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腳下踩著堅實的土地,我想,每個人的感覺都是不同的。
很多時候,我們陶醉其中的,并非純自然的風景,而是隱匿于人生風景之中的靈魂。假如抬起你的手,輕觸你身邊的任何一件事物,去真實的感觸它的存在,然后放開手,閉上眼睛,回味剛剛消失的感覺,你多數(shù)時候會覺得后者更真實。假如你和她、她和你相遇時,內(nèi)心某種很純凈、很通透、也很感性的東西會被喚醒,渴望能把這份感動或感悟與更多的人分享。
曾有人下結(jié)論說,人,是生活在對風景回憶不斷的回味中,又在不斷的創(chuàng)造著風景回憶。每天你所作的事,不過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欣賞周圍的風景,然后成為別人畫中會閃動的風景。卞之琳《斷章》中闡釋的就是這種意境,拿來引用確實是非常吻合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人生風景其實就是一種很閑適的東西,只要靜下心來,慢慢細品,再普通的也能給人帶來感官的愉悅、精神的享受和身體的放松。然而,這世間又有多少人能看透這些,一生都只是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而已。有的人或是疲憊勞碌的生活,或是奔忙于爭名奪利之中,全然忽略了風景本身的意義,關(guān)注看重的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這些人到了晚年才有所領(lǐng)悟,但為時已晚矣,已再沒有欣賞風景的體力和心境了。才明了:空是人生寫意的一場春秋,留在世上的也許會有些許的痕跡,然而于己卻是一場空,只是為他人當作笑談;才明了:不管你是否準備好,有一天一切都會結(jié)束;不再有旭日東升,不再有燦爛白晝;才明了:人收藏的一切,不論是彌足珍貴的還是已經(jīng)忘記的,都將留給后人;才明了:你的財富、名望和世俗的權(quán)利都將變成細枝末節(jié)的事情,不管你擁有的還是虧欠的,都不再重要;才明了:人的嫉恨和冤仇、挫敗和妒嫉之心終將消失,曾經(jīng)無比重要的成敗得失也將褪色。
由此,我想到一生從未離開過國土的葡萄牙作家佩索阿,在其作品中是這樣有滋有味地描繪他所“欣賞”的風景:“黃昏降臨的融融暮色里,我立于四樓的窗前,眺望無限遠方,等待星星的綻放,我的夢境便漸漸升起長旅的旋律,這種長旅指向我還不知道的國家,或者指向純屬虛構(gòu)和不可能存在的國家……”這位歐洲杰出經(jīng)典作家的內(nèi)心情景人生,讓我重新認識了身邊的一切,也幫助我重新審視了人生的一道道風景。大自然有眾多美不勝收的名山大川,奇景勝境,自有獨特的魅力,確讓人向往遠游欣賞。然而,你能悠然身邊平常的人生風景,亦不乏妙處,其中的滋味,也非是欣賞名景暢游名勝所能替代的。人生只在風景中!行走人世間,感受生存的樂趣,思緒隨著人生美麗的風景翩飛,無限風光盡收眼底,讓疲憊的心靈獲得自信和超然。雖然世間多的是平常之景,多的是平凡之人。但總有一種風景能夠穿越躁動喧囂的世象,直抵人的心靈。
現(xiàn)實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奮力描繪自己的人生風景,也都在欣賞著他處的風景。需要的只是心存一份熱愛與向往,需要的是你被人所欣賞的時間有多長,需要的是誰在靜靜的欣賞你,需要的是他們?yōu)槭裁匆蕾p你,需要的是要有對任何事都能淡定的平常心。一如黃永玉的經(jīng)典妙語:“對人生從容一點,別囂張,得意的時候更不要,這需要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