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出去野釣的時候都會有獨特的方法,但是總結(jié)起來主要是葷素兩種,葷餌一般以蟲為主,素一般以五谷為主主要是貼近自然,讓魚喜歡. 一、 葷餌 蚯蚓 蚯蚓是野釣鯽魚的主要釣餌之一,所用蚯蚓應具備“紅、細、活”三點。紅與活,下在水中才易被鯽魚識別和發(fā)現(xiàn),細則便于吞食。 紅蟲 紅蟲a是北京地區(qū)冬春垂釣鯽魚最佳釣餌。每年立冬前后至翌年4月中旬,約有150天以上的時間,只要是開口攝食的魚,基本非紅蟲莫屬,鯽魚更是如此。 蠅蛆 由于它顏色較白,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對個體大的鯽魚有很強的誘惑力和吸引力。不過,蠅蛆穿鉤要特別注意,不要將腔體鉤破,使體液外流,只剩一層白皮,失去誘魚的作用。正確的上鉤方法是用細條而鋒利的魚鉤,從尾端(大頭)兩黑點之間(蟲的肛門)穿入,鉤尖一直穿至蛆蟲頭部。再有一種方法是像捆紅蟲那樣,用線將1~2條蠅蛆捆住后,再系在鉤上。 小蝦 小蝦是鯽魚(尤其是大鯽魚)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在夏季垂釣使用蚯蚓和面餌效果不佳時,換上鮮活小蝦常會有奇效。 二、素餌 素餌是夏季和初秋釣鯽魚的主要釣餌。其中分為單一面餌、復合面餌、米飯粒和泡沫球等等。 單一面餌 是用豆腐粉、黃豆粉、蠶豆粉和豌豆粉等加塘水揉制而成。特點是保持原味,在某些自然水域使用有突出效果。 復合面餌 多以面粉、細玉米粉等,用水和好上鍋蒸煮后作基礎餌,然后根據(jù)不同水域,分別摻入曲酒、藥酒、香料、香精、味精、奶粉、芝麻粉、香油和維生素片等等,到釣場后加水制成味道各異的面餌,以滿足生活在不同水域中鯽魚的特殊需要。比如當年去密云水庫釣鯽魚,用蛋糕、豆腐粉和蒜粉(或蒜汁)制成的“三合一”面餌,垂釣大鯽魚就極其有效。同時對草魚、鯉魚和翹嘴魚白魚也很有效果。 當前,還有許多人將各種商品釣鯽餌如東峻、老鬼918餌等加上少許面粉或拉絲粉揉成面團垂釣鯽魚,既方便省事,效果也相當不錯。 米飯粒餌 用米飯粒當餌,最簡單的方法是出釣前用優(yōu)質(zhì)曲酒噴灑一下即可。稍復雜些是用油炒一下,然后將打成糊狀的雞蛋潑灑在上面,再加少許味精、鹽和蔥末,翻炒幾下即成。此餌集香、腥、鮮、咸味于一身,夏季釣鯽效果不錯,但應注意不要使其變質(zhì)發(fā)餿。 泡沫球餌 泡沫球來源廣,易制作,垂釣時又能防止小雜魚鬧鉤,頗受北京地區(qū)釣者的喜愛。簡易作法是將包裝用的泡沫塑料上面的小球剔下來,放在瓶中用曲酒和藥酒浸泡幾天即可使用。稍復雜的用法是將浸泡好的泡沫球與蚯蚓同鉤并用,一真一假,一死一活,紅白相間,同時具有酒香味和蚯蚓的腥味。又因掛在鉤上的蚯蚓是鮮活的,頂在鉤尖上的泡沫球也就跟著“活”了起來,俗稱“猴頂燈”。 |
|
來自: sdjnwsxrds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