一個最重要的景點——“東方女神”。在濃霧中,兩個重要景點都能霧開乍現(xiàn),不能不說是另一大奇觀。
東方女神,原名女神峰,又稱司春女神,也為三清山標志性絕景。
整座石峰造型就像一位秀發(fā)披肩的端莊少女,億萬年來,世人視之為女神的化身、春天的化身,故稱為“東方女神”。
“巨蟒出山”與“東方女神”遙呼響應,構成了三清山的絕對景觀,如果“巨蟒出山”象征“陽”,“東方女神”象征“陰”,那么,他們是天造地設,陰陽和諧,驚世絕配,無與倫比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6)
吃過午飯,下午直奔西海岸。導游說,西海岸是看云海的絕佳地方??晌覀冇龅降牟皇窃?,而是濃霧。雖然惱人的霧讓人無法全睹三清美景,但好在濃霧一直在快速地飄移,雖然連綿不斷。
一路上,花草蔥郁,掛著滴滴晶瑩剔透的水珠,惹得我不時停下來拍拍水珠,可手上沒有微距,總拍不好。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7)
三清山,從東晉年間開始有文字記載,19世紀80年代進行了開發(fā),并確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朱熹、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楊萬里等文人墨客,均先后慕名前來,留下了大量的墨寶?,F(xiàn)代著名散文家秦牧稱三清山為“云霧的家鄉(xiāng)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8)
三清山的松樹聞名遐邇,可用“奇、怪、絕”來表達。
下午了,山上的濃霧依然沒有散開,依然看不見前后的人影,說鬧聲卻不絕于耳。應驗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在回程的棧道上,遇上了三位小姑娘,她們相互追逐著從我身邊跑過,那笑聲、那神情,看不到濃霧的煩惱和登山的疲憊,人跑開了許久,但銀鈴般的笑聲仍然在山中回旋,她們的純真、她們的快樂、她們的無憂無慮感染了我,擦掉身上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忘掉身上不知是疲勞還是煩惱,快步向前,希望還能遇上她們,融入她們的氣氛中。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 [轉載]三清山鈥斺斣莆淼募蟻 <wbr>松石的畫廊](http://image37.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9/1710/17704007_9)
上山容易下山難,快到山腳,膝蓋關節(jié)有點酸痛,畢竟走了7個小時的山路,好在休息一會兒就緩過來了。
也許濃霧,迷惑了一些人,但堅持,總留有希望,機遇,總是出現(xiàn)在不斷堅持的過程中。
在路途,常遇到這樣的旅者,獨自一人,在路上。我羨慕這樣的旅者,因為我相信,他們是堅強的、充實的。我希望我的人生旅途也能背著相機,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