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稱釋迦牟尼為佛?
佛教常識答問
釋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紀(jì)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dá)多(S.Siddhā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dá)摩(S.Gautama,P.Gotama)。因為他屬于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
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印度語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yīng)當(dāng)是“布達(dá)”),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zhì)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dá)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