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李先生:都說春季是風濕疾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還被稱為“風濕季節(jié)”,這是為什么呢?在這個季節(jié)應該如何注意調養(yǎng)身體以避免患上風濕疾病?風濕病患者在這個季節(jié)應該注意些什么?
李醫(yī)生解答:最近,到門診看關節(jié)炎的病人突然增多,不僅新病人多了,老病人也出現了病情反復。當然了,在過年前,我就跟病人交代過,春節(jié)過后會有一段濕冷的天氣,那時候病情是會反復的。因此,復診的病人都能以平常心對待病情的反復。
那么,為什么在春節(jié)后會出現關節(jié)炎病人增多及病情反復呢?甚至,有人稱春節(jié)為“風濕季節(jié)”呢?那是因為在廣東地區(qū),春節(jié)依然是寒冷的,每年的立春到春分時節(jié)的“倒春寒”甚至會比冬季更冷。春天東南季風帶來的濕潤空氣,與北方吹來的冷空氣相遇,天氣濕冷,正好與關節(jié)炎的致病因素“風、寒、濕”三氣一致。所謂“同氣相求”,外界的環(huán)境加重了自身的病情,所以容易出現病情的反復。因此,在這個季節(jié),一定要注意保暖、祛濕,以更好地避免誘發(fā)疾病或者加重病情。
在這個季節(jié),風濕病患者應該注意:
1、注意保暖。所謂“春衣慢慢減”,春季天氣不穩(wěn),即使天氣回暖,也會有突然降溫的情況出現,而且空氣濕度大,容易侵襲各關節(jié)部位。因此,要注意保暖,女同志穿裙子時要注意保護膝關節(jié),年紀偏大的女同志,建議避免春天穿裙子。
2、保持干燥。春天空氣潮濕,尤其是嶺南地區(qū)的所謂“回南天”,應該注意保持干燥。適當開空調抽濕;衣服難干,應該用烘干機、吹風機、熨斗等工具烘干后再穿,切不可仍有濕感,就將就穿上,這樣極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病情。
3、溫陽祛濕。春天仍未真正回暖,而濕氣偏重。因此,這個時候的飲食,可多食祛濕化濕之品,但應避免過涼,以防傷正。但是廣東的利濕湯水,一般偏涼,因此,可放點陳皮、生姜等,以中和其涼性。常見湯品如綿茵陳煲鯽魚、三豆糖水(紅豆、綠豆、赤小豆、陳皮)、土茯苓煲龜、淮山茯苓煲豬■等。(廣東省中醫(yī)院內科住院醫(yī)師 李姝淳)
風濕=“風寒”+“濕氣”
堡壘都是由內部開始攻破的,身體的健康機理同樣如是,外部環(huán)境永遠只是誘導作用。就風濕疼痛來說,外界環(huán)境過于冷濕,如果再加上本人的脾胃功能不夠好,時間長了發(fā)展為內濕,就容易得病,或者導致風濕復發(fā)。因此,飲食也應該納入除濕的范疇。
忌甜食少喝酒:風濕病患者,尤其在梅雨季節(jié),潮濕的天氣下,別吃過于甜且膩的食物,中醫(yī)里說“甜膩化濕”,就是甜膩食物會增加體內濕氣。另外,不要喝酒,中醫(yī)里說酒助濕邪,酒也是助長內濕的東西。
姜片去寒濕:空調下無法控制溫度?除了身體外部加件衣服保暖之外,還有個小方法驅除寒氣。生姜有驅寒活血的作用,是空調間內的保暖法寶。可以準備一些生姜,切成片放入嘴中咀嚼后吃下肚,怕辣的人咀嚼后吐掉也可以。
煲些去濕湯:廣東人愛煲藥膳湯,以下醫(yī)生推薦了幾種藥材,用作煲湯或煲粥的材料:茯苓、淮山、白術、黨參、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