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①。生之徒,十有三②;死之徒③,十有三;人之生生④,動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⑥,陸行不遇兕虎⑦,入軍不被甲兵⑧;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⑨。 注釋: ①出生:出為生。入死:入為死。 ②生之徒:壽終正寢的人。十有三:十分之三。 ③死之徒:死于非命的人。 ④生生:過度求生,人為延長生命。 ⑤動之于死地:自己走向死路。 ⑥攝生:養(yǎng)生。 ⑦兕(sì):犀牛。 ⑧被:遭受。甲兵:兵器。 ⑨無死地:沒有傷害自然生命的領域。 意譯: 放棄求生的努力,就只好接受死亡。順順當當活下來的人占十分之三左右;早夭的人占十分之三左右;雖然活了下來,但常常受到死亡威脅的人,也占十分之三左右。他們?yōu)槭裁催€能活下來呢?就是因為他們求生的愿望十分強烈。曾聽說那些善于保護生命的人,在陸地行走時不會遇到兕虎,在戰(zhàn)爭中也不會受到兵器的傷害。兕角無從擅他,虎爪無從抓他,兵器無從傷他。什么道理呢,因為他不去找死。 點題: 老子在這里揭示了人的養(yǎng)生之道,提醒人們不要為養(yǎng)生而害生。 |
|
來自: 老子網(wǎng) > 《道德經(jīng)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