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哲理對偶句集錦(4) (一)四言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章) 4、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38章) 5、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6、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不誘于譽,不恐于誹。 ——《荀子·非十二子》 9、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子·計篇》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楚】宋玉《對楚五問》 12、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2年》 13、志不求易,事不避難。 ——范曄《后漢書·虞詡傳》 14、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5、習(xí)閑成懶,習(xí)懶成病。 ——《顏氏家訓(xùn)》 16、不能則學(xué),不知則問。——《韓詩外傳》(卷六) 17、月暈而風(fēng),礎(chǔ)潤而雨。 ——蘇洵《辨奸論》 18、日計不足,歲計有余。 ——【宋】陳善《捫虱新話》 19、廉恥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葉夢鼎傳》 20、養(yǎng)軍千日,用軍一時。 ——馬致遠(yuǎn)《漢宮秋》 21、習(xí)勤忘勞,習(xí)逸成惰。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剩稿》 22、于安思危,于治憂亂?!涸础赌?#183;學(xué)篇七》 23、貧,氣不改;達(dá),志不改。 ——【元】宋方壺《中呂·山坡羊·道情》 (二)五言對: 1、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 ——《禮記·曲禮上》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蹲髠?#183;僖公17年》 3、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蹲髠?#183;隱公11年》 4、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左傳·襄公21年》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樂府詩集·長歌行》 6、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漢】桓寬《鹽鐵論·地廣》 7、志善者忘惡,謹(jǐn)小者致大。 ——桓寬《鹽鐵論·褒賢》 8、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9、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1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1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1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鸥Α洞和?/font> 16、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拙右住稘镜姿伞?/font> 17、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Z島《題詩后》 18、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 ——【唐】盧延讓《苦吟》 1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2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蘇軾《雜說·送張琥》 21、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22、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水滸》 2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無名氏《爭報恩》 24、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 ——佚名 (三)六言對: 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墩撜Z·為政》 2、不謅上而慢下,不厭故而敬新。 ——【漢】王符《潛夫論·交際》 3、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疏忽。 ——《資治通鑒·太宗貞觀12年》 4、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 ——【隋】王通《中說·王道篇》 5、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明】朱伯廬《治家格言》 6、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xué)不成。 ——【明】鄭心材《鄭敬中摘語》 7、惡言不出于口,邪行不及于已?!抖Y記·祭義》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禮記·學(xué)記》 (四)七言對: 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 2、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 ——陳壽《三國志·吳書》 3、不為茍得以偷安,不為茍免而無恥。 ——魏徵《群書治要·體論》 4、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zé)下。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四首》(之三) 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與元九書》 9、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 ——【唐】李咸用《送譚孝廉赴舉》 10、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韓詩外傳》(卷一) 11、寧為宇宙閑吟客,莫作乾坤竊祿人。——杜荀鶴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 13、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王安石《華藏院此君亭》 14、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宋】俞文豹《清夜錄》 15、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明】王守仁《傳習(xí)錄》 16、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 ——于謙《觀書》 17、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吳承恩《西游記》(74回) 18、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等閑插柳柳成蔭。 ——關(guān)漢卿《包待制智斬魯齋郎》 19、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 ——曹雪芹《紅樓夢》 20、心痛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 ——曹雪芹《紅樓夢》 2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進(jìn)學(xué)解》 (五)八言對: 1、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司馬遷《屈原列傳》 2、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西晉】劉伶《酒德頌》 3、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jié)以求生。 ——陳壽《三國志·魏書》 4、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5、不是東風(fēng)壓了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了東風(fēng)。 ——曹雪芹《紅樓夢》 6、九層之臺,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55章) 7、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 8、人有所優(yōu),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王充《論衡·書解》 9、兩刃相割,利鈍乃知;兩論相訂,是非乃見。 ——王充《論衡·案書》 1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六)多言對: 1、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2、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 ——《呂氏春秋》 3、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閣序》 4、不求不爭于民,而民知遜;不求不貪于民,而民知廉。 ——楊萬里《見執(zhí)政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