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民間的宋瓷 今天,不少人在古瓷方面的審美趣味,受到清宮劇或電視里鑒寶欄目的不良影響,以為清代官窯就代表了中國燒瓷業(yè)的最高水平。其實在舊時,明清官窯是次等貨色,上品的人從來都是玩宋瓷的。清代的那種艷俗的瓶子罐子,只能在地主老財的家里顯擺顯擺?,F在明清官窯在拍賣行里拍得很高,頻頻刷新紀錄的也是花里胡梢的粉彩或琺瑯彩,這是中國文化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一種表現,等大家整明白了,返身再去尋找宋瓷,肯定不是這個價格。等著吧,這一天很快會來到。 宋瓷的寵愛在民間,它活在民間收藏家的關注與研究中。宋瓷歷經近千年的戰(zhàn)火與離亂,幸存至今天,是它的幸運,更是中華民族的幸運。你想做一個幸運人收藏者嗎?不妨一試。 景德鎮(zhèn)窯無疑是我國影響最深遠的窯場之一,在今江西景德鎮(zhèn)市。相傳南朝或唐代已經成熟,北宋景德年間設鎮(zhèn),燒制進貢瓷器,其地因名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窯燒造青白瓷器為首創(chuàng),瓷釉瑩縝溫潤,具有青玉質感。這件平蓋四系罐是很具代表性的器物,輪廓線流暢自然,造型優(yōu)美,比例勻稱,通體光素,但因頸部一道弦紋而略增秀雅,肩部的如意云頭系除了實用功能外,也為整個器具平添了民間意蘊。 建窯黑釉兔毫盞 建窯是南方主要窯場,以燒造茶具而著稱,產品波及日本、朝鮮及東南亞諸國。此件茶盞撇口、斜直壁、小圈足,胎呈鐵黑色,外壁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如淚痕。釉中有絲狀黑褐色兔毛般結晶,俗稱“兔毫斑”。宋金時期,兔毫盞在我國江西、山東、河南、河北等窯場都有燒制,而以建窯所燒“建盞”最為著名。 同安窯刻花大碗(局部) 同安窯也是宋代的著名窯場,在福建同安縣,以燒青釉為主,兼燒青白釉,器內多刻花、篦劃紋飾,器外壁刻復線,釉色青中偏黃。這件大碗內壁刻劃了簡略而流暢的圖案,以極具民間趣味的花卉為主體,疏密得當,相互呼應,反映了當時制瓷工匠的嫻熟技巧與祈求平安富貴的社會心態(tài)。 磁州窯白地黑花卷草紋蓋罐 吉州窯玳瑁釉執(zhí)壺 玳瑁釉是吉州窯黑釉窯變中非常漂亮的一種,色澤獨特名聞于世。以黃黑兩種色調的釉水交錯混合,仿玳瑁甲殼之色,花色變化無窮。這件茶盞為敞口、小圈足,釉面自然流淌。吉州窯著名的品種還有剪紙貼花、油滴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