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第十七章 關注生理變化 選擇健康成長

 yxing 2011-08-23
 
 

第十七章  關注生理變化 選擇健康成長

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孩子身體健康,思維敏捷,才能把學習搞得更好。所以,要教育培養(yǎng)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注意他們的身體健康。小孩六至七歲進小學,直至二十二至二十三歲大學畢業(yè)。在整個成長的歷程中,從童年到青年經歷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和與之相適應的心理變化,這是人的成長過程的必然規(guī)律,正常的生理變化是健康的標志。為保證健康,孩子在學校要學好生理衛(wèi)生課,以對自己的發(fā)育過程有必要的了解,以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生理變化帶來的煩惱。所以,注意健康,關注他們的生理變化,及時加以指導,是家長培養(yǎng)孩子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學校要十分重視,孩子要自律,從小學會鍛煉和保護自己。

根據兒童健康專家的介紹,近年來,我國經過全國性大規(guī)模的體質調查研究,已制定出大、中小學學生的六項形態(tài)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胸圍、坐高、骨盆寬、肩寬等指標;五項機能指標,包括脈搏、肺活量、血壓收縮壓、舒張壓的變音和消音等指標;九項素質指標,包括50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斜身引體[]、仰臥起坐[]、1000跑、50往返跑、立位體前屈等指標[其中引體向上、1000800跑小學生不做。此外還有九種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的體檢項目,包括聽力、視力、沙眼、心臟、肺、脾、神經衰弱[小學生不做]、齲齒、脊柱側彎等。這些指標對了解孩子生長發(fā)育情況,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健康十分重要。家長要和學校密切配合,鼓勵和督促孩子達標。

第一節(jié)  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變化特點

生理發(fā)育和變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有形態(tài)的變化,如身高、體重、胸圍等;有功能的變化,如肺活量、心率、呼吸、肌力等,身體各部分的發(fā)育是不平衡的,發(fā)育也不是直線上升的。身高、體重雖能隨著年齡增加,但在各個年齡段增長速度不一樣。第一次高峰在出生后第一年,以后逐漸減慢;第二次高峰在青春發(fā)育期,以后又趨緩慢。身高和體重是孩子再明顯的形體變化,也是評價其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水平和健康狀況最常用的指標。

據歷史統(tǒng)計資料:六歲的孩子,平均男孩身高114.7厘米,體重19.2千克,女孩身高113.9厘米,體重18.67千克,十二歲的孩子,平均男孩身高144.2厘米,體重33.05千克,女孩身高146.2厘米,體重34.74千克。在此期間,男、女孩平均每年增加4.5厘米左右,體重平均增加2千克。

到小學高年級時,男女兒童先后進入第二生長高峰期。女生從10歲開始,至12歲達到高峰,以后逐漸進入緩慢發(fā)育階段。男生從12歲開始增速,直至十四、五歲逐漸轉向緩慢生長。在12歲的增長高峰年,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年增長8.38厘米,體重平均年增長5.23千克;城市女生身高年增長5.75厘米,體重平均年增長4.08千克。但家長仍要注意孩子平時的生長發(fā)育,因為它占有較大比重。如城市男生身高平時增長占總量的48.5%,體重占34.9%;城市女生身高平時增長占25%,體重占248%。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影響孩子發(fā)育,在條件較差的地區(qū)或家庭的孩子生長發(fā)育可能會略慢一些。

過去,我們采用按年齡標準的身高體重來判斷兒童的發(fā)育情況,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無法反映因發(fā)育水平、遺傳和種族差異等造成的影響,也難于準確判斷當時的營養(yǎng)狀況。1988年我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組制定了小學生的身高標準體重指標,標準規(guī)定:以身高相應的體重作為100%,正負10%均屬正常范圍,體重低于90%、80%70%時,分別為輕度、中度、重度營養(yǎng)不良。體重超過10%屬超重,超過20%為肥胖。標準以相等身高為前提,排除了因遺傳影響和發(fā)育早晚的差異,對判斷當前環(huán)境因素對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更為有利[見《小學生身高體重表》]。

 

小學生身高體重表

7歲~14歲(男),7歲~12歲(女)]

身高    體重    身高    體重      身高      體重

厘米)(千克)(厘米)(千克) (厘米) (千克

107      17.7     129     26.5      151     41.4

108      17.9     130     27.0      152     42.3 

109      18.3     131     27.7       153    43.0

110      18.5      132     28.1      154    43.8

111      18.8      133     28.5      155    44.8

112      19.4      134     29.2      156    45.6

113      19.6      135     29.9      157    46.4

114      19.6      136     30.3      158    46.7

115      20.4      137     31.1      159    47.7

116      20.6      138     31.9      160    48.7 

117      21.1      139     32.5      161    49.5

118      21.4      140     33.0      162    50.4

119      21.9      141     33.6      163    51.0

120      22.4      142     34.4      164    52.3 

121      22.7      143     35.1      165    53.0

122      23.2      144     35.6      166    53.5

123      23.6      145     36.4      167    54.8

124      24.2      146     36.9      168    55.4

125      24.6      147     38.0      169    56.3 

126      25.0      148     38.8      170    58.2 

127      25.4      149     39.6      171    58.6

128      26.4      150     40.4      172    59.4 

孩子在十一至十二歲到十四至十五歲升入初中,在兒童心理學上稱之為少年期[學齡中期],這個時期是兒童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發(fā)展的一個過渡時期,是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在生理方面繼續(xù)發(fā)育和成熟。在這期間,孩子身體每年可增長78厘米,甚至達到1011厘米。體重增加十分明顯,每年可增加56千克,突出的可達810千克。男女生的差別是,十歲前男女生相仿,十歲后女生領先發(fā)育,體重增加,體態(tài)豐滿;男生比較瘦,兩年后趕上女生。骨骼肌肉的發(fā)育也很快,但他們的脊柱、胸部、骨盆和四肢等都還未完成骨化過程,家長仍要注意孩子坐、立、走的正確姿勢。

高中生的年齡一般是十四至十八歲,在兒童心理學上稱為青年初期或學齡晚期,這是一個人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fā)展時期。身體發(fā)育基本成熟,但還未完全成熟。身高、體重、胸圍逐漸接近成人。身高由每年增長45厘米,降到每年增長12厘米,   體重由每年增加45千克降到每年增加12千克。

孩子的個頭怎么樣,是父母關心的問題。符合身高體重表的要求是體質達標,但還有個子太矮的問題??梢杂^察孩子在班上排隊的位次,如果是排在最后的三個位子上,就可能有身材矮小的問題。還要注意孩子的增長速度,三歲以下生長速度<7厘米/年,三歲至青春期生長速度<45厘米/年,青春期增長速度<5.56.5厘米/年,可以確認孩子生長發(fā)育遲緩。兒童少年正處在生長發(fā)育之中,個子矮小、發(fā)育遲緩肯定存在某些生長發(fā)育的原因,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狀腺病]等,要請醫(yī)生診治,只要這些病治好了,注意飲食和睡眠,加強鍛煉,孩子會繼續(xù)長高。根據骨骼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年滿十八歲的矮個子,男性在二十五歲,女性在二十一歲之前,仍然有長高的希望。

現在預測孩子身高,一般用父母身高預測法即: 

兒子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

女兒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這一方法是根據遺傳原理和歐洲人的生長速度推算出來的。我國科學工作者根據中西部地區(qū)漢族子女與父母身高的關系,把公式中的系數改為:男1.111.12,0.9480.980之間,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比較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改善,我國廣大地區(qū)少年兒童改變了過去營養(yǎng)不良體格瘦弱的豆芽菜體質,但兒童肥胖癥逐年增多,其分布與城鄉(xiāng)和地區(qū)之間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相對應。據專家介紹,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肥胖的人,成年后肥胖的比例分別為55%80%。肥胖和代謝綜合癥[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硬化等病的統(tǒng)稱]有關系,小孩子肥胖當時雖然不會表現出嚴重問題,但會聚集這些危險因素,給他們成長和成年后的健康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引起許多父母關心。

下面介紹兩個測定少年兒童體重肥胖標準的方法標準體重法

標準體重(公斤)= 年齡 ×2 + 8 7 16
輕度肥胖 超過標準體重20% - 30 %
中度肥胖 超過標準體重40% - 50 %
重度肥胖 超過標準體重50% 以上

1、          BMI[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

體重指數BMI = 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千克/ ]

年齡低于6歲時的BMI值:

正常5—18,超重820,輕度肥胖2025,中度肥胖2225 重度肥胖25以上。

年齡612歲時的BMI值:  

正常16—19,超重19—21,輕度肥胖21—23,中度肥胖23—27   重度肥胖27以上。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很方便查出兒童肥胖的情況。

其它年齡可用標準體重法計算,也就是按性別和身高計算。

男性的標準體 [身高 ( 公分 ) 80 ] × 0.7

女性的標準體 [身高 ( 公分 ) 70 ] × 0.6

體重比標準體重多百分之十或少百分之十均屬于正常范圍 ( 即所謂的理想體重 )

也可通過查標準體重表,超過標準體重10%~20%為超重,20%以上為肥胖癥。有了肥胖癥,一般只要注意和學校配合,控制飲食中的高脂肪、高熱量食品,多做運動,過健康有規(guī)律的生活,是可以得到糾正的。要吃減肥藥,一定要征求醫(yī)生的意見.

第二節(jié)  身體功能發(fā)育變化特點

孩子在發(fā)育過程中,各器官的功能經歷由小到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變化過程,如肺活量、心率、呼吸、肌力等。家長要根據這些變化,不斷調整孩子活動量,使他們能夠受到鍛煉,又能避免因活動量過大而受到傷害。

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發(fā)育及功能變化。

小學生的心臟容積和血管容積之比小于成人,同時新陳代謝快,需要的血液循環(huán)量大,而血管的生長速度大于心臟。所以,他們的心臟必須加速博動才能使血液循環(huán)保持平衡。小學生脈搏比成人快,成人每分鐘70次左右,七歲的兒童每分鐘92次,到十二歲降至85次左右。因此,要組織適當的體育活動和勞動,開展生動活潑的游戲,以有利于兒童心臟、血管的發(fā)育;同時要避免過分激烈的運動和繁重的勞動,以免孩子的心臟過度疲勞。
   到了少年期,心臟與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也有較快發(fā)展,但心臟仍然落后于血管的增長,心跳較快,十歲至十四歲時心率為每分鐘七十至九十次。心臟形體、恒定性、血壓、脈搏等指標的變化,大致要到二十歲后才能趨向穩(wěn)定。女生要比男生早一至二年。因此,容易出現頭暈和疲勞現象。抓好青春發(fā)育期的心臟保健和鍛煉,是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發(fā)育的重要基礎。

到了十四十八歲進入青年初期,心臟收縮力加大容積增加,而動脈血管的生長相對滯后,造成血壓增高,有的甚至高于成人。這種青春期的高血壓現象是暫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地趨于正常。

二、     神經系統(tǒng)和感官發(fā)育特點。

首先是大腦結構發(fā)育的特點:腦的重量繼續(xù)增加。研究資料表明:兒童腦重量,3歲為1011,7歲為1280,9歲為135012歲為1400[成人腦重1400]。同時,小學生腦重量的增加是和腦神經細胞增大、纖維增長相聯(lián)系的。2、額頁顯著增大。額頁增大是現代人與人類祖先類人猿的重大區(qū)別之一,科學家認為額頁與有意運動相聯(lián)系,在解剖上成熟最晚。說明小學生額頁的顯著增大,在高級神經活動的發(fā)展上,有重大的意義。

其次是大腦機能發(fā)育的特點:1、兒童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興奮和抑制機能都進一步增強。比如:嬰兒日平均睡眠時間為22小時,三歲兒童為14小時,7歲兒童為11小時,十歲兒童為10小時,十二歲兒童每天9—10小時己夠,說明興奮性過程增強。同時,隨著年齡增長,皮質的內抑制機能發(fā)展起來,兒童能更細致地綜合分析外界事物,并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行為。2、興奮性和抑制性的條件反射有了新的發(fā)展。興奮性條件反射的發(fā)展,從生理上保證兒童能和外界建立更多的暫時神經聯(lián)系,使他能夠適應上學的新環(huán)境,學習更多的東西。我們看到小學生形成興奮條件反射加快,由于興奮集中,比較鞏固,條件反射更加準確,不易泛化。比如:在做實驗中,兒童有機警鎮(zhèn)定的表情,動作準確,在課時內還能堅持到底,這在學前期是不可能的。另外,兒童神經系統(tǒng)結構的發(fā)展,使各種抑制性條件反射速度加快,因而能更好地參加學習、支配自己的行動。實驗資料記載:五歲兒童分化抑制形成時,抑制物的結合平均需要35次,八歲兒童只要15次,十二歲兒童僅需6次。兒童內抑制的發(fā)展,同時也加強了皮質對皮下的控制,加強了小學生心理的穩(wěn)定性。

兒童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雖有一定發(fā)展,但和成人比還相差 很大。他們對外界刺激反應性強,適應能力不夠,抵抗力弱。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應盡量避開不良環(huán)境的刺激。避免讓他們過度興奮和抑制,在學習安排上不要搞得太累,也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坐著或站著。注意適當調節(jié),才能保證兒童身心健康。

到少年期孩子的興奮和抑制能力有了進一步加強,心理比小學生更加穩(wěn)定。到青年初期神經系統(tǒng)己發(fā)育完全。大腦皮質的結構和機能基本達到成人水平,興奮和抑制能夠協(xié)調一致,第二信號系統(tǒng)逐漸占優(yōu)勢地位,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但是神經聯(lián)系的復雜化和大腦活動機能仍在逐步完善中,要進一步加強鍛煉。

從感覺器官來看,兒童的皮膚細嫩,表皮易剝脫,容易感染而得皮膚病。所以要勤洗澡和換內衣,防止皮膚病的發(fā)生。兒童的聽覺器官,要到12歲時才發(fā)育完善。要教育兒童保持耳內清潔,不要用手指或其它東西挖耳朵;避免贓物積水進入耳內,特別是游泳后要保持耳內干燥。使用鏈霉素類藥物要慎重,以防耳聾。到了初中階段,功課繁重,用眼很多,容易形成近視,家長和學校都要注意孩子的用眼衛(wèi)生,防止近視發(fā)生,發(fā)現近視要及時就醫(yī),以便早期糾正。少年期孩子的感覺器官經過發(fā)育,功能逐漸成熟,到青年初期,由于受到了一定的鍛煉,各個感覺器官都趨于完善。

三、     消化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功能特點。

兒童五至六歲乳牙開始換成恒牙。兒童的乳齒質軟而脆,恒齒釉質比成人的薄。換牙前后要特別注意保護牙齒。不要咬過硬的東西,和用舌尖去頂露頭的新牙,以免造成牙齒的變形和損壞。飯后和睡前要堅持刷牙,以防止齲齒。兒童的胃比較小,胃液中鹽酸和消化酶含量較低[約為成人的65%--70%],消化和殺菌能力不夠,容易發(fā)生消化不良,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和合理的營養(yǎng)。要結合自身經濟條件,安排合理、規(guī)律的飲食,特別是早餐要注意營養(yǎng),一日三餐熱能的合理分配:早、晚餐各占30%,中餐占40%。讓孩子吃好,但不要偏食,不要吃零食。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冷熱適宜,防止胃腸疾病,保證兒童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發(fā)育。

到了青春期,孩子進入第二個生長期,要吃長飯,食量大增。家長要注意孩子飲食的營養(yǎng)與衛(wèi)生,同時要防止暴飲暴食,以保證他們的健康。

四、     呼吸系統(tǒng)的發(fā)育與功能特點。

小學生呼吸器官發(fā)育的特點,集中體現在他們的胸圍和肺活量上。據歷史資料統(tǒng)計:六歲孩子的平均胸圍,男孩55.6厘米 ,女孩54.2厘米,從六歲至十二歲,小學生胸圍平均增加10.9—13厘米。小學生的呼吸頻率和肺活量,七歲小學生的呼吸頻率每分鐘21次,七歲男孩的肺活量為1446毫升,十一歲增加到2231毫升,七歲女生的肺活量為1281毫升,十一歲增加到2162毫升。小學生的呼吸道比成人短而狹,組織柔軟,粘膜易受損傷,呼吸道壁的血管和淋巴管較多,肺泡比成人的小。器官是不斷發(fā)展的,肺活量在不斷增加,但胸廓發(fā)育與胸廓肌肉較成人差。要經常讓孩子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提高肺活量,增強肺功能。

到了青春期,胸廓擴大,肺發(fā)育迅速,肺總容積增加,肺活量顯著增大,功能增強。十歲時肺活量約為一千九百毫升,到十八歲時達到三千至四千毫升。男生到十七至十八歲,女生到十六至十七歲就可達到或接近成人的肺活量水平。這個階段是肺發(fā)育的十分重要的階段,既要鍛煉,也要注意保護。對男生要教育他們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在運動中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不要去冒險,避免在運動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五、     男女生理發(fā)育的不同特點。

在形態(tài)方面,小學生身高、體重、肩寬、盆寬的各項指標,不僅隨年齡增加而發(fā)展,而且男女之間的發(fā)育指標出現了第一次交叉現象。九至十歲女孩各項發(fā)育指標都超過同齡男孩,女孩青春期的突增階段早于男孩2—3年,其突增開始年齡范圍,女孩為八至十一歲,男孩為十至十四歲。在小學高年級,男女生之間出現性特征的變化與差異。女孩由于全身皮下組織增加,髖部與胸部較為明顯,出現了特有的體形與身材。通常乳房發(fā)育最早,在十至十二歲之間,乳暈增大,隨著乳房膨起,語言音調也有了改變。男孩睪丸從八至十歲開始增大,到十三至十四歲時增大迅速,發(fā)育好的男孩在這個時期出現遺精,聲音開始變粗變低。女孩在這個年齡段,己有部分人出現月經來潮。一般女孩,面臨這種人生生理上的巨大變化,內心會感到恐懼,母親和學校要對她們進行生理知識教育,幫助指導孩子渡過生理上的特殊時期,正確認識和處理第二性征的出現帶來的生理現象。有些女孩在這性萌芽時期,容易被騙上當受到傷害。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生理發(fā)展特點,保證小學階段孩子的身心健康。

少年期是性發(fā)育趨向成熟的時期。女孩月經初潮一般在十至十六歲之間,國內外和各地區(qū)并不相同,據歷史資料記載:北京女孩初潮平均年齡在十五歲左右,現在生活條件改善,年齡會有所提前。家長對初潮來臨的女孩,應指導她們注意經期衛(wèi)生,關注她們由此帶來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教育。男孩在十五歲左右出現遺精,一般一、兩周一次,屬于正?,F象。家長要告訴他們不必驚慌,同時要防止手淫,如養(yǎng)成惡習,性中樞神經常處于過度興奮狀態(tài),會引起衰竭,造成神經衰弱,以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記憶力減退,不僅影響以后的性生活,而且對中學階段的學習、身體發(fā)育都是極其有害的。初中生性的萌發(fā)、成熟與性激素分泌的增加直接相關,性激素分泌是內分泌系統(tǒng)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由性腺,即男性的睪丸和女性的卵巢分泌出來的。由于性激素分泌,男女生的性機能開始活躍,是這個年齡段生理變化的突出特點。他們之間出現愛慕、害羞的現象。特別是女孩子,體內雌性激素分泌量超過了雄性激素分泌量,對性的體驗較男孩更為敏感。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不要不適當地玩弄性器官,因為這樣會更加促進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使性的生理沖動更加強烈,以致造成種種不良后果。

高中生性腺機能基本成熟,生殖器官發(fā)育日趨完備。在性激素的刺激下,女生的皮下脂肪分泌繼續(xù)增加,不但乳房逐漸隆起,而且臀部開始擴大,男生體態(tài)更加均衡壯實。由于性激素的分泌,使他們產生了性的生理沖動。對性的沖動變得敏感、豐富。對異性的興趣增強,注意自己的儀容,開始愛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思春期。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正確地進行生理衛(wèi)生和性知識教育的同時,要耐心細致地對他們進行理想前途和人生道路的教育,以防范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蝕;使他們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知能求索上,避免早戀早婚。

第三節(jié)  體育鍛煉與休息

生命在于運動。對孩子尤為重要。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各系統(tǒng)和器官,促進身體的生長發(fā)育,改善功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改善大腦皮層及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指揮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通過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各器官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實踐證明,體育鍛煉對傷風感冒、動脈硬化、風濕關節(jié)炎等疾病都有預防作用,對某些疾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消化不良、內臟下垂等慢性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在學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會根據年齡、性別、身體狀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家長要積極配合。

小學生的骨骼、肌肉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骨骼中鈣質不足膠質較多,可塑性較大。一方面它是培養(yǎng)雜技、體育、舞蹈等方面人材的最佳時期。我國的雜技團、體操隊的小演員具有的高超技藝,表明兒童通過訓練,能夠掌握除了需要力量和耐力以外的任何技巧;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彎曲變形、脫臼等損傷,要經常注意保持正確的坐、走和站的姿勢,防止形成駝背脊柱彎曲和胸部畸形等不良體形。學校在安排座位時,應根據兒童生長發(fā)育的特點,盡可能安排不同高度的課桌椅。隨著年齡增長,平時要讓孩子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和適當的體力勞動,但不要參加過于激烈的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以防止受傷。小學生肌肉組織大肌肉群的發(fā)育比小肌肉的發(fā)育要早,肌肉中含水分的比例較高,肌肉細長而且柔嫩。他們喜歡跑、跳、投、擲等活動,但缺乏耐力,易于疲勞,而且精細動作不準確。因此,對兒童手部動作不要要求過高,不要長時間叫孩子書寫,這樣會使他們感到疲勞,降低書寫質量,影響他們的興趣;同時也要有意識通過寫、畫、編織等活動,去發(fā)展兒童的小肌肉群,使之向敏捷、準確的方向發(fā)展。

初中學生到了青春期,內分泌腺活動增強,神經系統(tǒng)常常會出現不穩(wěn)定現象,容易受刺激,容易疲勞,故應防止對某一運動的偏愛,和過度疲勞。對女生要鼓勵他們加強體育鍛煉和課外活動,保持身體的正常發(fā)育。

高中學生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能力己經完善,心血管系統(tǒng)活動功能也比較穩(wěn)定,肌肉力量明顯增加,可以進行運動量較大、動作較為復雜的項目鍛煉,但要注意休息,特別要注意安全防護。筆者的一位朋友,在學校中品學兼優(yōu),1954年他剛滿十八歲時,在一次跳高比賽時,因場地不規(guī)范和準備活動不夠而使肺部受傷,隨后在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中他染上肺病,幾經反復形成右肺不張,不得不作右側全肺切除手術,造成終身殘廢,在后來的歲月里,限制了在各方面的發(fā)展,教訓深刻。所以,家長要經常叮囑孩子,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傷害。

學校組織學生的體育鍛煉,一般區(qū)分四種情況:1、凡發(fā)育正常,身體健康,又有一定運動基礎的,可進行各項體育運動;2、發(fā)育稍有異常,又缺乏體育鍛煉,但在健康上無明顯功能障礙者,如青年期高血壓、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硬結鈣化期等,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3、至于健康狀況明顯不好,和發(fā)育異常的,如風濕性心臟病、和代償不良的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的神經官能癥、活動期肺結核、有營養(yǎng)障礙的慢性胃炎和腸炎、明顯的貧血、內分泌顯著障礙、慢性肝病和腎病、較嚴重的婦女病、四肢殘廢、體質虛弱等,可另行組織醫(yī)療體育,如打太極拳、練氣功、作保健體操、慢跑等,運動時間宜短一些,但必需經常堅持。4、對各種傷病患者,要及時治療,暫停體育鍛煉。待康復后再作安排。學校醫(yī)務人員和班主任老師要經常觀察體育課,測定運動量大小,并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家長平時要注意與學校配合,孩子有病及時上醫(yī)院治療。孩子參加各種比賽,應注意他們賽前、賽后的生理變化,以預防受傷。

休息對學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常說要勞逸結合,睡眠是休息的主要方式,人不能不睡覺,睡覺和吃飯喝水一樣是人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的一生中,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大腦暫時性休息過程,是一種保護性抑制;人的身體每天都利用睡眠的時間來修補受損的細胞和神經,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在睡眠過程中得到某種程度的休整和加強。

美國布朗醫(yī)學院心理學家加恩法倫等200511月在一項名為學生睡眠與學習的研究中,為證明睡眠時間長短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對74名年齡在6歲到12歲身體健康的小學生進行了考察。 研究人員讓參加調查的學生在第一周按其正常作息時間每晚睡9到9個半小時;第二周要求他們每晚睡眠時間不少于10個小時;第三周讓其中的一、二年級學生每晚睡眠時間不多于8個小時,其他年級學生每晚睡眠時間不多于6個半小時。在研究中,老師不知道有關學生睡眠時間長短的信息,每周只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評分。結果在睡眠減少的第三周內,老師反映學生出現諸如學習新知識遲鈍、記憶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小學生睡眠時間多長為宜,專家建議:10歲以下的孩子每晚應睡10到11個小時,10歲以上的孩子每晚至少應睡8個半小時。

家長要充分保證孩子在家的睡眠時間,這是孩子一天休息的主要部分。在學?;顒有孕菹⑾谝彩钟行?,上午上四節(jié)課,每節(jié)課都有課間休息,一般約十分鐘;第二、三節(jié)課之間有二十至三十分鐘的休息。要盡可能讓孩子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以減少腦力疲勞,并可使眼睛得到休息,教室也可通風換氣。

從總體上看,課外活動也是一種休息形式。學生的活動要有張有弛。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通過課外活動,使思想放松,腦子得到休息;更有利于學習;又是培養(yǎng)學生每人有一種愛好的有效辦法,如田徑、體操、舞蹈、歌詠、美術以及科學實驗等。此外,還有郊游、夏令營等都是學生有益的課外活動,有利于擴大視野,陶冶情操,學會與人交往,家長要鼓勵孩子參加一定的活動。指導孩子做好準備工作、注意安全。家長也可在節(jié)假日帶孩子外出旅游。

第四節(jié)  要重視健康智商

健康對人成長和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人們常把身體好作為自身的一種無形資本。“沉舟側傍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實際上一個人健康很差,做事力不從心,就會嚴重影響工作;死了更是什么也干不成了。所以,有的學者提出健康智商,把它看作是一種平衡心靈與肉體、協(xié)調現實利益與長遠幸福的能力。也就是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器,是避免智者的蠢行的緊急剎車!

健康智商=選擇積極情緒和良好習慣的能力÷堅持消極情緒和不良習慣的阻力。

健康智商的高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對自己身心健康保持高度警醒,還是對自己身體出現的不祥征兆置若罔聞?

二、是把健康視為自己的責任、自主選擇的結果,還是把疾病視為命運不公、不可控因素導致的惡果?

三、是向往一種刪繁就簡、有舍有得的生活,還是事事都覺重要、樣樣都想抓牢,過一種忙亂不已、疲憊不堪的生活?

四、是與生命自然的韻律共舞,還是任性而為、逆勢而動?

五、是洞悉并改變我們的不良習慣背后強大的心理支撐系統(tǒng),還是隨波逐流聽任不良習慣主宰我們的生活?

六、是對構成自己身體的各類營養(yǎng)素有深入、全面的了解,還是茫然無知地被動攝入各種食物?

七、是注重身心的平衡,還是偏執(zhí)一端?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七個選擇問句的前半部分的四個以上,說明你的健康智商較好,反之則較差,應該反省自己,以提高對健康的認識。

每一個人的智能,都是智力商數、情感智商與健康智商組成的綜合體,三者能動地互相作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生活和事業(yè)上的成功,有20%依賴于人的智力因素,即智商水平;而80%是決定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智商水平和健康智商水平。因此,家長要抱慎重和積極的態(tài)度,學校要認真負責;孩子要提高認識,自覺積極參加鍛煉,才能擁有健全的體魄,以出色完成學業(yè),爭取美好前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