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的宮巷林氏民居古建筑修復后,前后進現(xiàn)作為“中國福州漆器藝術展”、“中國福州軟木畫藝術展”對外開放。(現(xiàn)開始收門票了,60歲以上老年免費憑證件入內參觀) 我于2011年2月21日午后走進宮巷“林氏民居”,參觀“林聰彝故居”的古建筑的同時,也觀賞了福州漆器藝術展品。 據(jù)展室中懸掛一面《世博與福州漆器》的介紹: “歷史上的福州,人文鼎匯,工藝精湛,脫胎漆藝千載傳承,其源流遠甚于世博。曾幾何時,那一座座矗立在中國漆藝史上的豐碑,無不凝聚著一代代福州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十九世紀中葉世博會應運而生,在世博會被國人視為“賽珍耀奇”的年代里,福州脫胎漆器作為中國奇珍異寶的代表而屢屢走進世博會,創(chuàng)造出許多傳奇故事。福州脫胎漆器先后在8屆世博會上獲得金獎、優(yōu)秀獎等數(shù)十個獎項,成為中國獲獎最多的傳統(tǒng)工藝品。 時至今日,福州漆藝精品從閩江走向浦江,這份緣結百年的精彩在上海世博會上得以再現(xiàn)和延續(xù)。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的漆藝屏風《云水間》光彩奪目,寶鋼大舞臺上亮相的官方饋贈禮品《梅瓶》優(yōu)雅藏香,眾多世博特許經(jīng)營商店中的漆器精品琳瑯滿目。特別是福建館內精品薈萃,特色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了“潮涌海西,魅力福建”的參展主題。 2010年6月1日至7月2日,福州脫胎漆器專場展演在上海世博會福建館舉行,傳統(tǒng)脫胎漆器精品與當代漆藝術品同臺亮相,讓人們欣賞并領略到”漆彩生活”帶來的無限樂趣。此外.福建館大型脫胎漆器《纏枝雕填牡丹大花瓶》被作為鎮(zhèn)館之寶,《仿宋牡丹大花瓶》與沈氏《梅瓶》交相輝映,見證了福州脫胎漆器的復蘇之路;漆畫《三坊七巷》還原了閩都一百多年前的古韻與繁華景象,體現(xiàn)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qū)人文沉淀的厚重。在上海世博會上,福州脫胎漆藝深深地感染了上千萬的觀眾,并且通過上百家的新聞媒體廣為傳播。上海世博會為福州漆藝品牌提供了展示交流和擴大影響的平臺,福州脫胎漆藝也為上海世博會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據(jù)介紹,【福州脫胎漆器】漆器的“胎”有很多種,如布胎、木胎、竹胎、紙?zhí)?、皮胎等。福州脫胎漆器以木、泥、石膏等材料制成器形作?#8220;胎”,然后用漆和瓦灰調和而成的混合物將麻布或絲綢層層裱褙在“胎”上,待干固后用水浸泡等多種辦法將其中的“胎”脫去,成為漆器的底胚,再經(jīng)過三十余道打磨、髹涂(包括厚料、簿料、推光)、彩繪、描繪(包括描金、描色)、變涂(包括赤寶砂、臺填)、雕漆、堆漆(包括印錦)、仿古等,其髹漆技法是世界漆藝園林中的一朵奇葩。 林聰彝故居主座大廳中央排著“皆大歡喜”脫胎塑像、屏風…… 福州漆藝品(展室) 品名 賞瓶乃皇家對有功之臣的賞物,歷來以景德鎮(zhèn)瓷器和景泰藍為主。清晚期由于福州漆器在世界上屢獲金獎,引起宮內高度重視,故有部分賞瓶采用福州布脫漆器。也因此要求工藝特別精美,不允許有絲毫差錯,否則有欺君之罪。本賞瓶為沈紹安作品,外部以薄料和印錦為主,有少量漆線雕,整體是渾然天成,以莊嚴為主調,體現(xiàn)了朝廷的尊嚴與貴氣。本作品由海外回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