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物理十年試題大盤
十年彈指一揮間,中考統(tǒng)一命題考試已過去十幾個年頭,回顧這十幾年的考試,盤點中考物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幾個較為明顯的時期。
1995-2001年統(tǒng)編教材的考試。命題依據(jù):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和物理教材(人教版和滬科版兩種教材),命題所提的主題是“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注意知識點的覆蓋面。”知識點覆蓋達到85%以上。主要題型有: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
2002-2003年修訂版教材的考試。命題依據(jù):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物理教材(修訂人教版和滬科版兩種物理教材),命題所提的主題是“把握大綱,立足教材,注重知識點的覆蓋,知識點的覆蓋面不低于70%。主要題型有: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
2004年新課程與修訂教材過渡時期的考試。命題依據(jù):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物理教材(修訂人教版和滬科版兩種物理教材),滲透新課程和新評價的理念,不在提知識點的覆蓋面,注重知識與技能考查的同時,加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考查。主要題型有:填空題、選擇題、作圖或簡答、計算與探究。
下面我從試題的主要題型盤點一下近5年主要題型的命題走向。
第一大類試題:填空題
|
機械
運動
|
聲音的發(fā)生及傳播
|
樂音和噪聲
|
熔化和凝固
|
液化
|
平面鏡成像
|
光的折射
|
凸透鏡
|
質量
|
力
|
重力
|
01年
|
2
|
2
|
|
1
|
1
|
1
|
1
|
|
|
2
|
|
02年
|
2
|
|
|
|
2
|
|
|
2
|
2
|
|
|
03年
|
2
|
2
|
|
|
|
|
|
2
|
1
|
2
|
|
04年
|
|
|
1
|
|
2
|
3
|
|
|
|
2
|
3
|
|
慣性定律
|
液體內部壓強
|
大氣壓強
|
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
浮力
|
杠桿
|
功
|
機械效率
|
動能、勢能的相互轉化
|
分子動理論
|
內能
|
01年
|
|
1
|
1
|
|
|
|
1+1
|
1
|
2
|
|
2
|
02年
|
|
|
|
|
|
|
|
|
|
2
|
3
|
03年
|
1
|
|
1
|
2
|
|
2
|
|
|
1
|
1
|
|
04年
|
|
|
|
|
2
|
|
|
4
|
|
2
|
2
|
|
熱值
|
比熱容
|
電荷
|
歐姆定律
|
電能和電功
|
家庭電路
|
電流的磁場
|
電動機
|
發(fā)電機
|
合計
|
|
01年
|
|
|
|
2
|
|
2
|
|
|
2
|
25
|
|
02年
|
|
2
|
2
|
|
|
2
|
2
|
2
|
|
25
|
|
03年
|
|
2
|
2
|
3
|
2
|
1
|
|
|
|
25
|
|
04年
|
2
|
|
|
3
|
4
|
1
|
|
|
|
30
|
|
盤點上表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填空題基本上測試的是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復習時應注意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敘述是否正確或是否嚴密;物理現(xiàn)象的分析是否正確或運用某個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分析解決某種物理現(xiàn)象是否妥當;物理名詞的解釋;單位對應的物理量;以及大綱要求應該記憶的常數(shù)。
二、填空題的呈現(xiàn)方式比較具體,問題情境敘述較為嚴謹,從2003年開始強調應用性,注重能
力考查,試題中涉及的物理情境要真實,能有效地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意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學以致用,考查學生應用能力。注重聯(lián)系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滲透STS的精神,同時填空題的題干越來越多地體現(xiàn)人文、環(huán)境以及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四、填補其它題型的缺陷,例如有關分子動理論和內能的知識很難出現(xiàn)在計算題中,而這兩個知識點又在初中物理中占有一個部分,考慮到知識點的覆蓋,往往每年都會從不同角度進行考查。
【經典實驗試題回放】
1.踢足球時腳對足球施加力的同時,腳也感到痛,這一現(xiàn)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使腳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2000年江西省中考題)
2.悠揚的琴聲靠的是琴弦的 ;將要上鉤的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或腳步聲嚇跑,表明 能夠傳聲.(2001年江西省中考題)
3.航天飛機在太空與宇宙空間站對接時,兩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須 ,此時兩物體間彼此處于相對 狀態(tài). (2002年江西中考題)
4.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里,松濤、鳥語、流水潺潺、琴聲悠悠,讓人心曠神怡.這些聲音都是由于物體的 而產生的.我們能夠分辨出鳥語和琴聲是根據(jù)聲音的 不同.(2003年江西中考題)
5.詩人用語言的韻律和意境贊美運動;畫家用形態(tài)和色彩描繪運動;音樂家用旋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運動.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 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這里所說的另一個物體,即事先選定標準物體,叫做 .(2003年江西中考題)
6.“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物理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說明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 .(2002年江西中考題)
7.鐵匠師傅打鐵時,將燒紅的鐵塊放入冷水中,會聽到“嗤”的一聲,同時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煙”.在這個過程中,水先后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和 .(2003年江西中考題)
8.天空中的云彩常常引起人們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樣形成的呢?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這些小顆粒很微小,能被上升氣流頂起,從而形成云(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2004年江西中考題)
9.把一張透明的塑料紙鋪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紙上滴一個水珠(直徑約5mm),雙手平拿著塑料紙,透過水珠看報紙上的字(如圖1所示)是
(選填“縮小”或“放大”)了的
像.(選填“實”或“虛”)(2000年江西中考題)
10.冬冬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看到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現(xiàn)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
m;現(xiàn)將一塊和鏡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m處,如圖2所示,這時她
(填“仍能”或“不能”)
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2004年江西中考題)
第二大類試題:選擇題
盤點下表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基本上考查的是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
二、呈現(xiàn)的方式都采用四個個備選項選擇一個正確答案或最佳答案。題干的本身具有意義并以
一個確定的問題呈現(xiàn),一般不使用否定式的題干。在有必要使用否定式的題目中,會把題干中的否定詞明顯地標記出來。
|
01年
|
02年
|
03年
|
04年
|
長度的測量
|
|
2
|
|
|
速度
|
2
|
|
|
|
溫度和溫度計
|
|
|
2
|
|
升華和凝華
|
2
|
|
|
|
光的直線傳播
|
|
|
|
2
|
平面鏡成像
|
|
|
2
|
|
光的折射
|
|
2
|
|
|
凸透鏡
|
|
2
|
|
2
|
力
|
2
|
|
|
|
二力的合成
|
2
|
|
|
|
二力平衡
|
|
|
2
|
|
重力
|
|
|
|
2
|
摩擦
|
|
|
2
|
|
慣性定律
|
|
2
|
|
2
|
壓強
|
|
|
2
|
2
|
大氣壓強
|
|
|
2
|
|
杠桿
|
2
|
|
|
|
滑輪
|
|
2
|
|
|
功率
|
2
|
|
|
|
能的相互轉化
|
2
|
|
|
2
|
分子動理論
|
|
|
|
2
|
內能
|
|
|
2
|
|
比熱容
|
|
2
|
|
|
熱機
|
|
|
2
|
|
電荷
|
2
|
|
|
2
|
串并聯(lián)電路
|
|
2
|
2
|
|
歐姆定律
|
2+2
|
2
|
2
|
2+2
|
家庭電路
|
|
2
|
|
|
合計
|
20
|
20
|
20
|
20
|
|
三、全部的選項都與題干在語法上保持一致,選項在長度和形式上基本相似。所有的干擾項都
是似是而非的,而且是實際中因錯誤解答可能得到的結果
四、重點的知識點 年年進行考查。例如歐姆定律。
【經典實驗試題回放】
2. (2000年江西)空中沿水平方向勻速飛行的一架飛機,正在向災區(qū)空投物資.空投過程中,飛機的動能和重力勢能變化情況是〔 〕
A.動能、重力勢能都增大 B.動能、重力勢能都減小
C.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D.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3.甲、乙兩個用細絲線懸掛的輕質小球,如圖3所示.讓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幾種情況中,能使兩球互相排斥的是 〔 〕
A.甲球帶正電,乙球不帶電 B.甲球不帶電,乙球帶負電
C.甲球帶負電,乙球帶正電 D.甲、乙兩球都帶負電
4.如圖4所示的裝置中,甲物重5N,乙物重3N.甲、乙均保持靜止狀態(tài),不計彈簧測
力計自重.則甲受到的合力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是 〔 〕
A.0N 3N B.0N 5N C.2N 5N D.2N 3N
5.如圖5所示,電源電壓6V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
值是10Ω.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范圍應是〔 〕
A.0∽6V B.0∽2V C.2∽4V D.2∽6V
6. 如圖6所示,一束方向不變的光線從右方斜射向水面,這時
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墊高一些,待水面恢
復平靜時,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那么 〔 〕
A. β1< β γ1<γ B. β1= β γ1=γ
C. β1< β γ1>γ D. β1> β γ1>γ
7.以下溫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
A.讓人感覺溫度而舒適的房間溫度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溫度
C.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8.如圖7所示的自行車中,有利于增大摩擦的是 〔 〕
A.車輪制成圓形的 B.在車軸上加潤滑劑
C.車把手套上的花紋D.車輪軸上裝有滾動軸承
9.在抗擊“非典”的戰(zhàn)斗中,醫(yī)務人員工作時所采取的許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都包含著物理知識.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
A.噴灑消毒液的噴霧器,運用大氣壓的知識
B.打針時針筒抽取藥液,利用了連通器原理
C.用電蒸鍋蒸煮醫(yī)療器械,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D.測量體溫的水銀體溫計,利用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
10.如圖8所示薄壁平底茶杯,將它空著正放在水平桌面上,
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是F1、P1;把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對桌面
的壓力和壓強分別是F2、P2,則 〔 〕
A. F1>F2 P1=P2 B. F1=F2 P1>P2 C. F1<F2 P1=P2 D. F1=F2 P1<P2
第三大類試題:作圖或簡答題
|
01年
|
02年
|
03年
|
04年
|
蒸發(fā)
|
|
4(簡答)
|
2(簡答)
|
|
光的折射
|
|
2(作圖)
|
|
2(簡答)
|
重力
|
|
2(簡答)
|
|
|
力的圖示
|
2(作圖)
|
|
2(作圖)
|
2(作圖)
2(簡答)
|
摩擦
|
|
|
|
|
壓強
|
3(簡答)
|
2(作圖)
|
|
|
連通器原理
|
|
|
|
2(簡答)
|
滑輪
|
|
|
|
|
杠桿
|
|
|
|
2(作圖)
|
能量的相互轉化
|
|
|
4(簡答)
|
|
電路圖
|
|
|
|
4作圖
|
家庭電路
|
|
|
|
4(簡答)
|
磁體和磁極
|
|
|
|
2(作圖)
|
電流的磁場
|
2(作圖)
3(簡答)
|
|
2(作圖)
|
|
|
盤點右表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作圖題:
一、反映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分布在各個知識點中,由于各部分知識點的特點不同,所以對作圖要求也就不同,但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讓學生把相關的知識要求以土的形式展示出來。
二、作圖題具有以下特點:
1.規(guī)律性:以所學的物理規(guī)律為依據(jù)。
2.量化性:與數(shù)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把相關物理量的相互關系用數(shù)學方法在圖像上表示出來。
3.需求性:可以表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的需求準確性,主要體現(xiàn)某種物理現(xiàn)象形成時所必須的合理條件。
三、重點知識反復考查,例如:力的圖示。
簡答題:
一、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敘述能力。要求學生對所問的問題依據(jù)有關的物理概念、物理原理和
物理規(guī)律做出正確的解答,而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力求言簡意賅,能理順問題的綱目,用較完美的物理術語答出題目中需展示的知識要點。
二、簡答題具有以下特點:
1.推出概念理解:這類試題能夠反映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的理解水平。
2.知識異同辨析:這類試題反映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它要求學生能對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所體驗的物理現(xiàn)象,加強知識的浸透理解,使不同知識點在各種現(xiàn)象中得到再深層次的歸類,這類論述題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
3.知識應用:這類實體以學生所學習的物理原理和物理規(guī)律的應用為考查目標。
【經典實驗試題回放】
1.重為2N的小球拋出后的運動軌跡如圖9所示,畫出小球在A位置時所受重力的圖示. (2002年江西中考試題)
2.抽水機如圖10所示,O為支點,請畫出力F1 、F2的力臂 (2003年廣州中考試題)
3.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11中電冰箱的A接線柱正確連入三角插頭中(其它兩個接線柱不作要求 )(2003年福州中考試題)
4.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從紅色故都――瑞金始發(fā)的,途中,不少革命先烈過草地時陷入了沼澤地……,為了減少犧牲,請你應用所學壓強知識,談談紅軍戰(zhàn)士過草地時可采取的預防或營救措施。(2001年江西中考題)
5.如圖12所示,將金屬塊在沙石上迅速地來回摩擦,金屬塊的耳聞都就會升高,為什么?
6.如圖13所示的三幅圖,共同反映哪些物理知識?(至少寫出兩點)
7.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納西族的東巴形象文字已含有科學思索的成分。如圖14所示是東巴文“曬干”,字上部:太陽光線;字中部:水氣;字下部:大地。試簡單說明這個字的物理含義。(2003年江西省中考題)
8.如圖15所示,請說出其中兩件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電能轉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2003年江西省中考題)
實驗題
年份
知識
|
2000(20分)
|
2001(30分)
|
2002年(30分)
|
2003年(30分)
|
2004年(30分)
|
電和磁
|
①伏安法測電阻(6分)
②安裝電動機模型(3分)
|
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7分)
|
① 伏安法測電阻(5分)
②用電流表和電壓表判斷電阻大?。?分)
③電學暗箱(2分)
④電路的連接(3分)
|
電磁鐵(4分)
測小燈泡功率(7分)
電路設計(4分)
|
電流表變化(2分)
測電壓(2分)
伏安法測電阻(5分)
滑動變阻器(3分)
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4分)
電路連接(8分)
|
測質量、測密度
|
測石塊的密度(6分)(設計型實驗和填寫實驗報告)
|
測牛奶的密度(4分)
|
①天平的調節(jié)(3分)
②力學綜合實驗(6分)(開放性實驗)
|
力學實驗設計(6分)
密度(2分)
|
|
基本儀器的試用
|
①刻度尺的讀數(shù)(1分)
②電流表的讀數(shù)(1分)
③壓強計(1分)
|
① 刻度尺的讀數(shù)(2分)
② 電能表讀數(shù)(2分)
|
①彈簧測力計的使用(2分)
②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1分)
|
①溫度計的使用(3分)②量筒的使用(2分)
|
|
杠桿平衡條件
|
杠桿的平衡(2分)
|
杠桿的平衡(3分)
|
|
|
|
凸透鏡成像
|
|
凸透鏡成像(3分)
|
|
凸透鏡成像(3分)
|
|
觀察水的沸騰
|
|
|
觀察水的沸騰(4分)
|
|
|
測平均速度
|
|
|
|
|
測平均速度(6分)
|
演示實驗
|
|
擴散(2分)
浮力(3分)
奧斯特(2分)
焦耳定律(2分)
|
|
|
|
比較上表所盤點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八個基本物理量的測量考查最多的是測量力的大小,測量物體的質量,測量物質的密度,
測量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
二、重點實驗“用量筒和天平冊物體的密度”、“伏安法測電阻”、“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幾乎
是每年輪流考查,有時候會連續(xù)查。
三、實驗考查的分數(shù)逐年上升,2003、2004年兩年都基本穩(wěn)定在30分左右,而且自2004年取消實驗題這一題型后,考查實驗的靈活程度尤為顯得突出,實驗的考查不再是機械記憶實驗過程、使用方法的考查,而是,要盡量做到動手動腦實際操作后體驗性的考查實驗。
四、開放與設計型實驗的考查比例增大,特別是應用型實驗,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STS實驗考查的比例增大。
五、2004年實驗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電學部分。
【經典實驗試題回放】
實驗名稱(或目的)
|
選用器材(填字母代號)
|
例:用天平稱石塊的質量
|
C、E
|
|
|
|
|
|
|
|
1.在安裝直流電動機模型實驗中,如圖16所示把安裝好的電動機、滑線變阻器、電源、開關串聯(lián)起來。(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中實驗器材的連接。(2)合上開關,接通電路,觀察線圈的轉動,把電源的兩極(或電磁鐵的兩極)對調一下,可觀察到線圈轉動的
改變;用滑線變阻器改變電流的大小,可觀察到線圈轉動的
隨著改變。(2000年江西省中考題)
2.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玻璃瓶、細線和適量的水,簡易地測出牛奶的密度(如圖17所示)。(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瓶重G0;(2)將空瓶盛滿水,測出它們的總重G1;(3)把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再盛滿牛奶,測出它們的總重G2。由此可得:牛奶的質量m= ;牛奶的密度= 。(2001年江西省中考題)
3.一個力學實驗箱內有如圖18所示器材,請寫出利用這些器材可做的力學三個實驗名稱(或目的)及相應器材的字母代號,填入下表中。(2002年江西省中考題)
4.請利用一瓶礦泉水,涉及兩個不同的物理實驗,并完成下表(2003年江西省中考題)
|
操作方法
|
實驗現(xiàn)象
|
物理知識
|
示例
|
將礦泉水舉起后松手
|
瓶落下
|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
實驗一
|
|
|
|
實驗二
|
|
|
|
|
實驗次數(shù)
|
1
|
2
|
3
|
電壓U/V
|
2.0
|
4.0
|
6.0
|
電流I/A
|
0.15
|
0.20
|
0.25
|
電阻R/Ω
|
13.3
|
20.0
|
24.0
|
|
9.承承同學在“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的實驗中,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1)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 ,這樣做能對電路起 作用,在實驗過程中滑動變阻器的另一個作用是 .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三次測得的小燈泡的阻值不相等,原因是: .(2004年江西中考題)
第四大類試題:計算題或探究
|
寫出計算物理量的公式公式
|
平均速度
|
熱量的計算
|
熱量與焦耳定律綜合計算
|
浮力與液體內部壓強綜合
|
壓強
|
功與機械效率綜合計算
|
歐姆定律與電功率綜合計算
|
電功率的計算
|
歐姆定律與焦耳定律綜合計算
|
01年
|
|
|
4
|
|
5
|
|
|
6
|
|
|
02年
|
|
|
|
|
|
5
|
|
|
4
|
6
|
03年
|
5
|
|
|
|
|
|
4
|
|
|
6
|
04年
|
4
|
6
|
|
6
|
6
|
|
|
8
|
|
|
比較上表所盤點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計算題以考查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他即能反映學生對基本知識的而立解掌握水平。同時又能體現(xiàn)學生在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二、解答計算題應該首先明確它的特點,避免盲目和無從下手的尷尬,同時明確題目涉及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過程,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找準關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進行合理的計算。
三、計算題的解題方法很多,但一般的解題步驟是:
1.認真審題,明確現(xiàn)象和過程,確定給出條件或題目中隱含的條件。
2.找關系,真對題目內容分析綜合確定解決問題的方向,選擇合適的規(guī)律和公式,找準相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3.列出表達式。明確各個已知量、未知量及某個物理量在題目中敘述的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過程變化時存在的關系,根據(jù)公式或規(guī)律列出相應的額表達式,并推導出待求物理量的計算公式。
4.代入數(shù)據(jù)求解。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單位統(tǒng)一后,把已知量的數(shù)據(jù)代入計算式中,通過正確運算,得出答案。同時進行合理化驗證,最后確定正確答案。
【經典實驗試題回放】
1.將邊長是10cm的實心立方體木塊輕輕地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內. 待木塊靜止時,從杯中溢出600g水,如圖18所示. 求(1)木塊受到的浮力;(2)木塊的密度;(3)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 (g=10N/kg)(2001年江西省中考)
2.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太陽能來加熱水的一種裝置,小新同學家有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在離地面10m高的屋頂上. 現(xiàn)需要將初溫為10℃的100kg的水,加熱到60℃,則
(1)把這些水從地面輸送到屋頂?shù)臒崴髦?,需要做多少功?/div>
(2)這些水要從太陽那吸收多少熱量?
(3)下雨時,改用熱水器中的電輔助加熱設備加熱(加熱功率為1500W),若不計熱損失,加熱這些水需要多長時間?[
g=10N/kg,c
水=4.2×10
3J/(kg·℃)](2004年江西省中考)
3.如圖19所示的電路中,R1=400Ω,R3 =20Ω,電源電壓U=12V且保持不變,當S1、S2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A. 求:
(1)R2的阻值. (2)S1、S2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 (3)S1、S2閉合時,通電10s產生的熱量. (2002年江西省中考)
4.快速電熱水壺,以其高效、實用、方便,成為家庭、賓館的常用電器之一.有一種電熱水壺銘牌上標有220V/50Hz/900W/1.0L(其中1.0L為其容量).假如它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它將1kg的水由10℃加熱至沸騰,已知水的比熱4.2×10
3J/(kg·℃)
. 求:
(1)水吸收的熱量;(2)加熱時間;(3)如果每度電的電費為0.6
元,燒開這壺水的電費.(2004年江西省中考)
8.如圖20所示,R1為10Ω的定值電阻,電源電壓為6V,開關閉合后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通電5min.請你根據(jù)這些條件,求出與電阻R2有關的四個物理量.(2004年江西省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