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1135年),是北宋第8代皇帝。他天資聰明,從小工書善畫,能詩擅詞,又精通音樂,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xiàn)出非凡的天賦。十六七歲時,拜當時著名的畫家王洗、趙令穰和吳元喻等人為師,憑借著勤奮好學(xué)和深厚的藝術(shù)功底,很快“盛名圣譽布于人間”。
 《聽琴圖》
 《杏花鸚鵡圖》
元符三年,年僅25歲的哲宗駕崩。哲宗無子,皇帝只能從哲宗的兄弟中選擇。趙佶雖為神宗之子,卻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無資格繼承皇位。但向太后認為趙佶才華出眾,且仁孝端正,因此極力主張由趙佶繼位。
一道難題擺在趙佶面前,是遠離政治,吟詩作畫,謀求自由之身,還是執(zhí)守朝政,參知政事,為國家社稷盡所能之力?在向太后和諸多臣子的勸解下,趙佶最終君臨天下,史稱宋徽宗.
 《芙蓉錦雞圖》
 《梅花繡眼圖》
宋徽宗執(zhí)政之初,也有過勵精圖治、中興祖業(yè)的政治抱負,有過做一個好皇帝的強烈愿望。他頒發(fā)詔書,昭告天下人可以暢所欲言地品評朝政,以聽取各種不同意見。同時大刀闊斧地整頓朝綱,平反冤獄。大觀元年七月,京城持續(xù)大雨,水浸居民,道路不通,宋徽宗親帶官員分督疏導(dǎo),修治橋梁。大觀二年,擴修了豐利渠,能灌溉關(guān)中七個縣350萬畝農(nóng)田,為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恢復(fù)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臘梅山禽圖》
隨著官商勾結(jié),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宋徽宗紹述父兄之志,恢復(fù)了二十五年前王安石所行的新法,如方田、如榷茶等等,只是在用人方面,宋徽宗犯了一個重大失誤,蔡京,高俅等人借改革變法之機,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結(jié)果農(nóng)民命運更加凄苦,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社會矛盾更加突出。
《臘梅雙禽圖軸》
一系列的努力并失敗之后,宋徽宗終于心灰意冷,而采取了另一種消極隱忍的態(tài)度----寄情書畫,以尋求精神上的解脫。
 《桃鳩圖》
《紅蓼水禽圖》
他獨創(chuàng)了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瘦金體”。筆道瘦細有彈性,運筆挺勁犀利,自有一種秀美灑脫的風(fēng)骨?!稌窌吩u價說:“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xué)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睂笫罆óa(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他的工筆花鳥,也是獨樹一幟的大家風(fēng)范?,F(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的《瑞鶴圖》,是宋徽宗的“御筆畫”,一改常規(guī)花鳥畫傳統(tǒng)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jié),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圖中群鶴姿態(tài)百變,沒有一只相同,鶴身以粉畫墨寫,眼睛以生漆點染,看上去自然靈動,栩栩如生。

 《瑞鶴圖》
崇寧三年(1104年),他設(shè)立了畫學(xué),畫學(xué)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以招攬?zhí)煜庐嫾?。龍德宮建成后,徽宗召來各路著名畫家作畫。眾多畫作,徽宗看后,無一句夸贊之辭,惟獨對一幅“斜枝月季花”大加贊賞。得知這是新進畫院的一個少年所作后,徽宗很高興,予以少年服緋重賞。當時,只有官居六品方可穿緋色袍服。其他人都不明所以,向徽宗請教。徽宗說,月季花看似平常,卻很難掌握得準確,因為月季隨著四季、早晚的變化,花蕊、花葉完全不同。這幅畫中,月季正值春天,花蕊、花葉一點不差,所以厚賞?;兆诒薇偃肜锏姆治雠c極具鑒賞力的評判,令在場的畫家無不嘆服。

還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成熟,徽宗特來觀賞,恰好見一只孔雀翩然飛至,徽宗龍顏大悅,立即召集畫家描繪。畫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刻畫,精彩紛呈,其中有幾幅畫的是孔雀正在登上藤墩,徽宗觀后說:“畫得不對?!贝蠹颐婷嫦嘤U,不知道錯在何處。幾天過后,徽宗再次把畫家們召來詢問,眾畫家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兆谥更c說:“孔雀升高,必先舉左(腳)”,畫家們反復(fù)觀察后,果如徽宗所言,方才猛然醒悟。
 《牡丹詩冊》
在徽宗的身體力行下,畫院和畫學(xué)取得了巨大成績,一方面培養(yǎng)了諸如張希顏、孟應(yīng)之、趙宣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畫家;另一方面開創(chuàng)了北宋繪畫的新境界,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里程碑。學(xué)術(shù)界有“北宋繪畫,實為中國最完美繪畫”的美譽,這與徽宗酷愛并重視藝術(shù)而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圍有直接關(guān)系。

徽宗貴為皇帝,卻不驕不溢,待人寬厚平易。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米芾,恃才傲物,性格狷狂,世稱“米瘋子”。徽宗欣賞他的才華,多次召見。一次在崇政殿奏事,米芾手執(zhí)書札,皇帝讓他放在椅子上,椅子在離米芾不到二米的地方,但米芾執(zhí)意不前,反而抗議自己受了慢待,管宮廷風(fēng)紀的官兒要治他的不尊之罪,徽宗制止說:對俊逸之士,不要用禮法拘束他。宋代貴族畫家王冼藏有名畫《蜀葵圖》,但只有其中半幅,為此,王冼感到遺憾,偶爾在徽宗面前提及此事。徽宗暗記于心,派人四處尋訪,終于找到另外半幅。他找到王冼向他索要手中的半幅,王冼以為酷愛書畫的徽宗要據(jù)為己有,心中雖不滿卻不敢不給。三天過后,徽宗將一幅裝裱完整的《蜀葵圖》交給了王冼。王冼深為感動。


徽宗擅還長詩詞,著有《宣和宮詞》三卷,被后人編輯成《宋徽宗詩詞》一書。他的詩詞,擅于用無聲的景物渲染氣氛,曲盡其妙,更真實的表達出自己的內(nèi)心所想,兼有豪放,婉約兩派之長。他在整理和保存古代藝術(shù)遺產(chǎn)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他授意編成的《宣和睿覽集》共100帙,分14門,總數(shù)達1500件作品?!缎彤嬜V》20卷,收入6396件作品。成為今天研究古代繪畫史的重要史料。
 《竹雀圖》
《寫生珍禽圖》
書法,繪畫,詩詞的研究和整理中,他未必沒有韜晦的深心。只是面對一個積重難返、氣數(shù)已盡的封建王朝,他一無治國安幫的良策,二無運籌帷幄的本領(lǐng),又不能像別人一樣,遁跡山林,飛觴醉月,只能懷揣采薇之志,神游在虛擬的蒼茫云水間,以緩解日益沉重的無奈和壓力。
 《紅蓼白鵝圖》
徹夜西風(fēng)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鄉(xiāng)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
——無題
 《鴝鵒圖軸》
 《水仙鵪鶉圖》
靖康之難后,徽宗被金軍俘虜,北去途中,宋徽宗眼見周遭三千多宗室男女一路上任金兵殺戮、凌辱,心中凄涼無法訴說。一句“目斷山南無雁飛”,包含著他對故國家園的依戀,包含著他對自己深深的自責(zé)。精通于書畫藝術(shù),詞章創(chuàng)作的他,哪里懂得什么政治鉤沉治國韜略?當三千里河山盡失、家國因己而亡時,他怎不能痛苦、哀嘆,愧疚?

 《枇杷山鳥圖》
卿本佳人,奈何為帝。如果宋徽宗不做皇帝,一如以前地潛心寫詩,作畫,他可能會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相當完美甚至偉大的藝術(shù)家。至少在中國書法史和中國美術(shù)史上,他都會享有無可爭辯的崇高地位。但這樣舛錯的人生,又遠遠不是他所能自主的----這是他的不幸,也是國家社稷黎民蒼生的不幸。
大觀通寶”四字由宋徽宗瘦金體御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