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清黃楊木雕的藝術品位和藝術價值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而樂清黃楊木雕,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中一支引人注目的藝術奇葩。樂清黃楊木雕作為集文化藝術和物質生產于一體的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工藝,已經在我國東南沿海這塊古老文明的沃土上,繁衍了近千年。在其悠悠的歲月中它以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精湛的制作工藝,為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書寫了不朽的篇章對整個人類的義明和進步作出了貢獻。
樂清黃楊木雕之所以引人注目,一被騷人、墨客、商賈和收藏家們看好,不少國外人士也刻意追求、百般迷戀、不遠萬里前來樂清選購,并視為珍寶、這除了樂清黃楊木雕歷史悠久之外還因為是他所采用的黃楊木材料也十分珍貴
。
黃楊木,是一種珍貴樹種,逢春開花,
秋到結子,質地堅韌,紋理細膩、光潔色彩黃亮、莊重;隨著年歲久遠,顏色由淺而深,能夠給人以端莊古樸的美感。俗話說:“千年黃楊難成拍”(樂器中的一種拍板),足以說明黃楊木生長周期緩慢,用以做雕刻藝術品的材料更是取之不易。

存活的黃楊木

黃楊木的花序

黃楊木的果實,已經脫落

黃楊木料的截面,一厘米上有二十多條木紋,極為細密。
出于黃楊木雕材料的珍貴,這無疑為黃楊木雕藝術品位和藝術價值,又大大地提高了一個境界,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而加上黃楊木雕是一種立體的圓雕藝術,作品特點主題突出,形象生動,
衣紋細膩層次分明,精美占樸,在所有的木雕藝術中,頗有獨到之處;而且,從事黃楊木雕制作的匠師們,必須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巧。他們既要能夠把握傳統(tǒng)技藝
化傳承的內涵,又要能夠了解不同材料的不同加上制作,巧妙、熟練地進行造物活動。因此說,從事黃楊木雕的匠師們,幾乎都能算得上能工巧匠一般都具有相當豐富的技藝多種綜合能力和利用材料的文化底蘊。經過他們的努力、探索和創(chuàng)造,從而使他們手中的黃楊木雕藝術更加絢麗多姿,身價百倍。有的藝術珍品可以說價值連城。早在清末、民國初期就有傳問,說當時一些黃楊木雕名家、名匠,都是雕得黃楊木雕作品有多高,想購買的商賈,也要用堆得同樣高的銀元之換取。由此可見黃楊木雕藝術作品,自古以來,身價就十分高貴。
樂清黃楊木雕,不僅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傳統(tǒng)的藝術造型,而且還是極具裝飾性和觀賞性的藝術品。它可以陳設廳堂、案頭,用來藝術欣賞,優(yōu)化環(huán)境,陶冶情操;也可以作為一種高雅珍貴的禮品,朋友之間互相饋贈,用以表露自己情操和心愿;同時,它又與書畫、古美、珠翠之類的寶物一樣,具有極高的儲存、收藏價值和保值、升值的潛力。隨著我國人民物質水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及旅游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和國外交流的不斷增加,樂清黃楊木雕藝術也和其地傳統(tǒng)民間工藝一樣,將會更見影響力,知名度將越來越高,儲存和收藏的人也將會越來越多。它將為繁榮社會主義祖國的文化藝術,為弘揚具有幾千年文明的中國民族文化,為促進國際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無疑,樂清黃楊木雕,它是中因優(yōu)秀傳統(tǒng)工藝中一份獨具魅力的藝術珍寶。
二、樂清黃楊木雕的歷史和沿革
樂清楊木雕是我國木雕藝術中的一個主要種類,因取材黃楊木而得名。樂清黃楊木雕,也因質地堅韌、表面光滑、紋理細膩、色彩黃亮、雕刻精細、造型生動而頗具藝術特色。它與青田石雕、東陽木雕一起成為聞名于世的“浙江三雕”。樂清地處浙江南部沿海,依甌江,靠雁蕩,林茂水秀,優(yōu)質的黃楊木盛產于此,這為樂清黃楊木雕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樂清民間木雕藝人的雕刻技藝早在樂清當?shù)貍鹘y(tǒng)的龍檔制作中,就已具有相當水平。龍檔,據(jù)傳始于明朝末年,當時由于渠堤年年失修,洪水連年不斷,人們?yōu)橄麨谋茈y,用竹蔑扎成龍頭、龍身船形以訴天神,同時還用木頭做成板凳形龍身,聯(lián)結為條木板龍,稱之為“板凳龍”或“龍檔”。

樂清龍檔在節(jié)日的盛況

龍檔在夜間的璀璨(龍頭部分)
每逢正月初十上燈至十七
落燈,各村都拉出自己的板凳龍,匯集于一起相媲美,后逐漸成為民間文化娛樂的活動形式。至清代,龍檔的雕刻已頗為精細?,F(xiàn)存樂清海嶼鄉(xiāng)雪灣村的木雕龍檔制作于清光緒年間;從檔頭到檔尾(龍頭、頭尾)全長18米,12節(jié),共24檔。檔頭、檔尾和檔鑲中的戲曲人物用樟木雕刻而成
每檔插上立體圓雕人物人物高約23厘米,大檔背和小檔背三面雕刻浮雕人物,平面有浮雕花鳥、;山水一類圖案。檔背聯(lián)處雕刻有牛、象、犀牛、麒麟、虎、豹等動物告頭。檔頭檔尾背上配有木制旗桿、牌坊雙亭臺樓閣、飛檐、拱斗和欄桿龍柱十分精馬。亭內擺設著小型圓雕戲劇人物,有“甘露寺招親”、“郭子儀拜寺”、“姜子牙掛帥”等。整條龍檔上來紅漆,還貼有金箔和彩繪紅、黃、藍、綠、紫單色。龍欄上所有雕刻的技法有透雕、浮雕和圓雕。顯然,由于明清“板凳龍”娛樂活動的盛行,它為樂清黃楊木雕藝人的創(chuàng)作技藝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當時,樂清龍檔的雕刻高手眾多。據(jù)有關資料記載,道光年間翁烊的葉承榮、楊宏發(fā);民國初年后盤嶼新城的潘雨亭;湖頭沙岙橋頭的黃福昌;翁烊的葉阜如、王鳳祥等,都是龍檔雕刻中的高手,尤其是在戲劇人物的雕刻中,他們已經十分注重人物的造型、動態(tài)、神情和衣物的刻畫。這顯然為地們后來成為樂清黃楊木雕工藝中,最具實力最只有影響的藝人奠定了一個極為有利的基礎。
在樂清黃楊木雕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溫州的朱子常先生(1876年-1935年),后來溫州尤其是樂清黃楊木雕藝人幾乎都受到他的影響。他的黃楊木雕作品形象生動,古樸精密,有著優(yōu)秀的民間雕刻藝術特色,所以在民間藝術與商品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后,顯示出巨大的活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留下了一批傳世的作品,也帶動了樂清黃楊木雕藝人技術和行業(yè)的整體提升。在近代黃楊木雕發(fā)展史上承前啟后的王鳳祚先生(1905年-1993年)在22歲時曾拜師于朱子常。還有同時期的葉品芳先生(1905年-1934年)和葉益舟先生都對樂清黃楊木雕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朱子常的《五子戲彌勒》

朱子常的《捉迷藏》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樂清黃楊木雕慢慢的從停滯中復蘇。1955年5月,由王篤純、葉潤周、虞明華、王篤才、葉棟材等九位民間藝人在樂清翁洋成立了“黃楊木雕生產小組”,由王篤純擔任組長。從此樂清黃楊木雕的發(fā)展進入了快車道。1956年6月該小組搬遷到樂清柳市鎮(zhèn),改名為樂清縣黃楊圓雕紙刻生產合作社,并由9人增加至17人。1958年時隨著黃楊木雕的飛速發(fā)展,合作社轉為地方國營樂清工藝美術廠,這是第一家以生產黃楊木雕為主的工藝美術廠家。以后從事樂清黃楊木雕的藝人們基本上是從這里發(fā)展開的。2006年5月20日,樂清黃楊木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到2009年初,樂清黃楊木雕共有國家級大師五位(葉潤周、高公博、虞金順、王篤純、虞定良),省級大師十幾位,名家眾多,風格各異??!

很珍貴的老照片,照片中是當年樂清工藝美術廠的幾位主創(chuàng)人員。
從左到右:王篤才、鄭祥奎、王篤純、葉潤周、葉棟材
三、樂清黃楊木雕的工藝流程:
樂清黃楊木雕的工藝流程和制作工序,一般分為塑制泥稿、選擇材料、鑿打粗胚、鏤雕實胚、細部修理、擦砂磨光、細刻和上光等十多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藝人們付出聰明的智慧和精心的
勞動做到全神貫注,一絲不茍。
一是構思草圖。構思草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像蓋房子一樣,草圖的構思是否合理、巧妙,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座房子的的建筑并對成功與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把草圖構思好,我們必須深入生活,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地觀察周圍的人物和事物特別是各種人物的形象特證和
性格特征,要抓住他們的共性和差異,要充分現(xiàn)他們的人物個性。在
傳統(tǒng)題材中各種人物都有不間的個性和特征,我們必須注意不同的人物要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我們不能把岳飛雕成張飛,更不能將關公雕成像濟公,因此我們在構思草圖中必須注意這一點,同時我們在構思草圖時還要注意到黃楊木的形體結構,做到因材施藝。在這里必須強調的是:要注意人物的動態(tài),哪里有動態(tài),哪里就有生命力。要使作品富有生命力,就必須掌握在特殊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的人物動態(tài),要反復比較,反復推敲,反復提煉,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作品的藝術品位。
二是塑制泥稿。塑制泥稿這是雕好一件木雕,特別是一件創(chuàng)新的作品,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泥稿是根據(jù)事先構思好的草圖塑制的。為了把泥塑稿做好,我們必須掌握泥塑的特點。泥塑的特點是可增可減,可大可小,它不像木雕那樣受到木料形體的限制,它可以靈活變動人物的
動態(tài)。故此我們在塑制泥稿時,也可以在草圖的基礎上加工提高。因為在塑制泥稿時,有時會發(fā)現(xiàn)更加完美的動態(tài)和形象。所以第一種是塑制得很精細,就像一件完整得圓雕作品;第二種是塑制得粗中有細,著重于人物面部表情刻劃;第三種是塑制得很粗糙,只給人一個大概得形象。以上三種都可以運用。泥稿是否完美,對黃楊木雕作品有直接得影響,正像泥塑制作的口訣說的那樣:
塑制泥稿要當心,人物比例須認真。
草圖僅僅作參考,全賴塑造功夫深
穿戴裝飾要注意,各個朝代要分清。
泥中適量混棉絮,日久天長少裂痕,
一件成功的泥稿就是一件基本成功的作品。保存好泥稿也是一件重要工作,所以應在塑泥中加進適量的棉絮,在必要時還要以適當?shù)闹窠z或做稿件的骨架,使泥稿保持一定的堅固性。(當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材料層出不窮,所以現(xiàn)在做設計稿已經不僅僅只用泥巴,象我就根據(jù)作品需要會用硬性油泥,雕塑蠟等材料來做。)
三是選用木料。選用木料是一項務必認真的工作,它直接關系到作品的質量問題。在一般情況下木料的選用是根據(jù)泥稿的大小而選用的,我們曾根據(jù)增產節(jié)約的原則,盡量做到節(jié)約用材。但是我們必須注意選用質量較好的木料來雕刻。故此,選用木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
一項務必認真對待的工作??刹捎玫狞S楊木料,首先應是木頭形體平圓而直,并無節(jié)疤獲腫瘤突出,樹皮細勻,再將兩頭鋸過過,兩端輪紋細,鮮黃色純,內無含疤節(jié),這就是適合雕刻的優(yōu)良質量的木料。總之,要雕一件精致的作品,如果選用木料不當,是“于功皆廢”。所以,最妥當就是用鋸鋸開查看,樹枝上如有球形腫塊突出,用鑿鏤挖方能一目了然。否則單以目測,即便具有相當實踐經驗也難免有誤測之處,
故造用木料時非經過過鋸察刮看不可。(木料我們一般都要陰干一兩年,最少要經過一個秋冬季,等木質性能穩(wěn)定后再用;另外春夏采伐的木料因為水分含量高而材質不穩(wěn),容易藍變和干裂,一般不采用。有關黃楊木材的知識,請參閱我的另一篇《黃楊木材的知識》)
四是操作粗胚。操作粗胚,是以塑好的泥稿為依據(jù),用平鑿、 反口、中鋼等在已經選好的黃楊木料上鑿打粗胚的一道工序。
在鑿打粗胚之前,先把木料上依照泥稿用鉛筆畫輪廓,并將輪
廓外的余木用鋸鋸去,或鋸成縫,這樣既能節(jié)約原料,又能省力,但必須須使作品留有充分余地,否則鋸進太深,有傷肌體和 整個作品比例,那就反而弄巧成拙
為了能把粗胚操作好,作者在平時要認真學習一些有關人
體解剖知識。如果作者對人體解剖和結構不懂或不重視,就會產生比例失調,鑿打粗胚就出現(xiàn)入骨傷體等不良現(xiàn)象。在操作粗胚時,我們要注意“由上至下、由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淺至深”
這十六個字。在操作粗胚時,我們還要注意人物比例,如計算人物頭地比例時,應以人物頭面為準,民間藝人流傳的“立七坐五蹲三四”就是這個道理。
五是鏤雕實胚。鏤雕實胚,是黃楊木雕制作過程中的主要工序。這一工序的重點就是”實“字。所謂”實“就是根據(jù)作品品的整體需要,把一切虛的東西用肩頂手批削去,使人物的五官體形發(fā)髻、衣裙、手腳、裝飾、道具及動作等等,都隨著刀鑿的起落予以逐步落實,當然實和虛是相對而言的。這和藝術品本身具有“實”和“虛”的藝術處理是兩回事。這里所指“實”就是將作品各個部位鏤雕得比較接近成品。再次說明:“實”就是人物結構突出得地方,衣紋要少刻,“虛”的地方即人物結構凹的地方,要多刻衣紋。在鏤刻實胚時,要注意的問題:1、人物動態(tài)要形象生動,各種人物在不同得環(huán)境下有不同得動態(tài),我們要力求動態(tài)得概括和形象性。
2、人物的視線要合理準確,人物得視線在一般情況下,是隨著人物得動態(tài)而變化的。
3、人物的衣褶要有虛實,人物的衣紋是隨著人物的動態(tài)而變化的。我們要靈活掌握和運用傳統(tǒng)的黃楊木雕表現(xiàn)手法予以鏤雕。在鏤雕衣褶時,我們還要根據(jù)人物的不同性格予以變化??傊宋锏囊埋掮U刻方法就是用凹凸來表現(xiàn),虛是凹,實是凸
4.人物的表情要符合人物在故事里的情節(jié),要根據(jù)人物的故事處境予以表現(xiàn)出來。
5.人物的特征要各有不同的刻畫。我們必須以不同的造型來表現(xiàn)不同的人物特征,只有抓住不同的人物特征,才能表現(xiàn)出該人物的形神。
六是精心修飾,精心修細是一道非常細致的工序,這道工序的重點就是“精心”.只有“精心”,才能“修細”,“精心”是
“修細”的先決條件在“精心修細”時要注意的問題是: 1.要在原來實胚的基礎上把人物的整個面部、肌肉、衣褶各細部等處反復細刻先整。
2.要把凸處的鑿痕和深處的鑿腳(又名鑿垢)予以清除。 3.要認真處理黃楊木的倒順綹問題 使作品而得更加光滑清潔,借以體現(xiàn)出黃楊木堅韌細膩的情;。
4.要注意人物表情的刻畫力求逼真。要注意鏤空、透雕和帶筋綹門的清楚,及上、下面的分清
和內外透視、層次、深淺、交接、起伏等分明一切。6.要注息運用傳統(tǒng)衣紋技法”十八描””線條加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七是擦砂磨光。用擦砂紙的時候要先粗后細。就是先用粗砂紙,后用細砂紙,并要注意順綹而磨在后階段磨擦時切勿橫刺,否則就會影響作品的光潔度。
八是細刻發(fā)紋。細刻發(fā)紋其特點就是“細”字。在一般情況下,人物的人發(fā)和衣紋是細線條組成的。找們在細刻發(fā)紋時,要強調“鑿沖手穩(wěn)”,問時要使用三角鑿,三角鑿是刻畫發(fā)效最有效工具,此鑿能曲能直其功政高工夫省,速度快。
九是打臘上光。打臘上光這道工序像擦砂磨光一樣,也是為了整個作品的光潔度,使作品保持其原有黃楊木質的天然本色,光潔秀麗。打臘上光可采用酒精、石蠟、清漆、蟲膠等原料配成,然后用毛筆涂刷在作品上,使其色澤鮮亮,必要時可以多刷幾遍,這不僅能保持產品色澤光亮悅目,而且增加了產品的
.保護層。(手把件最好用上光蠟或者核桃油來上光,收藏者自己來DIY,可以增加收藏作品的樂趣)
十是配合腳盆。配合腳盆,是將已雕成的作品配合立腳的底座。在配合腳盆時要注意的問題:
1、凡刻成一件黃楊木雕作品或其他木雕作品時一般要一個底座配合起來才成為一件完整的工藝品。
2、要注意不同比例的作品應配置不同比例的腳盆,但腳盆的高度不能超過作品的五分之一。 3、要注意不同題材的作品,要配上不同內容的腳盆。
4、腳盆的顏色應和作品的顏色諧調。
5、裝釘腳盆是最后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先將作品底端鉆二到三個孔(孔的大小位置按作品大小而定),輕輕的放在腳盆上,擺好角度,并要注意作品和腳盆確已平整,接著用左手按住作品使其不再挪動,右手拿小鑿柄在作品背后或平滑結實處輕輕敲幾下,使作品底端孔中的粉末落在腳盆面上,然后將已削好比孔徑略大的竹釘敲進作品底端孔中,并將釘腦削成斜面的尖頭,最后對準腳盆上的鉆孔壓入使作品和盆面緊貼彌合,最好再沿縫隙處滲入少許502膠水,增加牢固度。至此便算最后完工。
四、樂清黃楊木雕的工具:
樂清黃楊木雕,是木雕藝人用刀雕刻而成的傳統(tǒng)工藝品,因此,了解各種刀具的性能,掌握各種刀具之特點,在進行工藝流程的制造中,科學、巧妙地選用刀具,便能充分、有效地發(fā)揮藝人們的聰明才智,以便藝人在操作中達到最佳的理想境地。

我自己用的刀鑿,混合了樂清黃楊木雕和東陽木雕的各種刀具。
樂清黃楊木雕刀具大體可分為翁鑿、占鐵兩大類。即木柄削尖裝進鑿箍之內的鑿箍型,以及和刀具的尖頭一頭鉆進木柄的鉆條型。前者堅固,一般在雕刻中承受力較大或雕刻大塊面時使用,如
打粗胚、敲鑿時,就必須用翁鑿這類工具。而占鐵類工具的承受力要差一些。但它小巧玲瓏、運轉方便,是用來細胚雕、修光等精細部位雕刻的必需工具,這兩類刀具大小不等、品種繁多,但大致可分為6種。
一是打胚鑿。打胚鑿主要用在設計圖稿后進行作品打胚時使用的刀具,特別時打胚時著力點較大,因而打胚鑿厚度比其他刀具要厚出一倍多,它能在處理線條和塊面的雕鑿中發(fā)揮有效的作用。

二是平鑿。因為刀口寬度不一故有多種規(guī)格,寬的約5厘米,最小的刀具只有大號針那么大,主要用途在打邊線、固定橫直線、修光平面等工藝時使用。

三是圓鑿。圓鑿可由刃口位置的不同分為反口鑿和圓鑿兩大類。又由于圓度的差異和大小的不同,便有了大、中、小等等不同規(guī)格的形制。其品種比平鑿要多一至二倍。根據(jù)圓鑿大小不一的特點,藝人們可根據(jù)錕、轉、挑等不同工藝需要,進行不同的運用,根據(jù)所雕作品的不同需要而發(fā)揮不同圓鑿的功能。

四是雕刀。這是一種斜面尖角形的平刀。過去主要用來雕刻葉、頭發(fā)、衣服、花卉等精細部位,現(xiàn)在隨著三角鑿的廣泛應用,雕刀就主要利用刀尖來刻一些別的刀進不去的角落。

五是三角鑿。三角鑿是黃楊木雕中較遲產生的雕刻刀具。它是用V型的鋼條精磨而成專門用來刻毛衣、葉莖、花針、花紋等陰線。其鑿口寬度在2
至6毫米之間。黃楊木雕的傳統(tǒng)技法是我國小型圓雕傳統(tǒng)技法的一部分。

黃楊木雕使用的工具達四十余
種.現(xiàn)根據(jù)黃楊木雕的十道工序中所用工具歸納如下:
1.紙、鉛筆是構思草圖用的工具;
2.砑蹄兒、毛筆、槌、棉絮是塑制泥稿的工具;
3.鋸、尺是選用黃楊木料的工具;
4.敲槌、墊布、打坯鑿是敲打粗還的工具;
5.方鑿、圓鑿、反口、中鋼、雕刀又名斜鑿、三角鑿、翹頭??ㄣQ、手鋸、鉆、刷、鋼絲鉗、針鑿等是整個雕刻過程中用的工具;
6.竹簪(又名砂紙筷)、白布、墊布是摔砂磨光時的工具;
7.三角鑿、細刷是細刻發(fā)紋時的工具;
8.酒精、漆皮、臘鉛漆、香蕉水、毛筆’短毛刷等是打臘上光時用的工具和原料;
9.鋼絲鉗、釘、鉆是配合腳盆時的工具。
-以上內容錄自劉瑞坤老師編著《樂清黃楊木雕》一書。略有調整和編輯。
五、樂清黃楊木雕的現(xiàn)況:
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有他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隨著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著調整。樂清黃楊木雕發(fā)展到現(xiàn)在,無時不刻體現(xiàn)著這個原則。黃楊木雕屬于傳統(tǒng)民間藝術,是手工密集型行業(yè),對技術要求很高,成藝道路漫長。尤其是從事創(chuàng)作設計人員,不僅要熟悉掌握黃楊木雕的各道程序和要求,還要有一定的藝用人體解剖知識和各種藝術修養(yǎng),這樣才能把握作品要表達的意圖并雕刻出來,沒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歷練是很難出好的作品。樂清是溫州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原來樂清黃楊木雕廠所在的柳市鎮(zhèn)更是溫州第一強鎮(zhèn),生產的低壓電器占全國的四分之三。手工業(yè)尤其是黃楊木雕這樣技術要求極高的行業(yè)在工業(yè)時代是注定要沒落的,一方面木雕的原料出現(xiàn)了危機,同時專業(yè)人員流失嚴重,新人難以為繼,且個體作坊分散,難以產生影響。由于學習黃楊木雕的學習很難(兩年只能掌握基本的木雕雕刻技藝,根本無法獨立創(chuàng)作),所以現(xiàn)在已經很少有人再來學習雕刻了,后繼無人,象我和我的雕民兄弟們就常常開玩笑說自己都是熊貓,而且是最后的一群熊貓雕民?。×硗庑袠I(yè)的嚴重萎縮導致配套的產業(yè)都無人來做,以至于我們做一件作品每道工序都要自己來操作,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huán)。更致命的是樂清作為工藝美術之都,竟然沒有一個工藝美術市場來做行業(yè)和市場的鏈接接軌,已至于很多本地人想買黃楊木雕都找不到何處購買,真是讓人感到可笑和汗顏(所以我開雕民部落這家淘寶網(wǎng)店,主要還是為了宣傳樂清黃楊木雕和接軌外部市場)
以上是我自己這么多年從事這個行業(yè)感受到的現(xiàn)況,不是官僚們報喜不報憂的粉飾。其實民間工藝的狀況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都面臨著失傳的危險,這也是經濟規(guī)律和行業(yè)特點所決定,所以如果政府再不重視傳承的扶植,遲早這些行業(yè)包括黃楊木雕都會消亡,或者只剩下一些枯干的標本在博物館里供后人參觀,然后漸漸的連這些記憶都會消失在風里。只存在于書本和影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