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四大天王,拿琵琶的(干事情應松緊適度)、抓蛇的(抵擋誘惑,節(jié)制欲望)、拿劍的(大勇,大義,行之當行)拿傘的(清靜,抵擋污染)。類似的解法有許多,可以試試,總之,佛家的東西,是教育人的,是讓人變得更好一點的。哈哈,彌勒便是開心,不信,你就張嘴念“彌勒”,臉部即刻就放松下來了,你整天這么放松,還會怒火萬丈嗎,不會了吧。 】發(fā)勁(力)不太好描述,可描述為“彈抖”,動作的速度很快,與其他招式明顯不同。 】我練拳沒有一處彈抖。發(fā)勁也是由心意而發(fā)的,不要抖。 】凌空勁我聽過,只要你有打對方的意思,對方一空,自己就像掉到坑里一樣.當時卻并未接手.但是太極拳,是不講打人的.因為那會傷身的.我也試過凌空勁,打完之后很不舒服.其實是自己相去接別人進入之勢,在未接觸時就和上了,中途再給斷掉,對方就會有落空之感,而后跳.其實,違反了不太極拳的本來,是一雕蟲小技罷了. 】我的拳和我的文字是一致的,舒服而不做作,嬉戲而不賣力氣,韻律天然而不故作高深,樸實自然并不吸人眼球,心里歡喜看一切歡喜的。 】關于松腰,要順其自然但盡可能地減小那S彎曲,這樣氣就順了。 】水調歌頭 】野徑垂楊柳,提劍踏清風。
荷塘飛燕,輕舞帶雨老芙蓉。 坐看遠山云涌,不怕行人笑我,躍起捕青蟲。 八卦九宮步,戲蝶悟迷蹤。 臥牛地,少人跡,意如龍。
神催劍氣,劍氣漫漫落花紅。 再飲再歌再笑,再喚風流劍客,試與論英雄。 日落詠明月,還剩酒一盅。
】功夫是平常人練出來的,練出來后仍然存在于平常的生活中。
】祝大彤先生在一本書中說對了一句話,我是很欣賞的。他說:太極拳就是流動的詩。是的,太極拳是完整一氣的,詩也要完整一氣。
】太極拳,是虛與太虛,方是我輩努力的正途。凡言勁者皆落如下流。我試過太虛之時,真是絲毫力氣加不上去。便是心意一有侵害對方的意思,自己就飄了起來。對方如一影子,加以急力則自己大腦一片空白,身以跳出老遠,而手中卻好象什么也沒有碰到。比之,以所謂整力打人,如球碰壁的,不知要高多少了。
】身以言道,如何言之?就是從有法到無法.有相到無相.
】拳就是人生,人生神秘,拳就神秘,人生恍惚,拳就恍惚,人生怪里怪氣,拳就怪里怪氣,拳只是現(xiàn)實人生的縮影罷了。嗚呼,拳是鏡子,可以燭照人心啊。
】那我就講講意氣,其實還是得從技擊角度講。吳式單鞭為什么要求臂要直,就是為了要把勁放出去。臂曲的話氣勁不通透,會分散在自己的胳膊上,囊軟無氣,如何能把勁意放長放遠?不把意勁放長放遠,如何能輕輕一抬手就把敵人擊出?
其實勁是指暗勁而非明勁;還可以說,勁就是氣,氣也就是勁。氣勁是通的。 順便提示一下,吳家大公子公儀先生的單鞭就是萎縮著的。其功夫如何可想而知。后來發(fā)生的香港一斗,反倒沒有什么可奇怪的了?!易鳛橥磔呉彩呛髮W為什么要說這件事情?我就是希望大家練太極拳首先要重視“明理”。不明理或者自以為是的話即便是親傳也是沒用。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個不是空說的,人該以心為師,以天地自然為師,除此之外,不要膜拜任何人,哪怕他是神,是仙,是佛,是鬼,是魔,是霸,恭敬心是需要的,可恭敬心是建立在平等心之上的平等的尊重,而非屈膝膜拜的。
】自古以來就有“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之說。儒家講每日三省吾身,佛家言內觀其心,明心見性,道家云守身如玉。武林宗風有修真者應凈其身心諸念為律??芍胖荣t大德對心性之重視。古人又云:物以類聚,人有群分,華夏愚智,各有高低。愚者困在物欲、情感和小術之中,而智者注重內涵和心性之修為,自我的完善,能使人身心逐漸凈化,臻至靈真完美的智慧,使人煥發(fā)出空慧聰靈的氣質。古人云;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惟有心如日月者,才有:“?;垭p修終需得,身名俱泰要留余”之愿力,是故,心存貪,歪,邪之念者,不論做人,功夫和修道學佛,定無所得,也會遭世人之鄙。而大德先賢傳功夫定慎之又慎,古自古以來的真師相傳者,少之有少。真師初傳,以武教之,以求磨練身心,驗其心性,嘆吾等愚鈍,初學得功夫一二,便沾沾自喜,便覺超人有長,沉迷于武技之小述中,心中充滿斗氣,殊不知離大道漸遠矣,是故真師長嘆,便不在以真法傳之,是故不是大道遙不可得,是人心自我障道矣,嗚呼!望吾輩習武修真之人,謹之慎之,引以為戒,并愿天下習武修真之人共勉,習得真功求得大道!?。?br>
】茂齋老架也是108式,其中雙風灌耳、撲面掌和彎弓射虎是發(fā)聲發(fā)力的,
】單鞭是直臂送勁的.勁要送到兩手掌指,左沉右領.用意是相反的.臂不直\以及手不過肩\不突掌\不領腕等都是錯誤的.
】我們的單鞭樁兩臂伸直外抻,收腭、收腹、收臀,雙膝彎曲。我?guī)煾刚f這叫“五馬分尸”,我說的是單鞭定式。 】太極大道歌是個好東西。
這歌訣的前面,到“周天旋轉,日月流光”是說顛倒陰陽。到“落落光華”是說混合陰陽,就是抱元守一的一了。到“發(fā)出三九”是說出相的過程,此時已經(jīng)到達至中至正的境界了。此發(fā)是發(fā)生,而不是發(fā)勁的發(fā)。到“人已飛揚。”是說太虛的境界,不是把人打飛,而是自己飄飄如飛也。就是老子說的“至虛極”。 以上都是內功,此時方可行拳,乃虛與太虛之間又成一太極也。“來回有神”,是用神來箍住相,意馬心猿都要用神栓住,神乃繩也!后面是說和他人之間的關系了,是用法,說也無意。
】非文言不足于言切身之體驗.所言非妄語也.另根勁、整勁、虛靈變化;實為吾師真實之教授。 太極以根勁為基,
非以整勁為基,有別于形意也。故盤大架子為入門之要。身法中正為入門之法。實入者,周身氣脈必能調柔,此松柔之本質也。盤大架子,周身骨節(jié)拉開,調以中正。故不專求沉而勁自沉。
】太極拳內勁次第論 根勁者,松沉勁也;整勁者,根勁以一貫之為整體也;靈勁者.整勁之運動也,.
以根勁為基,繼而習整勁,進而達虛靈之變,為循序漸進之法,故名道次第也.然道著,一以貫之.故此次第,非次第而名次第也. 一論根勁:
拳手于根勁,入手之初, 大多以意往足下沉為法也.
其為入手之法,亦有益于學子,但非究竟之理也..身證根勁者,須知,此勁實為拳手周身骨節(jié)拉開,周身氣脈調柔為基礎,而加以中正之身法運動而成..故拳手應于大架子上下功夫,并以嚴格之身法求證于中正之理也..以此用功日久,根勁當有成也.此處對中正之法,如何強調,皆不為過.一失中正,架子拉開,周身散漫不成其勢,慎之..中正之法一明,
大架子則為端莊舒展之勢;身法開合有度,而成長袖善舞之美也. 再論整勁: 根勁之貫穿也,其要在三節(jié)到位也. 三節(jié)到位,整勁有成.
進而論虛靈之勁: 運動中,整勁無所不在也. 渾函虛靈之意無所不在也. 根勁、整勁、虛靈之勁者,論之似為抽象,然推手之間,接手即知:
證整勁者接證根勁者之勁,能知其或丟或頂,蓋前者能徹知后者根勁未能貫故.
證靈勁者接證根勁者之勁,能意在人先,能取先機,故有如水順勢而入之得.蓋前者徹知前者僅能在特定之時與位置能形成整勁,不能于運動之際,深證一動無不動,勁斷而意連之境;故后者推手,雖能卓然自立,守則有余,攻則不足,不能深思太極舍己從人之意.
證虛靈之勁者,身體力行而進乎道:以無勝而勝天下,以無爭而天下從之,以無為而無不為,故太極內勁, 君子之基, , 圣人之道也.
】吳氏拳講究展指吐掌,但是吐字只是一瞬間的事…… 】修占先生父親修丕勛先生與吾師伯父鄭和春先師當時均拜在王茂齋先師門下為徒。
】樁功……要求三收:收顎、收腹、收臀。胯盡量往下落,挺掌坐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