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
![]() 1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 情感稀缺的年代,你還會感動嗎? 這么現(xiàn)實的社會,這么快節(jié)奏的生活,在你的內(nèi)心深處還會不會存在感動這種東西。你是否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冷漠,以前一點點的東西都會讓自己感動半天,可是現(xiàn)在,再多的金錢換不來一個真實的笑容。 曾為了一首歌而駐足街頭,久久不肯離去,心里最深的地方也會為之感染,為之感動。曾為得到一個心儀的本子開心幾天,而現(xiàn)在無論得到什么也再難有當時的心情。 每天麻木地在人群里穿梭,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兒,更不知道自己屬于哪兒…… 漸漸喪失感動的能力,我們都是空心人 小時候看魯迅的作品,覺得那里的中國人真是麻木不仁,看著自己的同胞受苦受難甚至被殺頭,還無動于衷,還在一旁嘿嘿樂!自己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老師也說揭露這個國民性也真是魯迅深刻的地方,還說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再也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形了。我們熱情似火,我們鐵肩擔道義,我們是創(chuàng)造的英雄的一代。聽了讓人挺熱血沸騰的,恨不得自己立刻長大,好參與這個偉大的時代!必須說明,我說的這事發(fā)生在80年代! 后來真的長大了,卻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社會和自己都變了,尤其是自己,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了強烈的情感感受了,我懷疑是我情感能力的喪失。
2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我已經(jīng)不再憤怒,因為我沒有憤怒的力量了。我也體會不到狂喜甚至是欣喜,連徹骨的痛感都沒有了。沒有悲傷,沒有痛苦,我突然沒有了任何的情感體驗!我的體內(nèi)剩下了冷酷和麻木。雖然我還只有20幾歲,可是我感覺自己象個老人一樣,在或是陽光或是雨雪下消耗生命!就這樣,我還被人家稱做酷!我害怕了,我以為我變態(tài)了。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整個社會的人也變成這樣了:大街上有歹徒當眾強奸婦女,周圍有好幾百人在圍觀;有人落水,岸上的人奔走相告,看熱鬧;自己下崗了,沒得吃了,不怨天,不尤人,認命;農(nóng)民被亂收費,無所謂。
我不知道是我病了,還是這個社會病了,還是我們都病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變成這樣?要說我們沒有勇氣,那在心里總該有不平吧,事實是我們沒有;就是別人為我們報不平的時候,我們還說:何必呢?毫無疑問,我們的情感能力喪失了!整個社會都不能相正常的人那樣能感受到悲歡離合了,我們成了空心人。 ![]()
3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麻木蔓延,我們?yōu)槭裁床粫袆恿耍?/p> 對生理感覺,對信息,人都會漸漸麻木,但現(xiàn)代人對感情也越來越麻木。是不是我們對感情的需要下降了呢?當然不是,就是動物也需要感情。中國有句古話,滿招損謙受益,物質(zhì)如此,感情也是如此。感情的過分滿足和追求,往往對感情產(chǎn)生麻木。當我們們看到經(jīng)典愛情故事時,感到越來越遠,因為那些是童話,缺乏了自信心。因為對感情的麻木,就表現(xiàn)出對婚姻的麻木,家庭的麻木,人生的麻木。 沒有快樂,沒有痛苦,如同僵尸。面對自我,面對精神,麻木是更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處在一個高度物質(zhì)化了社會,物質(zhì)的強化,使我們的精神弱化。過分物質(zhì)滿足,表面滿足,往往不能解決精神的痛苦。就是說,一個人在物質(zhì)極大滿足以后,常常產(chǎn)生強烈的精神追求,強烈的追求,常常產(chǎn)生強烈的痛苦,促進人去追求精神。 就象釋迦摩尼一樣,過去王子的生活是物質(zhì)極大滿足,精神的痛苦,促使他去追求靈活的超越,他創(chuàng)造了佛教成功了。追求精神是需要勇氣,需要智慧,需要引導。迷茫人生中,許多人就迷失了自己。繼續(xù)沉迷于物質(zhì)世界,而且這樣的物質(zhì)刺激又需要不斷增加刺激量,才能達到同樣快感,物質(zhì)的東西就像吸毒。金錢需要越來越多,以此滿足自己的占有欲,最后成為金錢奴隸。 “心中沒有愛”便不會感動 4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 中國人因為生存而精明,因為精明而麻木 中國幾千年維持的強大選擇壓力,經(jīng)過一輪又一輪的改朝換代的篩選,使中國人不斷“進化”以適應專制高壓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的中國人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忍耐性最強的民族,也是最麻木的民族。高壓使人民麻木,而麻木的人民讓專制高壓的政府得以持續(xù)統(tǒng)治,而高壓的持續(xù)又進一步讓人民麻木。 那些有利于生存的個人品質(zhì)比如不逞強、不冒險、乖巧聽話等就就得到推崇,而勇敢和冒險等則常認為是“出風頭”而遭到貶抑。為了生存,人們學會了虛偽、撒謊和欺騙,一方面在強大的選擇壓力下得以躲避危險,另一方面則可以從虛偽、撒謊和欺騙中得益。由此,中國的偽君子假道學文化得以流傳。比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好死不如賴活”等等中國人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名言警句,就是中國生存文化的真實見證。所以說,中國人的小精明實在是生存所必需,而麻木實在是生存智慧的最高境界。
5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中國人感情中悲傷和歡樂的兩個極端,咱們在經(jīng)歷或者說是體驗這兩個“極端”的時候,一般都是在一個很“私人化”的空間里。而巴西人正好相反,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它這個社會,很善于為公眾營造“集體感動”的空間和場面。
老王說,這可能就是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不同。 巴西人對文明的理解跟咱們不一樣,在他們的世界觀里,文明不是簡單的等同于理智,它認為:一個文明的社會,必須要為公民的感情疏導負起相應的責任,必須讓全體公民適時享有集體感動的機會,必須為全體公民營造“集體感動”的空間和場面。這一點,太值得咱們中國人學習了。 ![]() 當你也感到寒冷時,不妨重新學會愛 人生總是有起有落,仿佛鴻雁飛翔,總是在起落之間看到前進的勇氣;愛情總是有苦有澀,仿佛月亮,總是月圓之后開始月缺。不要無謂地擔心幸福會突然失去的惶恐,也不要無謂地惶恐時光飛逝的可怕,請想象著我們可能永遠年輕,追求美夢成真的那一天到來。 學會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的守護讓我們生活過得精彩;學會愛,自信自己的魅力可以無可抵擋,因為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愛別人;學會愛,即使失去或者遭遇欺騙也能坦然的風采,因為前進的腳步總是布滿荊棘;學會愛,就算年華老去,還能看見自己童心未泯,生活至少會從另一個角度給予我們答案。 境由心生,愛始于你的心靈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在教導學生如何讀書寫字、如何計算加減乘除以及那些我們自認為是良好教育的東西,但卻忽略了一件最為重要的事情——如何去愛。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每個人需要愛的程度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多,只是我們把它忽略或忘記了。我們汲汲于追求其他的目標,比如事業(yè)、金
6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 洞靈子在《薄白學》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種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東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覺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覺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緒與快樂、緊張與輕松、愛與恨、幸福與苦悶等對應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丟失愁緒,即獲得快樂;丟失緊張,即獲得輕松;丟失恨,即獲得愛;……。在心理情緒之上,南宋陸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證。這段話的涵義是什么呢?一句話,“愛始于思想”。 “愛始于思想”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它真的可以讓我們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如果你一心想著氣憤,你就會體驗到氣憤;如果你有著興奮的思想,你就會興奮起來;如果你想著快樂,你就會快樂……當然,如果你有愛的思想,你就可以體會到愛。改變思想,你就改變了行為和經(jīng)驗。它就是這么簡單。
7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能迸發(fā)出萬丈光芒照耀人生的路途。
記得,有一位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風雪的日子里,一個男人在大街上哆嗦地走著。不久,他發(fā)現(xiàn)了一位老人鬼鬼祟祟地跟著他。老人跟在他后面,有點吃力,顯然跟不上了。男人停下來弄清究竟時,老人氣喘吁吁但卻異常溫和地說:“天冷了,見你穿得單薄,變想把自己的圍巾送給你。”誰知,男人卻說:“老家伙,你想要多少錢?”老人搖了搖頭,把那條還留著余溫的圍巾塞到男人的手里,轉(zhuǎn)身就走了。他嘆了口氣,頃刻間化作白霧,凝結(jié)在一瞬,消失了。末了,他還說了一句:“天,真的有點涼。”說罷,那蹣跚的身影消失在風雪當中。如果感動沒有在人們追名逐利的過程中被封殺,那么這個社會或許會更加溫暖,更具有凝聚力。 其實,感動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不需要太多的淚水,也并不需要太多的贊美,更不需要你努力的去改變一些什么。感動,是一種細膩的感情。就象一泓淙淙的小溪在我們?nèi)松牡缆飞响o靜地流淌著。只是在流過崎嶇不平的山路時,才輕輕地激起一朵晶瑩剔透的小水花。之后,又繼續(xù)向前流著。 人類社會里,一些最簡單卻最美好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被忘記。朋友,細心觀察與體味身邊的人和事,讓你內(nèi)心最深處的那根弦感到觸動,撩撥起那心靈的天籟之音。 勇敢去愛別人,你才可以收獲更多 如果你要得到愛,那么你就必須首先付出愛。對于愛來說你付出的越多, 當然你所得到的也就越多。你要謹記,愛并不像物品、財產(chǎn)和金錢,你把她送出去,你自己就匱乏了。相反,愛的付出是可以無限的,我們對他人付出愛,自己的愛并不會因此而減少,事實上,只有你對愛吝嗇付出的時候,你的愛才會減少。 8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你所顧忌的,有時只是浮云和借口 小說《飄》中充滿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梅蘭姑娘有一句話:“假如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那么,你眼中將遍地荊棘。”漠視別人,你就不會有心情"逢人先說三個好"。能讓你隨時可以說出"好"字的原因是:用欣賞的眼光看世界。 關注和欣賞,會促使人迸發(fā)出意想不到創(chuàng)造力,取得成功。不信你可以嘗試,真誠地欣賞你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對方備受鼓舞。這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欣賞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當然,欣賞別人,如果變成了廉價的吹捧,無原則的夸獎,那就成了拍馬屁,而不是恰到好處了。欣賞別人,也不是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更不是卑躬屈膝的精神行賄。要欣賞別人,必須要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就像伯樂相馬一樣。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無法欣賞別人。欣賞別人,需用心去體會,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欣賞別人,可以建立一種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在節(jié)奏飛快的現(xiàn)代社會,在一個無暇溝通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會欣賞別人尤為重要,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多一份融洽,少一分隔閡。 因為珍視別人,就給別人最好的;因為給別人最好的,也必將收獲別人對你的珍視。給別人最好的,有時只是舉手之勞,有時卻要努力付出。但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收獲最幸福的人生。
9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才會有愛,如何才會真心的去愛他人?既使是一時有“愛”,也不過是將愛作為斗爭的工具而已!如果,一個人,一個團體,長期陷入這種斗爭的思維去,則有可能會變得偏執(zhí)起來,有時就會成為斗爭的機器。
我們承認,沒有了斗爭,就不會有社會的發(fā)展,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愛人才是唯系社會存在的紐帶。大家只有學會了愛人,才會被愛,才會在這個世界上感到溫暖,才不會孤獨,才會有前進的勇氣。只有有了仁愛,有了愛人之心,才會體現(xiàn)出“人性”。 如何才會有愛?首先應不斷的培育自己的愛心。正是有這個愛的陽光,我們才從嬰兒成長為少年青年,才會有事業(yè)和成功。我們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周圍的人,包圍我們的父母,伙伴,朋友,一切曾幫助我們的人,正是因為有他人我們才會有今天。每想起這些的時候,我們會沒有一點愛心嗎? 要學會愛人,更多的是要學會包容和寬容。所謂包容,就是要有容人之量,要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我們常感到大海的偉大,就是因為大海有包容之心。如果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凡事針尖對一麥芒,那么有的是斗爭,展現(xiàn)的是心胸之狹窄。 ![]() 凡是我們還應講個寬容。與人相處的時候,要待人以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嚴以律已,寬以待人。我們不是太陽,我們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我們和大家一樣,都是塵世間的一粒泥土,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能容忍別的泥土存在呢。懂得寬容包容,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才是一個有愛的人。 10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的朋友,生日時發(fā)條短信,送上你的祝福。朋友有難時,出手相助,及時平平淡淡的幾句話也是一種安慰。記住那些關愛你的眼神。記住那些愛你的父母親人,兄弟姐妹不要因一次的失去,而看淡整個世界,喪失生存的勇氣,放棄你擁有的美好和幸福。失去的不會再回來,懂得把握現(xiàn)在的,擁有就是幸福。不要等到重來的時候,才知道擁有愛比失去愛更幸福。
學會去愛別人,學會感動,懂得珍惜。 珍惜擁有,珍惜自己,過好現(xiàn)在,抓住現(xiàn)在擁有的愛,就是一種幸福,一種美。 ![]() 學會為別人流淚 溫暖世界溫暖自己 正如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歡樂一樣,一個人或貧窮或富有,或高貴或平凡,首要的是能夠擁有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舒暢,這恰恰離不開愛的滋潤、情的澆灌、義的釋放、禮的賜予。不難想象,生活中離開了愛如同生活里沒有太陽一樣黯淡無光,人與人就會缺少了同情與憐憫、缺少了良知與道義,這種心靈的灰暗有可能會導致心理的冷漠扭曲。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不論對他人而且對于我們自己都是彌足珍貴的,每個人都要學會愛世界、愛別人、愛生活。當然了這世界上還有很多邪惡,但依然有著許多的善良;即便也存在不少艱難,卻有著許多的溫暖。 現(xiàn)如今置身滾滾紅塵中,在物欲的浪濤里不乏能看到泛涌著的虛偽、奸詐、冷漠的濁流。有的欺善懼惡,欺軟怕硬;有的麻木不仁,見怪不怪;有的怨天尤人,哭叫連天;有的不講道義,不守誠信,缺乏良知乃至冷酷無情…… 這些都是心靈世界的陰云,都是人類固有的不良天性,都是水火不相容陰暗面的心理特征的體現(xiàn)。而心靈高懸大愛無疆的人,對真善美總是傾心贊
11 / 11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 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一味逃避困難,疏離愛心,沉緬功利地自私表現(xiàn),我們倒是需要靜心思考;假如拋棄良知,不顧道義,假如丟卻信念與理想,熱望與追求,這世界還會充滿歡樂與祥和嗎?答案是不會的,因而我們每時每刻要讓心永遠充滿愛的動力,這樣對于社會上所有人來說都是需要的。只有大家在生活中都互相充滿著愛,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才會逐漸減少,人們的生活才會逐漸變得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