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哲理對(duì)偶句集錦(3) (一)四言對(duì): 1、利居人后,責(zé)在人先。 ——韓愈《送窮文》 (二)五言對(duì): 1、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神童詩》 2、少成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 3、踏遍紅塵路,醉臥水云間。 4、欲走平坦路,需有平常心。 5、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6、與經(jīng)典為伴,與圣賢為友。 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三)六言對(duì): 1、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 ——【唐】齊已《君子行》 2、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3、雖謂微未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4、思之自得者真,習(xí)之純熟者妙。 (四)七言對(duì): 1、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德道經(jīng)》(46章) 2、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3、友如作畫須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 4、仰天唾空終自受,心包太虛無風(fēng)云! 5、臨堤綠柳囀黃鸝;傍岸夭桃翻粉蝶。——吳承恩《西游記》(第17回) 6、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fù)遺臭萬載。——梟雄桓溫 7、傲雪綠意描勝景,臨寒丹心譜春秋。 (五)八言對(duì): 1、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2、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yuǎn);才不大者,不能博見。——王充《論衡·別通篇》 3、不慮于微,始貽大患;不防于小,終累大德。——《明太祖寶訓(xùn)·卷四》 4、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于謙 (六)多言對(duì): 1、老帥、少帥功過自有歷史評(píng)說;昨天、今天是非自由人民裁定。 ——沈陽“大帥府”正門對(duì)聯(lián) 2、欲不除,如蛾撲火,焚身乃止;貪無了,若猩嗜酒,鞭血方休。 ——《勸戒全書》 (七)古代廉正自律對(duì)聯(lián)選摘: 1、廉吏無宦樂,達(dá)人不折腰。 ——古格言聯(lián) 2、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清】紀(jì)昀 3、百里才疏勤補(bǔ)拙;一官俸薄儉能廉。 ——【清】姚步瀛 4、心術(shù)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明】袁崇煥 5、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尊其所聞,行其所知。 ——格言 6、潔廉為心,忠信為仗;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聯(lián) 7、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shí)自題掛于廳堂的對(duì)聯(lián) 8、仕于朝者以饋遣及門為恥,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為羞。 ——明朝某吏部自署門聯(lián) 9、兩袖入清風(fēng),靜憶此生宦況;一庭來好月,朗同吾輩心期。 ——清代貴州巡撫署齋聯(lián) 10、為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 當(dāng)官務(wù)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jì)所關(guān)。——桂林撫署聯(lián) 11、鐵面無私,凡涉科場,親戚年家須諒我; 鏡心普照,但憑文字,平奇濃淡不冤渠。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時(shí)自署大門聯(lián) 12、人誰無過,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愛財(cái),來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清】周鳳楞再題學(xué)款經(jīng)理處聯(lián) 13、不愛錢,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將名言,貪婪者跽跪; 取束芻,取縷麻,定斬徇軍律,保民保國,正氣壯河山。 ——杭州西湖岳墓聯(li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