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最前回:少依憑古人無奈編神話 缺記載小子有意寫章回 (一)三皇時期 第一回:盤古氏開天劈地 炮犧氏粘土制陶 第二回:遂人氏鉆木取火 女媧氏斂石補天 第三回:有巢氏挫巢為居 伏曦氏分族衍后 第四回:祝融氏放火燒山 混沌氏圍欄馴獸 第五回:神農(nóng)氏教民耕種 女娃氏織網(wǎng)捕魚 第六回:精衛(wèi)一人填大海 炎黃兩族結聯(lián)盟 (二)五帝時期 第七回:平天下殊殺蚩尤 祀鬼神封禪泰岱 第八回:定黃歷季節(jié)轉換 繼帝位顓頊續(xù)統(tǒng) 第九回:顓頊帝鞏固王權 共工氏怒撞不周 第十回:承大統(tǒng)摯帝逞能 應天命放勛繼位 第十一回:察時令堪正黃歷 思后事考察能人 第十二回:虞舜氏喜得雙嬌 堯大帝真誠禪讓 第十三回:虞舜氏孝悌賢良 大禹氏受命治水 第十四回:長江兩岸飄浮腐 蛇山一島托生靈 (三)夏朝時期 第十五回:大禹登位改建制 虞舜南巡別國都 第十六回:治國制民續(xù)禹刑 歌功頌德鑄九鼎 第十七回:夏啟帶兵掃三苗 伯益尊制行孝道 第十八回:啟帝登基正大統(tǒng) 伯益問鼎犯夏都 第十九回:伯益起兵索王權 啟帝用兵平叛亂 第二十回:啟帝誓師戰(zhàn)甘澤 有扈抗命落人頭 第二十一回:太康昆弟亂朝綱 后羿起兵清妖氛 第二十二回:后羿臨朝奪王位 仲康讓國走他鄉(xiāng) 第二十三回:后相聲名傳夏國 后緡帶孕躲娘家 第二十四回:有虞用賢任庖正 少康勤政得嬌妻 第二十五回:少康虞城誓王師 寒戈夏邑喪性命 第二十六回:少康在位圖中興 帝杼用兵征東海 第二十七回:孔甲臨朝弄鬼神 帝皋修廟弭災難 第二十八回:帝發(fā)無力平天下 夏桀有心制諸候 第二十九回:成湯商國收逃人 夏桀王師行征討 第三十回:成湯夏臺作囚徒 夏桀南巢當野鬼 (四)商朝時期 第三十一回:回師卷陶壘土丘 定號大商作《湯浩》 第三十二回:伊尹為相寫三篇 太甲桐宮思悔過 第三十三回:庭前桑谷共朝生 太戊懸疑問伊陟 第三十四回:盤庚遷都定都城 武丁夜夢得傅說 第三十五回:紂王登位筑鹿臺 妲己尋寵亂宮闕 第三十六回:三公獲罪毀身家 伯昌納言囚羑里 第三十七回:太公無心釣渭水 伯昌有意訪賢良 第三十八回:武王行舟祭白鯉 諸侯帶甲會盟津 第三十九回:武王牧野戰(zhàn)商師 紂王鹿臺焚性命 (五)西周時期 第四十回:武王朝歌行封建 成王鎬京續(xù)大統(tǒng) 第四十一回:三監(jiān)生疑起叛亂 武庚借勢復前仇 第四十二回:成王洛邑再營都, 康王毀刑首作誥 第四十三回:昭王伐楚卒漢水 共王貪色殺密康 第四十四回:厲王貪財行專利 國人造反闖王宮 第四十五回:厲王逃命奔蠡地 召公易子息兵爭 第四十六回:姜戎興師犯阡畝 宣王料民卒太原 第四十七回:褒人獲罪獻美女 幽王貪色得* 第四十八回:幽王烽火戲諸侯 申侯借兵討公討 第四十九回:犬戎三軍進京闕 幽王一命喪驪山 第五十回:宜臼繼位祀周室 平王東遷返洛邑 (六) 東周時期 第五十一回 平王郁悶坐朝堂 恒王興兵伐鄭國 第五十二回 周王下召安諸侯 齊公會盟稱霸主 第五十三回 恒公伐魯戰(zhàn)長芍 曹劌論戰(zhàn)隨車駕 第五十四回 伐山戎老馬識歸途 重友情恒公割屬地 第五十五回 襄公出師說仁義 齊姜斗酒論功名 第五十六回 成得臣逞能遭敗績 晉文公稱霸會諸侯 第五十七回 孔子登堂說詩書 孫武面帝論兵法 第五十八回 盍盧庭前訓美姬 子胥舍內(nèi)言故鄉(xiāng) 第五十九回 晏子相齊使楚國 無忌亂楚媚平王 第六十回 盡孝道伍尚殉命 報父仇伍員出逃 第六十一回 吳國伐楚破郢都 子胥鞭尸泄怨憤 第六十二回 勻踐臥薪嘗膽 夫差破國亡城 第六十三回 孫臏圍魏救趙 龐涓點火亡身 第六十四回 樂毅掛帥伐齊 衛(wèi)鞅入秦論法 第六十五回 奔西秦商鞅樹木 除賢正五馬分尸 第六十六回 蘇秦入燕談合縱 張儀進楚論連橫 第六十七回 楚懷王客死異鄉(xiāng) 屈大夫沿尸汨水 第六十八回 秦昭王章臺賞璧玉 藺相如澠池辱秦王 第六十九回 趙括談兵掌帥印 白起披掛戰(zhàn)長平 第七十回 毛遂自薦入楚境 如姬竊符釋兵權 第七十一回 東周謀逆莊襄王 荊柯刺殺秦嬴政 第七十二回 六諸侯不保家邦 始皇帝一統(tǒng)天下 (三皇時期從盤古氏出生當年起至黃帝合并炎帝當年止,起自前3825年,止于前2370年,歷1456年。其中,從前3661年伏曦氏任部落首領起,母系社會宣告結束,父系社會宣告開端。) 盤古氏 在世 38年 前3825年—3788年 炮犧氏 在世 42年 前3787年—3746年 遂人氏 在世 38年 前3745年—3708年 女媧氏 任首領 46年 前3707年—3662年 伏曦氏 任首領 22年 前3661年—3640年 祝融氏 任首領 30年 前3639年—前3610年 混沌氏 任部落首領65年 前3609—前3545年 容成氏 任首領25年 前3544年—前3520年 大庭氏 任首領 62年 前3519年—前3458年 太皞氏 任首領68年 前3457年-前3390年 少皞氏 任首領71年 前3389年-前3319年 房山氏 任首領64年 前3318年-前3255年 華胥氏 任首領58年 前3254年-前3197年 句芒氏 任首領55年 前3196年-前3142年 黎連氏 任首領62年 前3141年-前3080年 宗盧氏 任首領59年 前3079年-前3021年 庸成氏 任首領76年 前3020年-前2945年 陰康氏 任首領59年 前2944年-前2886年 無懷氏 任首領69年 前2885年-前2817年 帝鴻氏 任首領72年 前2816年-前2745年 縉云氏 任首領55年 前2744年-前2690年 金天氏 任首領58年 前2689年-前2632年 尊盧氏 任首領47年 前2631年-前2585年 咎鰩氏 任首領59年 前2584年-前2526年 昊英氏 任首領68年 前2525年-前2458年 夸父氏 任首領 40年 前2457年—前2418年 蚩尤氏 任首領 48年 前2417年—前2370年 (二)五帝時期帝王年代表: (五帝時期從黃帝合并炎帝正式形成華夏部落聯(lián)盟的次年算起至舜帝南巡死亡的當年止,歷6朝5帝,經(jīng)公元前2369年—前2025年止,共345年)。 黃帝: 在位50年 前2369年—前2320年 顓頊: 在位78年 前2319年—前2242年 帝嚳: 在位70年 前2241年—前2172年 摯: 在位9年 前2171年—前2163年 堯帝: 在位68年 前2162年—前2095年 舜帝: 在位70年 前2094年—前2025年 (三)夏朝帝王年代表 (夏朝從大禹踐舜帝帝位當年算起,至夏桀滅亡當年為止,歷17帝20朝,從公元前2024年—前1622年止,共經(jīng)403年)。 大禹 在位10年 前2024年—前2015年 伯益 代政3年 前2014年—前2012年 啟帝 在位29年 前2011年—前1983年 太康 在位33年 前1982年—前1950年 仲康 (逃亡建國)22年 前1949年—1928年 后相 建安邑20年 前1927年—1908年 寒澆 篡位25年 前1907年—1883年 寒戈 篡位2年 前1882年—前1881年 少康 在位21年 前1880年—前1860年 帝杼 在位52年 前1859年—前1808年 帝槐 在位20年 前1807年—前1788年 帝芒 在位20年 前1787年—前1768年 帝泄 在位20年 前1767年—前1748年 帝不降 在位20年 前1747年—前1728年 帝扃 在位8年 前1727年—前1720年 胤甲 在位20年 前1719年—前1700年 孔甲 在位16年 前1699年—前1684年 帝皋 在位20年 前1683年—前1664年 帝發(fā) 在位16年 前1663年—前1648年 夏桀 在位26年 前1647年—前1622年。 (四)商代帝王年代表 (商朝從湯王推翻夏桀次年算起,至武王朝歌戰(zhàn)敗紂王當年止,共經(jīng)30帝、31朝,歷公元前1621年—前1073年,共549年。) 湯王:在位30年 前1621年—前1592年 太丁:在位0年 外丙:在位3年 前1591年—前1589年 中壬:在位4年 前1588年—前1585年 太甲:在位9年 前1584年—前1576年 沃?。涸谖?span lang=EN-US>20年 前1575年—前1556年 太庚:在位4年 前1555年—前1552年 小甲:在位1年 前1551年 雍己:在位1年 前1550年 太戊:在位24年 前1549年—前1526年 仲?。涸谖?span lang=EN-US>4年 前1525年—前1522年 外壬:在位4年 前1521年—前1518年 河覃甲:在位60年 前1517年—前1458年 祖己:在位62年 前1457年—前1396年 祖辛:在位10年 前1395年—前1386年 沃甲:在位10年 前1385年—前1376年 祖?。涸谖?span lang=EN-US>10年 前1375年—前1366年 南庚:在位10年 前1365年—前1356年 陽甲:在位10年 前1355年—前1346年 盤庚:在位28年 前1345年—前1318年 小辛:在位3年 前1317年—前1315年 小乙:在位10年 前1314年—前1305年 武?。涸谖?span lang=EN-US>50年 前1304年—前1255年 祖庚:在位22年 前1254年—前1233年 祖甲:在位8年 前1232年—前1225年 廩辛:在位32年 前1224年—前1193年 康丁:在位7年 前1192年—前1186年 武乙:在位35年 前1185年—前1151年 文?。涸谖?span lang=EN-US>16年 前1150年—前1135年 帝乙:在位32年 前1134年—前1103年 紂王:在位30年 前1102年—前1073年 (五)西周帝王年代總表: (西周從武王推翻紂王次年算起,至幽王死于臨潼當年止,共歷12帝,14朝,歷經(jīng)公元前1072年起至771年止,共經(jīng)302年) 武王:在位48年,前1072年—1025年; 周公:代政7年,前1024年—1018年; 成王:在位30年,前1017年—988年; 康王:在位12年,前987年—976年; 昭王:在位25年,前975年—951年; 穆王:在位55年,前950年—896年; 共王:在位3年,前895年—893年; 懿王:在位2年,前892年—891年; 孝王:在位1年,前890年 夷王:在位12年,前889年—878年; 厲王:在位37年,前877年—841年; 周召:共和14年,前840年—827年; 宣王:在位46年,前826年—781年; 幽王:在位10年,前780年—771年; (六)東周各王世襲表 周 王 在位時限具體年代 平 王 51年 前770年-720年 桓 王 23年 前719年-697年 莊 王 15年 前696年-682年 敖 王 5 年 前681年-677年 惠 王 25年 前676年-652年 襄 王 32年 前651年-620年 頃 王 6年 前619年-614年 匡 王 6年 前613年-608年 定 王 21年 前607年-587年 簡 王 14年 前586年-573年 靈 王 27年 前572年-546年 景 王 20年 前545年-526年 敬 王 42年 前525年-484年 元 王 8年 前483年-476年(春秋時期結束)。 定襄王 28年 前475年-448年(戰(zhàn)國時期到來)。 哀 王 1年 前447年 (幾個月) 思 王 1年 前446年 (幾個月) 考 王 15年 前445年-431年 威烈王 24年 前430年-408年 安 王 26年 前407年-382年 烈 王 10年 前381年-372年 顯 王 48年 前371年-324年 慎亮王 6年 前323年-318年 郝 王 59年 前 317年-259年 東 周 王 8年 前258年-251年(東周沒亡)。 秦莊襄王 4年 前250年-247年(天下無主,以秦國年代記錄) 秦始皇 26年 前246年-221年(統(tǒng)一中國前)。 秦帝國:14年 前220年-207年(始皇帝11年,二世3年) (秦始皇實際在位37年,統(tǒng)一中國前26年,建秦帝國后11年。) 西楚王朝4年 前206年-203年(項羽劉邦楚漢戰(zhàn)爭) 漢王朝: 前202年以后。 |
|
來自: 熱戀的手臂 > 《經(jīng)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