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纖維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經(jīng)過化學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纖維的統(tǒng)稱。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來源不同,可分為以天然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人造纖維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合成纖維。簡稱化纖。
1. 簡介
一:簡介 纖維的長短、粗細、白度、光澤等性質可以在生產(chǎn)過程中以調(diào)節(jié)。并分別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爛、不被蟲蛀等優(yōu)點。廣泛用于制造衣著織物、濾布、運輸帶、水龍帶、繩索、漁網(wǎng)、電絕緣線、醫(yī)療縫線、輪胎簾子布和降落傘等。一般可將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溶液或熔體,從噴絲頭細孔中壓出,再經(jīng)凝固而成纖維。產(chǎn)品可以是連綿不斷的長絲、截成一定長度的短纖維或未經(jīng)切斷的絲束等?;瘜W纖維的商品名稱,中國暫行規(guī)定合成短纖維一律名“綸”(例如,錦綸、滌綸),纖維素短纖維一律名“纖”(例如, 二:化學纖維概念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jīng)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 三:分類 1. 人造纖維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的化學纖維,如粘膠纖維、醋酯纖維。人造纖維主要有粘膠纖維、硝酸酯纖維、醋酯纖維、銅銨纖維和人造蛋白纖維等,其中粘膠纖維又分普通粘膠纖維和有突出性能的新型粘膠纖維(如高濕模量纖維、超強粘膠纖維和永久卷曲粘膠纖維等)。 2. 合成纖維 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制成的化學纖維,如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聚丙烯腈纖維?;瘜W纖維具有強度高、耐磨、密度小、彈性好、不發(fā)霉、不怕蟲蛀、易洗快干等優(yōu)點,但其缺點是染色性較差、靜電大、耐光和耐候性差、吸水性差。 四:種類 1. 根據(jù)原料來源的不同來分 (一)再生纖維 再生纖維的生產(chǎn)是受了蠶吐絲的啟發(fā),用纖維素和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jīng)化學加工制成高分子濃溶液,再經(jīng)紡絲和后處理 1.再生纖維素纖維 用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的再生纖維,由于它的化學組成和天然纖維素相同而物理結構已經(jīng)改變,所以稱再生纖維素纖維。 粘膠纖維最大的缺點是濕牢度差,彈性也較差,織物易折皺且不易恢復;耐酸、耐堿性也不如棉纖維。 富強纖維同普通粘膠纖維(即人造棉、人造毛、人造絲)比較起來,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二)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纖維有滌綸、錦綸、腈綸、氯綸、維綸、氨綸等。 1.滌綸 滌綸的學名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簡稱聚酯纖維。滌綸是我國的商品名稱,國外有稱“大可綸”,“特利綸”,“帝特綸”等。 滌綸由于原料易得、性能優(yōu)異、用途廣泛、發(fā)展非常迅速,現(xiàn)在的產(chǎn)量已居化學纖維的首位。滌綸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彈性比任何纖 缺點是吸濕性極差,由它紡織的面料穿在身上發(fā)悶、不透氣。另外,由于纖維表面光滑,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差,經(jīng)常摩擦之處易起毛、 2.錦綸 錦綸是我國的商品名稱,它的學名叫聚酰胺纖維;有錦綸-66,錦綸-1010,錦綸-6等不同品種。錦綸在國外的商品名又稱 錦綸的最大特點是強度高、耐磨性好,它的強度及耐磨性居所有纖維之首。 錦綸的缺點與滌綸一樣,吸濕性和通透性都較差。在干燥環(huán)境下,錦綸易產(chǎn)生靜電,短纖維織物也易起毛、起球。錦綸的耐熱、耐 3.腈綸 腈綸是國內(nèi)的商品名稱,其學名為聚丙烯腈纖維。國外又稱“奧綸”,“考特爾”,“德拉綸”等。 腈綸的外觀呈白色、卷曲、蓬松、手感柔軟,酷似羊毛,多用來和羊毛混紡或作為羊毛的代用品,故又被稱為“合成羊毛”。 腈綸的吸濕性不夠好,但潤濕性卻比羊毛、絲纖維好。它的耐磨性是合成纖維中較差的,腈綸纖維的熨燙承受溫度在130℃以下。 4.維綸 維綸的學名為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國外又稱“維尼綸”,“維納爾”等。 維綸潔白如雪,柔軟似棉,因而常被用作天然棉花的代用品,人稱“合成棉花”。維綸的吸濕性能是合成纖維中吸濕性能最好的。另外,維綸的耐磨性、耐光性、耐腐蝕性都較好。 5.氯綸 氯綸的學名為聚氯乙烯纖維。國外有“天美龍”,“羅維爾”之稱。 氯綸的優(yōu)點較多,耐化學腐蝕性強;導熱性能比羊毛還差,因此,保溫性強;電絕緣性較高,難燃。另外,它還有一個突出的優(yōu)點,即用它織成的內(nèi)衣褲可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或其它傷痛,而對皮膚無刺激性或損傷。 氯綸的缺點也比較突出,即耐熱性極差。 6.氨綸 氨綸的學名為聚氨酯彈性纖維,國外又稱“萊克拉”,“斯潘齊爾”等。它是一種具有特別的彈性性能的化學纖維,目前已 氨綸彈性優(yōu)異。而強度比乳膠絲高2~3倍,線密度也更細,并且更耐化學降解。氨綸的耐酸堿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較好。 氨綸纖維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少量地摻入織物中,如與其它纖維合股或制成包芯紗,用于織制彈力織物。 2. 按幾何形狀分 ?。?)長絲:化學纖維加工中不切斷的纖維。長絲又分為單絲和復絲。 單絲:只有一根絲,透明、均勻、薄。 ?。?)短纖維:化學纖維在紡絲后加工中可以切斷成各種長度規(guī)格的纖維。 (4)復合纖維: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聚合體,以熔體或溶液的方式分別輸入同一噴絲頭,從同一紡絲孔中噴出而形成的纖維。又稱 ?。?)變形絲:經(jīng)過變形加工的化纖紗或化纖絲。
我國雖然是全球最主要的紡織品輸出國,但同時也可以說是全球最主要的纖維消費國家。我國人造纖維的生產(chǎn)量70%~80%供應國內(nèi)消費使用,但是在不斷的擴產(chǎn)增建下,我國的人造纖維的出口比例將會漸漸增加,預測至2020年全球的各種纖維需求量更將推升到9500萬公噸。未來纖維需求量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我國大陸及東歐。 我國2004年人均纖維消費量為6.6公斤,尚低于全球人均7.5公斤的水平。目前我國服裝、服飾和工業(yè)用纖維所占比重構成為52∶27∶21,到2010年前后其結構比重將為49∶30∶21。 中國化纖產(chǎn)量在今后5至10年期間,化纖產(chǎn)量將以年均6.5%的速度增長,2007年我國化纖累計產(chǎn)量高達2388.89萬噸,較2006年增長18.04%。其中浙江省產(chǎn)量為977.11萬噸,所占比重為40.90%;江蘇省產(chǎn)量為803.35萬噸,所占比重為33.63%;福建省產(chǎn)量為137.69萬噸,所占比重為5.76%;山東、上海、廣東產(chǎn)量分別為78.89萬噸、51.48萬噸和50.42萬噸,所占比重分別為3.30%、2.15%和2.11%。2008年9月我國化學纖維產(chǎn)量為203.92萬噸,環(huán)比增加10.35萬噸,增長了5.35%;同比減少3.20萬噸,下降了1.54%。而2008年1-9月,
我國化學纖維產(chǎn)量累計為1797.79萬噸,同比增加42.77萬噸,增長了2.44%。 【本文摘自:百度百科】
【網(wǎng)絡轉載/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