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的“祛邪”事兒“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tǒng)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其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這段時間。 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會逐漸的深伏于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fā)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后,這些病會反復發(fā)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因此,三伏天養(yǎng)生,最重要的就是“祛邪”了。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span> 面對驕陽似火的暑天,很多人都喜歡躲在空調房間里,偶爾出去一趟,回來也喜歡沖個冷水澡,讓身體迅速涼爽下來,更喜歡猛吃冷飲,以為這樣可以消了暑氣,其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三伏天里祛暑邪,還需這樣做: 熱在三伏 養(yǎng)在三伏 “以熱制熱”祛暑邪 三伏祛暑養(yǎng)生食療方 夏季吃啥最解暑邪
【夏令三伏,中醫(y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超過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span>
三伏天酷熱難耐,民間所稱的“苦夏”就在此時。 烈日炎炎,若人體不能適應高溫,容易導致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及泌尿系統(tǒng)等方面出現(xiàn)問題,導致心煩口干、胸悶心悸等現(xiàn)象。因此,三伏天勤念“養(yǎng)生經”很有必要。
|
|
來自: 踏石有痕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