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尼羅河孕育的農(nóng)耕文明

 治心齋 2011-07-17
埃及尼羅河岸邊的村莊 埃及尼羅河岸邊的村莊

大約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帶兵征戰(zhàn)下埃及,他統(tǒng)一了埃及,開啟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 大約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帶兵征戰(zhàn)下埃及,他統(tǒng)一了埃及,開啟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

建設中的埃及阿斯旺大壩(攝于1964年) 建設中的埃及阿斯旺大壩(攝于1964年)

位于蘇伊士運河東岸的埃及伊斯梅利亞市景象(攝于2004年) 位于蘇伊士運河東岸的埃及伊斯梅利亞市景象(攝于2004年)

  按照地理書上的說法,埃及的總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shù)約為8000萬,名義上的人口密度排名世界第126位。但是如果從空中俯瞰埃及,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國家?guī)缀踔挥心崃_河兩岸是綠色的,其余全是黃色的沙漠。事實上,絕大部分埃及人都生活在這個總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的長條帶上,即使再加上幾個海濱城市和沙漠綠洲,全埃及也只有7%的國土面積有人居住,實際人口密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這樣高的人口密度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對于埃及這樣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來說,其食物種類和口味卻又如此貧乏。普通埃及人的日常飲食非常簡單,通常是一張大餅里卷一些煮豆子、米飯和蔬菜,蔬菜種類很少,通常只有西紅柿、黃瓜和洋蔥這老三樣。肉的種類也很少,雞肉最多,牛羊肉很少見。對于一個背包客來說,去埃及旅游是很難享受到美食的。

  但是,當你面對的是一個長條形國家時,制定旅行計劃這件事就變得簡單了,只要沿著尼羅河鐵路走一趟,就等于把整個埃及巡視了一遍。不過,在埃及的火車站買票卻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看上去窗口前沒什么人排隊,但往往要等上很長的時間,因為不斷有人從后門進入售票間,當著排隊者的面從售票員手里買“關系票”。其間還會有婦女堂而皇之地插隊,一問才知,原來埃及政府有個規(guī)定,每個火車站都要有專門的婦女窗口,但實際上買票的女性人數(shù)很少,所以這條規(guī)定就演變成了婦女可以隨意插隊。

  軍人也同樣享受不排隊的待遇。埃及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我?guī)缀趺看巫L途車都能見到身穿軍裝的乘客。

  等了很久之后,我終于買到票,坐上了南下的列車。從車窗向外望去,鐵路兩邊全是綠油油的莊稼地,但只要稍微向遠處一看就能看到黃色的沙漠,可見這條綠化帶是多么的狹窄。換句話說,尼羅河對于埃及人民的重要性比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和長江要大多了。

  尼羅河的源頭位于非洲中部,那里的降雨受天氣影響很大,季風不來尼羅河就沒水,季風一來則必發(fā)大水,造成尼羅河水泛濫,淹掉下游的農(nóng)田。但是,泛濫的河水給下游的土地帶來了大量富含養(yǎng)分的淤泥,這使得尼羅河兩岸的土壤異常肥沃,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很高。正是這一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燦爛而又獨特的古埃及文明。

  首先,富饒的農(nóng)田讓古埃及人很早就放棄了游牧和采集的生活,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農(nóng)耕社會。其次,每年一次的洪水讓古埃及人民苦不堪言,急需修筑防護堤和水利系統(tǒng),在保證灌溉的情況下維護居住地的安全,這就為集權統(tǒng)治提供了一個必要的條件。早在公元前3100年,一位名叫納爾邁(Narmer)的法老(國王)便統(tǒng)一了整個埃及,比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早了將近3000年。

  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埃及法老們自稱是“太陽神之子”,只有他們才能和神靈溝通,保佑尼羅河每年都帶來豐富的淡水和淤泥。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復生,于是法老們都喜歡為自己修建龐大的陵墓,并把自己的尸體制成木乃伊保存起來。位于開羅附近的吉薩(Giza)金字塔是現(xiàn)存金字塔中體積最大的一個,也是“人類文明七大奇跡”中碩果僅存的一個奇跡,極富傳奇色彩。不少人懷疑這座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這種說法不但不正確,而且是對古埃及人能力的一種輕視。還有人認為這座金字塔是奴隸們在法老的皮鞭下修建而成的,這種明顯帶有階級烙印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確。事實上,金字塔的建造和尼羅河有著很大的關系,正是因為尼羅河漲水期間埃及農(nóng)民們無事可做,正好利用這段時間為法老們修金字塔,祈求上天保佑平安。

  吉薩金字塔和旁邊的獅身人面像是埃及旅游業(yè)的金字招牌,但這個地方給我留下的印象卻很糟糕,不但服務差、收費高,而且管理混亂,現(xiàn)場充斥著大量執(zhí)著的小販,他們毫無顧忌地跟著游客兜售紀念品,讓人得不到片刻安寧。不過換個角度想想,這種現(xiàn)象在所難免,因為金字塔是全世界旅游業(yè)最大牌的賣方市場,埃及人這種完全不在乎回頭客的經(jīng)營方式暫時不會受到懲罰。

  不過,要想了解真正的古埃及社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必須去南方城市盧克索(Luxor)走一趟。埃及的火車速度極慢,我花了10個多小時才從開羅到達600多公里遠的盧克索。這里曾經(jīng)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強大的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67~前1085)的都城底比斯(Thebes)所在地,擁有大量珍貴古跡,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露天博物館。

  盧克索大致分為河東和河西兩個部分,古埃及人根據(jù)太陽的運行軌跡,把尼羅河東岸當做生命的起始之地,著名的阿蒙神廟和卡納克神廟就建在這一側,非常值得一去。但我最喜歡的是尼羅河西岸的法老陵墓,它們按照所葬對象的不同分為帝王谷和王后谷。這兩個山谷從外面看非常普通,但幾乎每一寸土地的下面都埋藏有帝王的陵墓。這些陵墓通向外面的門全都被碎石封死了,只有極富經(jīng)驗的盜墓者才能找到洞口。進入洞口后需要走過一個長長的甬道才能到達葬室,這些甬道從帝王登基那天開始挖,所以一個帝王在位的時間越長,甬道就越深。甬道的盡頭是葬室,帝王的木乃伊連同各種價值連城的陪葬品就放置在葬室正中的石棺之中。

  幾乎所有已知的帝王陵墓都在很久之前被聰明的盜墓者找到并盜光了,只有第十八王朝年輕的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因為正好位于另外一個陵墓的下面而幸免于難,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考古學家卡特發(fā)現(xiàn)。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完整的埃及法老陵墓,里面的所有寶貝都沒被動過。如今這些寶貝全都被轉移到了開羅的埃及博物館,但甬道兩側的精美壁畫卻原封不動地保留在原地。

  初看之下,這些壁畫顏色艷麗,線條細膩,讓人不敢相信這是3000多年前的古人留下的作品。但當我又看了另外幾座陵墓后,便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這些古墓雖然間隔了500多年,但壁畫的風格全都是一模一樣的,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是以側面示人,造型和動作都只有兩三種變化,而且所有人物的雙腳都畫得非常別扭,說明古埃及的畫匠們一直沒有掌握透視原理。

  如果再往前、往后追索一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讓人驚訝的事實,那就是古埃及的所有畫匠全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他們的繪畫技法在這幾千年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古埃及的雕刻藝術和建筑工藝也是如此,這樣的事情只有在一個完全封閉的農(nóng)業(yè)社會里才有可能發(fā)生。

  王后谷附近有一座宏偉的王后神廟,這是古埃及唯一一位女法老為自己修建的。有意思的是,神廟墻壁上所有她本人的畫像的面部都被人鏟除了。原來,這位女法老的繼子篡位后試圖抹去前任的所有痕跡,便命人將她的畫像盡數(shù)毀掉了??吹竭@里我突然想到,一路上我沒有在大街上看見過任何一張埃及前總統(tǒng)穆巴拉克的畫像,導游解釋說,埃及革命勝利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來隨處可見的穆巴拉克雕像和畫像盡數(shù)銷毀了,就連全國數(shù)百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和學校也都立即改名,看來埃及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學會了如何把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從歷史的記憶中抹去。

  離開盧克索繼續(xù)南下,我來到了埃及最南端的旅游城市阿斯旺。不知是因為他們想保持尼羅河的神秘性,還是因為自身缺乏探險精神,古埃及人從來沒有想到去探究一下尼羅河真正的源頭,而是走到阿斯旺便停了下來,并以此為據(jù)點建立城堡和防御工事,抵抗來自南方的努比亞人的進攻。于是,埃及的國界便也到此為止了。

  游客來阿斯旺的主要目的是參觀阿斯旺水壩。埃及人早在公元11世紀時便開始考慮修水壩,因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而一直未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直到19世紀末期才由當時的殖民者英國人修成了尼羅河上的第一座大壩,有史以來第一次實現(xiàn)了人為控制尼羅河洪水的目的。但是這座水壩高度太低,防洪能力有限,于是,當1952年埃及共和國成立后,第一任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便決定在其上游建造第二座大壩,這就是阿斯旺高壩(Aswan High Dam)。這座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水壩于1964年開始截流并蓄水,1976年全部完工,大壩總長度3830米,最底部寬980米,高111米,總裝機容量210萬千瓦,雖然這個數(shù)字僅為三峽大壩的1/10左右,但在當時已經(jīng)能夠滿足埃及一半的電力需求。

  互聯(lián)網(wǎng)上關于阿斯旺大壩的負面消息很多,認為它破壞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導致尼羅河下游血吸蟲病復發(fā),弊大于利。我在開羅遇到的一位埃及紀錄片制作人也對這座大壩持否定態(tài)度,他認為大壩擋住了淤泥,降低了下游土壤的肥力。但是,當我詢問阿斯旺當?shù)鼐用駮r,得到的卻都是正面回應。他們告訴我,大壩建成后尼羅河的水位有史以來第一次被控制住了,農(nóng)民們終于可以修建相應的水利設施來灌溉遠處的農(nóng)田,這就為埃及增加了30%的可耕地,并一改過去的一年一收為一年兩收甚至三收,極大地增加了糧食產(chǎn)量。而下游肥力降低的問題則可以通過人工挖掘上游淤泥再運往下游的方式來解決。

  另外,修壩前的尼羅河水漲落幅度非常大,漲水時兩岸幾公里范圍全部淹掉,落水時僅剩一條小河溝,尼羅河航運極不可靠。大壩使得尼羅河水位相對穩(wěn)定,水上觀光游覽業(yè)務終于能夠全面開通,為埃及旅游業(yè)帶來了巨額外匯收入。數(shù)據(jù)顯示,埃及革命前每年的旅游外匯收入高達100億美元左右,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10%,將近8%的埃及人靠旅游業(yè)生活。這場革命讓埃及的旅游業(yè)減少了80%,我在阿斯旺看到的所有游輪全都停靠在尼羅河岸邊,生意慘淡。

  建水壩肯定會淹掉很多土地,而阿斯旺大壩的上游有很多努比亞人的遺址,淹掉了非??上?。這是一個來自埃及南部沙漠的非洲民族,曾經(jīng)和埃及人爭戰(zhàn)多年,甚至曾經(jīng)統(tǒng)治過埃及一段時間,其遺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為了保護這段歷史,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出面,動員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為埃及提供資金和技術,將幾處重要遺址整體搬遷到了安全的地方,并在阿斯旺市內(nèi)建成了一座努比亞博物館,盡可能地滿足游客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注意到,埃及的許多古跡都是由外國政府和研究機構負責挖掘和保護的,這一點很值得那些自身實力不濟的第三世界國家學習。

  說到資金問題,當年納賽爾政府沒錢修大壩,美國為了籠絡埃及人,答應出資2.7億美元。后來納賽爾決定“左轉”,美國撤資,納賽爾被逼無奈,只能將蘇伊士運河的經(jīng)營權收歸國有,希望依靠這條運河的稅收來籌措修大壩的經(jīng)費。此舉引發(fā)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埃及和英、法、以三國軍隊在蘇伊士打了一仗。最后還是聯(lián)合國出面斡旋,才逼得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把這條運河還給了埃及人。

  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西奈半島,就是我的下一個目的地。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