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小知識:“禁止”不要再翻譯成Don't與漢語類似,同樣的意思在英語中也可有多種表達(dá)方式,而不同表達(dá)方式之間的差別往往在于語氣和情感,語氣和情感的選擇又取決于具體的環(huán)境,所以 英語翻譯一定要考慮具體的場合與對象,考慮被提示對象的閱讀心理與情感,意思正確只是翻譯的第一步。下面我們以提示語為例進(jìn)行說明。 在中國的公共場所,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禁止入內(nèi)”、“禁止踏草坪”以及“違者罰款”等字眼?!敖埂狈g成英語就是“Don't”,在英文 中,“Don't”口氣比較生硬,缺乏委婉之意。如“Don't pick the flowers”(禁止摘花),“Don't throw something out of the train”(禁止往車窗外扔?xùn)|西),“Don't tread on the lawn”(禁止踐踏草坪),“Don't make noise”(禁止喧嘩)等,這些句子無論是在語法上還是意思上都非常正確,但并不建議大家這么翻譯。因?yàn)椤癉on't”使這些句子語氣顯得太重,易使人 產(chǎn)生距離感。 公共場合應(yīng)該營造的是一種快樂隨意的氣氛,讓大家身心愉快。一定程度的善意提醒是必要的,但是應(yīng)該盡力避免生硬。而且英語是一種比較強(qiáng)調(diào)委婉的 語言,一般不會在公園這樣的地方使用Don't這樣生硬的詞。如“禁止摘花”可譯做“Keep away from the flowers , please ?!被蛘摺癟ake care of the flowers, please。”同樣表達(dá)一個(gè)意思,但這兩句讓人看了很舒服,一種愛花的心情油然“牌”上,與豎牌人的初衷一致。尤其“take care of”短語本身帶有擬人色彩,將花看成是一個(gè)baby,提醒人們像愛護(hù)和關(guān)心baby一樣去愛護(hù)花木。如此,樹立這個(gè)牌子的目的便達(dá)到了。再比 如,“Don't make noise”(禁止喧嘩)這種牌子也經(jīng)??吹?,我們完全可以將它譯為“Quiet , please?!奔群喚殻謽?biāo)準(zhǔn)。因此公共場合不用“Don't”照樣能夠達(dá)到如期的效果。 此外有些公共場所的提示語在英語中往往有其固定的用法,如“No spitting”(禁止吐痰),“No smoking”(禁止吸煙)等等,需要提醒一點(diǎn)的是,No與Don't不一樣,前者更多地被用在中性語境中。我們見到“不許動(dòng)”,腦海中立即閃現(xiàn) “Don't move”, 而事實(shí)上外國警察所說的卻是“Freeze”,或者“Hold it”。見到“動(dòng)我就打死你”自然想到“If you move, I'll shoot you。”,而外國警察常說的卻是“Move and you are dead, man?!彼裕覀儜?yīng)該掌握外國人在類似情況下的表達(dá)習(xí)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維和表達(dá)方式進(jìn)行翻譯,雖然有時(shí)詞可達(dá)意,但畢竟不夠地道。 (來源:譯網(wǎng)情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