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惜花開二度的緣分 雖然對年過五十因喪偶恢復單身的君江,或年過四十因離婚回歸單身的浩子而言,問這個問題稍嫌失禮,但我還是斗膽請教: “失去另一半后,是否有過再婚的念頭?” 君江的丈夫在離世前就為她打點好一切,才帶著對妻子的感謝離開人世。“答應我,別再嫁給別的男人。”她的丈夫生前曾如此說過,雖然君江嘴上叨念著“他還真是任性呢”,卻也一直信守著約定。 浩子則表示:“當然想過這個問題,但看得上眼的男人一個個都走了。”她似乎只中意比自己年長、值得尊敬的男人。 隨著年紀增長,戀愛的選擇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小,其實若不問年齡和工作,就能多一點選擇。此外,這時和另一半的關系也從以“守護”為出發(fā)點的庇護關系,轉變成志同道合的伙伴關系,甚至能包容對方的年輕氣盛與幼稚,也能借著與他人相遇,發(fā)現(xiàn)自己意想不到的另一面。 人生充滿意外緣分 高齡單身資深前輩——日本知名評論家樋口惠子女士,三十幾歲時另一半離開人世,年過四十梅開二度,六十歲后第二任丈夫過世,又再度恢復單身。她的電子郵件地址就由父親、第一任和第二任丈夫名字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借此表達自己對于養(yǎng)育、鼓勵、支持她的這三個男人的感謝之意。受盡男人煎熬的女性朋友聽了,肯定很羨慕吧。 樋口女士是個浪漫主義者,曾有人聽到電子郵件地址的由來時,問她:“要是遇到第四個男人的話,怎么辦?”這當然不是玩笑話,雖然即將迎接中年危機的半熟女也常將“女人也有保存期限”等話掛在嘴邊,不過熟女的人生漫長,充滿意想不到的緣分,也許已到七十高齡的樋口女士,還會發(fā)生什么緣分巧遇也說不定。 我之所以這么說是有理由的。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喜歡婚姻的人不會記取教訓,會數(shù)度步入婚姻,但不婚族則傾向一直維持單身生活。 知名評論家石垣綾子女士與在美國十分活躍的畫家石垣榮太郎先生,是對人人稱羨的神仙愛侶,石垣先生過世不到一年,她又再度步入婚姻。 只是,最愛的另一半才離世不久,這樣的決定總會引人非議,但不顧周遭反對的她說道: “因為前一段婚姻實在太幸福了,所以我毫不考慮地再婚。” 雖然第二段婚姻只維持了短暫的時間便以離婚收場,但我還是能理解她想再婚的心情。 相愛未必要同居 隨著離婚數(shù)字攀升,再婚比例也隨之增加。只是,在我身邊仍有許多二度單身的朋友,無論是離婚或喪偶,都勇于追求新戀情,卻多半不打算結婚或同居。 離婚后獨自撫養(yǎng)兩個十多歲男孩的幸子,雖然有男友卻不打算再婚,她要兒子們叫男友“叔叔”,兩人始終保持這樣的關系交往著。和不太關心家人的前夫相比,這位“叔叔”不但博學多聞,而且和兩個兒子相處得十分融洽,孩子們也很尊敬他。若是硬要孩子們喊男友“爸爸”,那她和正處敏感青春期的兒子們,在關系上也許會變得尷尬而別扭吧。 等兒子長大成人后,幸子計劃搬離原本居住的獨棟房屋,和男友住在同一棟公寓,毗鄰而居,時而一起吃飯、時而結伴旅行,維持長久安穩(wěn)的關系。我曾造訪她家,也看過她的臥室,里頭放的不是雙人床而是單人床。這種以“獨居生活”為基礎,選擇“偶爾享受兩人世界”的做法,不但是她充滿人生智慧的個人風格,似乎也讓她過得十分幸福。 獨身時光是女人的第二人生 一個人住一定很寂寞吧? 美國的住宅都很寬敞舒適,通常都是在廣闊的土地上蓋一棟美式風格的房子,而且和諧美觀、鱗次櫛比的郊區(qū)美景,擁有日本住宅所缺少的活潑感。 在紐約州北部的康奈爾大學附近,有座名為“伊沙加”的小鎮(zhèn),擁有庭院里松鼠出沒的天然景致。六十多歲的美國日語教學界權威艾林諾爾•喬丹博士就定居在這里。 喬丹教授熟知日本人學習英語的盲點,開設了以日本人為授課對象的密集英語課程,二十年前某次她邀請所有學生到家中參加聚會,有位帶著家人一同前往的同學(當然是男性),在回家路上對我說: “教授一個人住那么大的房子,一定很寂寞吧。” 我當時忍不住笑了出來,笑他多管閑事。 許多美國職業(yè)女性都有離婚的經(jīng)驗,喬丹教授也是其中一員。孩子長大成人后,她獨自住在偌大的房子里,這是很令人羨慕的事,沒必要同情吧。 日后,我又認識了幾位住在獨棟住宅,同樣也過著單身生活的年長女性。輪椅等輔助工具也能輕松進出的居家空間,以及恒溫暖氣設備(當時我連中央空調(diào)這種東西都不知道),就足以讓二十年前的日本人羨慕不已了。日后,日本總算推出適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即使房子再大也無須擔心,若有無法解決的日常維修問題,只要委托專業(yè)人士處理即可。 真想讓那些以為彼此像蜜糖般膠著,生活就不會寂寞的膚淺家伙,感受一下這種完善方便的生活。所以,別再說什么銀發(fā)族“一個人住一定很寂寞吧”之類的話,尤其當事人自愿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時,這聽起來更是十足多管閑事。 一如之前的數(shù)據(jù)顯示,老年人獨居的比例日漸增加,既然要住,與其住在生活質量不好的木造公寓,若經(jīng)濟許可,不如蓋棟有中央空調(diào)的獨棟樓房,住起來更舒適愜意。 上野式單身暮年生活觀 ● 人之所以害怕老,是因為擔心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所以接受照護總是需要無比的“勇氣”。 ● 女人五十才開始,五十歲的女人還是活力十足,仍然對許多事情興味盎然,可以享受重返單身的生活情趣,自由自在過日子。 ● 與其搬去與子女同住后,才發(fā)現(xiàn)子女負擔不了照護之責,最后只能遷往老人照護中心之類的設施,還不如始終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度余生。 ● 失去丈夫的同時,也是告訴自己必須獨立的時候。如果能順利度過兩人生活,想必也能欣然接受獨居生活。 ● 相愛不同居,單身歲月也可以“獨居生活”為基礎,選擇“偶爾享受兩人世界”。 ● 夫妻關系就像“空氣般的存在”,彼此深切的羈絆,應該在另一半離開時,為自己的付出好好自我鼓勵一番。 ● 高齡獨居者與其住在生活質量不好的木造公寓,若經(jīng)濟許可,不如蓋棟有中央空調(diào)的獨棟樓房,住起來更舒適愜意。 注釋 ?、?《敗犬的遠吠》,講談社2003年出版。 ?、?原文為“Life Expectancy AT Some Age”,人口學上描述壽命的專有名詞,平均余命是余命的平均值,又稱為生命期望值。統(tǒng)計每個年齡之存活者,未來平均還有多少壽命,長短依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高平均余命越少。 ③歐巴桑:老太太。相對的,歐吉桑是指老先生。 ?、茉谌毡荆蚱抻谢橐鲫P系期間所繳的保險費視為夫妻共同繳納,所以離婚后,政府會將年金匯入各自的戶頭,因此不會有一方領不到年金的情形。 ?、菰从谏教锊胫鳌秵紊砑纳宓臅r代》,筑摩書房1999年出版。 ?、尴鄠髌桨矔r代藤原定家對白河天皇的三皇女式子內(nèi)親王懷有愛慕之情,執(zhí)著的心意直到式子內(nèi)親王去世后,仍然化作葛藤守護著墳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