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到海濱了,又親吻著海的蔚藍色。 這是北方的海岸,煙臺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間的巖石上,貪婪地讀著滄海——展示在天與地之間的書籍,遠古與今天的啟示錄,我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經(jīng)典。 我?guī)еЮ锉疾ǖ酿嚳?,帶著長歲月久久思慕的饑渴,讀著浪花,讀著波光,讀著迷蒙的煙濤,讀著從天外滾滾而來的藍色的文字,發(fā)出雷一樣響聲的白色的標點。我敞開胸襟,呼吸著海香很濃的風,打開海藍色的封面,開始領略其洶涌的內(nèi)容,澎湃的情思,偉大而深邃的哲理。 祖國遼闊的海岸線,北起遼東半島丹東鴨綠江口,南至南海北部灣東興,綿延長達1.2萬多公里,跨越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諸省市。如再到南海曾母暗沙,則又是近千海里。這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寬廣的管轄海域(等于三分之一國土面積),星羅棋布著六千多個島嶼。 遼闊的海洋有無盡的寶藏。海洋能源發(fā)電、洋流動能、溫差能、鹽差能、海洋礦藏油氣、海洋生物、魚類養(yǎng)殖、植物藻類、海鹽、煤、鐵、銅、錫、鈾、硫、鎂砂砂礦、碘溴素、錳結核、磷鈣石、海底熱液、軟泥、可燃冰、人類最大的淡水庫、海洋藥庫、南北極海獸、海洋空間資源、海上交通線、海濱旅游……等等,開發(fā)利用取之不盡。 中國近代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部海防史。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們幾乎都是從海上入侵深入我大陸。有海無防,江海中飄揚的是列強萬國旗。 1953年2月,毛澤東主席視察海軍艦艇部隊,為5艘艦艇寫下了五張同樣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今天,我們威武的艦隊早已從淺海駛向深藍、駛向大洋。雖然目前規(guī)模尚不很大,但我相信:隨著國力發(fā)展壯大,不久的將來,我海軍移動的艦臺,將無愧祖國權益的捍衛(wèi)者、世界和平使者的稱號! 海軍戰(zhàn)士,對湛藍的大海一住情深。“嘟!嘟!……”,隨著震天響的船舶汽笛聲,威武的戰(zhàn)艦緩緩駛離軍港。帶著喜悅而又激動的心情,國防生們踏上了出海的征程。戰(zhàn)艦劈波斬浪,航跡在延伸。“終于看到大海了!”一名國防生激動地面向大海呼喊。受到他的感染,許多同學紛紛出艙站在甲板上翹首以盼。“看到大海這么激動啊?”記者好奇地問。“我從小就是海軍迷,如今夢想成真,我終于成為海軍一員”——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李良偉同學答道。“作為準軍人國防生,未來的理想使命是什么?”記者問題一出,甲板上的國防生頓時來了興趣,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開來。“作為中國軍人,如果有戰(zhàn)爭,必須打贏;如果是和平,必須保衛(wèi)。”李良偉簡明扼要地詮釋了他的認識。“穿上這身海軍藍,就要履行使命、不辱使命,體現(xiàn)軍人的人生價值。”河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張煒同學豪邁之情溢于言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