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 高一生活隨感 我已經(jīng)是高中生了?自己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不禁感嘆時光的飛逝。不知不覺半個月過去了,然而高中那一層神秘面紗至今朦朧在我心坎間。高一是快樂的,結識了新同學,在自己的人際圈中添上了艷麗的一筆;高一是辛苦的,闊別已久的各科一下子“復活”了,作業(yè)不少,但和初三還沒得比,心里舒坦了些;高一是充實的,假期帶給我的是比上課強數(shù)倍的疲憊,而面對新奇而有趣的新的學習內(nèi)容,像探險家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興奮! 我強烈地感受到高中與初中的區(qū)別,甚至能說是截然不同!高中學習的自主性相當強,自己要趕在老師前面,做好預習,否則就得滿腦子為什么的熬上一整天。你也不可能等著老師去逐一解答同學們在功課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不懂的,需要主動去問,否則只能一串一串的問號寫在書本上了。 對比是較為強烈的,因此在這不適應中,我在理解上、解答上都有許許多多的疑惑。初中延用下來的方法是否適用于高中呢?怎樣較好地跟上各科的進度呢?萬一遇到了盲點該怎么有效地填缺補漏呢?另外,我也希望老師們在教學上略有個過渡,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多指點我們該怎樣學。有老師們的幫助與鼓勵,相信能順利渡過高一。 老師評語:放心吧!當你們需要幫助和鼓勵的時候,老師一定和你們 ① 初中延用下來的方法有些適用于高中,但有些可能不適用,具體的可能還要在學習過程中調(diào)整。就像你所說的,高中更加強調(diào)走在老師前面,而且對問題的探究比初中要更加深入。 ② 要想趕上各科進度,預習很重要,預習時找出重點難點疑點,這樣有利于提高上課的效率。 ③ 遇到知識盲點馬上解決,多問老師。 你是一個各方面資質(zhì)都非常好的學生,也很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高一時一定要把各科的基礎打好,平衡發(fā)展,三年之后希望你還是十二班的驕傲,仍然是七中的狀元,加油! 第二篇 已經(jīng)在高中讀過了一個多月的時光…… 最難適應的是教學方法的轉變,尤其在理科上,進度是快的驚人。但說出來自己也不信,因數(shù)學老師生了病,找其他老師代課,反而嫌他講得慢了,原本可以說是“最看不順眼”的老師,現(xiàn)在卻倍加思念他了。 學習方法從自己經(jīng)驗及老師平時建議中學到很多,但須改進。然而我現(xiàn)在并沒有完全地過渡過來,思想上明白要吃苦、奮斗,然而有著貪玩本性的我有時無法釋懷。……不想高一一開始就這么拼,很為自己的健康擔心,且熬夜做功課的效率出奇的低…… 那么該怎么做好呢?現(xiàn)在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時間安排上及心態(tài)上的,事實上二者也有很大關聯(lián),我不能馬上保證xx天內(nèi)戒掉電腦、電視,反而我覺得它們必須適度的存在。但既然我又對學習的重視,那么在時間安排上,我就得把學習項目移至最前完成,哪怕是預習、復習這些不太被重視的“非筆頭”作業(yè),都得優(yōu)先完成,然后再擠點時間用于娛樂及運動。在進度跟進上則須超前,目前給自己定下的要求是:語文按要求預習;數(shù)學提前一章節(jié)做相關習題;英語要提前學完下一本書…… 其它的要求不敢提了,能爭取做好上述幾適應作息安排已經(jīng)是我的一個相當不容易的任務了,可是寫出來了便得堅持下去,至于學習方法相信在時間的考驗下會逐步成熟起來的。 最后,一定一定要有吃苦的覺悟,即便完成了本階段的轉變,我們也不過是高一的學生,真正作為“高中生”拼搏的日子,只怕還在后頭。 老師評語:對呀!期待你接下來更出色的表現(xiàn)!加油啊! 第三篇 考前復習安排: - 完成錯題集上的題目,再次做錯的要著重研究。 - - 考試反映出的問題: 語:在熟語部分耗時過長,反映了語文學習中不注意積累這些熟語、慣用語,或是不理解它們的意思而導致考試時不能隨意的從腦中調(diào)出。 數(shù):選擇題有一道“反函數(shù)”,這部分老師在上課時略帶過一兩句,而復習時在《成才》上我剛好看到相關內(nèi)容,想當然以為不用考,結果考試時一下子一籌莫展。一是反映了平時自覺、主動拓展的意識與能力還不夠;二是說明不能對什么事都想當然,要有扎實的學習態(tài)度。故這次從數(shù)學考試中,我得到一個很好的教訓! 從這次考試中發(fā)現(xiàn)我的很大一個問題是對最基礎的、積累性、概念性的知識都不予重視,存在著不少缺漏,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師評語:你的總結對自己進行了負責的分析,很欣賞你的這種態(tài)度,相信下次你會更加出色,有沒有信心把LLW拋得更遠一些? (注:LLW同學是年級第二名) 第四篇 語:由前一陣的學習可以看出,語文方面有待改進的是一些很細的方面,如詞語的運用,這點在改病句上可派用場。另外,主觀問題的回答在全面性與準確性上要加強。對策是梳理一個分類問題分類作答的思路,就不會漏答。 數(shù):……要通過典型例題拓寬思路。 英:注意錯題的改正。要善于發(fā)現(xiàn)題目中所要考查的點,提取句子主干…… 物:……計算上要細心,值得注意的是分配好考場時間。 化:要抓緊基本原理,冷靜分析,試驗的分析上更應注意。注意審題,按題目要求作答。 史:區(qū)分易混淆的概念為選擇題拿分的上策,問答題關鍵是要能圍繞確定的主題作答,說出有“歷史味道”的感想與意義出來。 地:人文地理更注重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關鍵在于審題,不要被易混淆、易錯點蒙蔽,如“堿基數(shù)”與“堿基對數(shù)”。基礎打扎實則不怕題目變。 政:……之前多次強調(diào)過“審題,組織思路”的重要性,分層作答,因此關鍵是“正確分層,正確理解設問對應答案”。 (兒子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總成績931分,年級第一,9科滿分1,060分。第二名LLW同學897.5分,年級平均724.44分) 第五篇 “養(yǎng)兵千日,用于一時”--“千日”所指莫過于“平時”,開學至考前的“養(yǎng)兵”的過程中,堅持了以上課的高效率為首務的“方針”…… 作業(yè)是十分值得一提的內(nèi)容,完成功課的主體部分就是在“做”的過程,而不是老師批改的過程。……功課雖然多,但我盡量一直不斷地消滅“交”的想法而樹立“做”的念頭,爭取更好地完成作業(yè)。……記得許多老師說考試時的答題速度要在平時的作業(yè)中練,數(shù)學老師更是叫我們能“口算”的便“口算”。功課速度可能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對某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吧。那么接下來第二項任務便是提高功課的效率。 下面反思一下考前的準備,這次的考試給人感覺來臨的特別快…… 真正“有組織,有計劃”的復習要推到考前兩周…… 臨考幾天還是中規(guī)中矩的回歸了課本…… 這次考試中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較好,頭腦較清晰??偨Y大致幾點感悟:1、平時的積累;2、平時有意識的從小處磨練自己的能力;3、有針對性、有方向的復習;4、復習注意回歸課本及充足的休息;5、養(yǎng)成好的應試習慣,合理分配時間;6、要能善于審題與保持良好心態(tài)。 這些既是從反思中繼承下來的經(jīng)驗,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做到的,希望一次反思能給我照亮前行的航路。 老師評語:讀你的分析實在是種享受,許多精華蘊含在平實的語言之中,堅持每次考試后進行分析,相信你會有長足的發(fā)展! (兒子高一下學期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分別為952分/滿分1,080分和920分/滿分1,060分,均為年級第一名。期末年級第二名的LLW同學884分,年級平均702分)
|
|
來自: MouseHappy > 《小升初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