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色澤有黃、綠、紅三種,有底色和表色的區(qū)別。底色由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決定,表現(xiàn)為綠色或黃色;表色,主要是紅色,由花菁苷素的形成而呈顯出來。
蘋果花菁苷素形成有兩個高峰,第一次在幼果果實細胞分裂旺盛期,此時期花菁苷素積累較少,隨果實膨大很快消失。第二次高峰,在紅色品種果實成熟期,在此時期,采取適宜措施,加強肥水管理,就可獲得良好的著色效果,因此,抓住夏季施鉀的關(guān)鍵,后期果實大而色澤好。
1.合理控制施氮肥。氮素營養(yǎng)與著色關(guān)系密切,據(jù)研究,土壤含氮量在0.07%-0.10%,葉片含氮量2.2%-2.4%時,果實紅色發(fā)育好,5-6月施氮過多,后期著色差。7月份葉片含氮量大于2.5%時,果實難上色;小于1.5%時,果實上色淺淡;葉片含氮量在2%左右時,果實著色良好,氮多利于蛋白質(zhì)合成,減少糖分積累,利于葉綠素形成,影響果實著色,因此,8月以后至采果期前不宜施氮肥。
2.增施鉀肥。從近幾年試驗表明,進入6月份以后施較多鉀肥,既促花又長果。能促進花苷素的形成,果實著色良好,含糖量增加,鉀元素還能對抗氮對果實著色的負效應(yīng)。應(yīng)在掛果樹每株施龍飛大三元1-2公斤,每7-10天用300-400倍的果友氮基酸加斯德考普8000-10000倍進行涂桿,使果實得到更全面的養(yǎng)分補充。效果很好,也可每10天噴一次含鉀的微肥,這樣既使果實著色度增加,還耐貯藏。
3.適時噴施微肥。紅富士蘋果在開花期、始果期、果實著色期,各噴一次濃度為0.05%-0.1%的稀土微肥,能增強果樹體內(nèi)一些酶的活性,調(diào)節(jié)改善樹體機能,提高花菁苷素的含量,蘋果著色度可提高21.2%,提前12-17天著色,全紅增加5%以上,含糖量提高0.9%-1.6%,且果形好耐貯藏。 郭發(f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