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竹?!南渖蔚闹窳?,一座古亭悠然地座落其間,光看著旅游海報都讓人覺得神清氣爽了。宜興是無錫市屬縣,雖然工業(yè)和制造業(yè)很發(fā)達,但環(huán)境卻很不錯,據(jù)說這有賴于政府的綠化造林工程。在一個非常要好的宜興朋友邀請下,我經(jīng)歷了第一次跟竹海的親密接觸。雖然已經(jīng)是深秋了,可天氣還依然溫暖,和煦的風帶走了最后的雨季,留下了像洗過一樣清澈的藍天。
先來一張竹林照吧,竹子在江南一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這里也是中國竹子分布最為集中的區(qū)域之一,高濃度的負氧離子絕對會讓你心曠神怡。 剛剛進入景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池清澈的湖水,靜靜地躺在青山的懷抱中。江南的山,和著江南的水,在風兒的吹拂下,生發(fā)出別樣的情懷。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這里的山都不高,但凹凸有致,雋逸靈秀。 平靜的湖面宛如一面鏡子,將所有的美景都攬入懷中。幾棵紅樹算是這里的稀有樹種了,滿山的綠色其實都是竹子。 到了上山的小路,終于能近距離地接觸竹子了,這里生長的竹子都是毛竹。據(jù)說這種竹子在生長周期的前幾年都是往地下生長的,所以它的根很深,生命力也很強,等到根足夠強大了,竹子才開始冒出地面。而令人驚奇的是,它的生長速度很快,最快時一天能長一米到兩米,最終長成照片中的高度只需兩個月。古人感物喻志,用竹子來形容君子的品格,我想厚積薄發(fā)也應該算一條吧。 大凡生命和藝術(shù)的境界,都是將有限的內(nèi)在的精神品質(zhì),升華為永恒無限的美。清高的竹竿,搖曳的竹影,陽光灑進來變成片片斑駁,無需與百花爭艷,卻勝過萬紫千紅。此情此景讓人敬畏。 清風吹過,竹葉沙沙地響,風聲伴著竹聲,還有叢林里的鳥叫聲都襯托出一份寧靜,這是從沒有感受到過的寧靜。 有節(jié)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jīng)狂風雨,寧折不易彎。 沒想到這里就是太湖水的源頭,是這里的水滋潤和哺育著這片肥沃的土地,忍不住嘗一口清冽的泉水,嗯,有點甜! 路開始陡了起來,拾階而上,一座六角古亭漸漸地進入我的視線,它靜靜地坐落在林間,仿佛在等待著文人墨客來此朝圣。 終于爬到了山頂,從太湖之源到山頂爬了差不多兩千個臺階,放眼望去還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已近黃昏,皎潔的明月爬上了樹梢,山上開始起了風,準備下山了。 湖面被風吹起了陣陣波瀾,不斷地拍打在岸邊,竹林仿佛也跟著節(jié)奏舞動了起來。 氤氳繚繞的山水讓人流連忘返,裊裊輕煙給這里平添了一份神秘感。 清澈的湖水。 縱橫交錯的樹枝,在湖邊縈繞。 從竹海回來好好地睡了一覺,第二天一大早,便早早地趕到善卷洞,這也是個充滿各種神奇?zhèn)髡f的地方。其中有一種說法,相傳四千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有一位賢人,名善卷,舜要將“天下”讓給他治理。善卷答道:“余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于是善卷就不遠萬里之遙,來到江南宜興這處荒山石洞中隱居,當?shù)厝俗鸪缢?,為了紀念他的高風亮節(jié),便把這座洞命名為善卷洞。洞中的鐘乳石是經(jīng)過億萬年沉積而成,是江蘇境內(nèi)最大的溶洞之一。 這里用動畫演示了鐘乳石的形成過程。最下面像不像一張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人臉呢?呵呵,大自然的雕塑作品非常的抽象呢! 燈光經(jīng)過乳石的折射,呈現(xiàn)出光彩奪目的景象。善卷洞中有一水洞,能行船,沿途遍布壑口,水關(guān),“險象環(huán)生”,出口處豁然開朗,天光山色映入眼簾,讓人不禁感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竹子為江南文化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有了解其中的很多傳說和典故,才能深刻體會其中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