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翰八評流行技術(shù)
——雙手對抗屬于板塊體系(上)
胡宗翰 二零零七年十月九日 成都
現(xiàn)在把我在二零零四年寫作的《再論氣息》長篇論文中的第五章《五、雙方信號點》原文發(fā)表出來,作為《胡宗翰八評流行技術(shù)——雙手對抗屬于板塊體系(上)》和《胡宗翰九評流行技術(shù)——雙手對抗屬于板塊體系(下)》。 分兩次發(fā)表是因為搜狐博客字數(shù)限制。
五、雙方信號點
在舞廳舞中,雙方信號的傳遞是靠雙手,所謂“打手勢”。 在摩登舞中,為了徹底糾正舞廳舞中以雙手傳遞信號的錯誤做法,極端強調(diào)雙手要完全無力,完全松軟,強調(diào)后背加張力只到肘部亦即大臂末端為止,強調(diào)小臂、手腕和手都應(yīng)該是完全松軟的。由于這樣的規(guī)定,因而雙方信號的傳遞就靠前面。但是究竟是前面的具體什么地方,一會兒說是橫膈膜,一會兒又說是腹部。變來變?nèi)?,莫衷一是。就連我很佩服的教師也是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 我經(jīng)過自己的研究和實踐,認定雙方的信號點在橫膈膜。我以不變應(yīng)萬變,無論你怎樣天花亂墜,我永遠以橫膈膜那里雙方緊貼,永遠以那里來傳遞信號。這樣做非常成功,特別是當雙方都全身加了張力、主線條延伸充分的情況下,雙方以橫膈膜緊貼來跳舞,不但非常成功,不少女士甚至說有幸福感,有的女士說“心都醉了。”小范說:“多少次做夢都在想你。” 我之所以保留而且原封不動的把我為雙手對抗這種技術(shù)的辯護公開發(fā)表出來,也是為了說明我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并不是對流行技術(shù)一味的否定。正如我對“壓胯”這種流行技術(shù)也經(jīng)歷了一個認識過程,而且是先承認和接受了“壓胯”這種流行技術(shù),甚至為它辯護,后來才漸漸認識到它是錯誤的,我對雙手對抗也就是雙手剛性連接這種流行技術(shù)也經(jīng)歷了一個認識過程,而且是先承認和接受了雙手對抗這種流行技術(shù),甚至為它辯護,后來才漸漸認識到它是錯誤的。 下面先介紹四川和成都的摩登舞權(quán)威人士的說法,以及我按照他們的說法作出的進一步的解釋和發(fā)揮。然后我要證明雙手對抗是從屬于板塊至上這一體系的,是和胡宗翰學(xué)派線條至上的體系不相容的。
老某說過后背是否張緊,雙方以手心接觸時能夠感覺到。后來又說后背張緊應(yīng)該成為西瓜皮那樣:前面是柔軟的,后面是堅硬的,雙方握抱之后就要成為一個對外堅挺而內(nèi)部柔軟的一個整體。 今年夏天某著名教師是通過雙方雙手的對抗,把雙方后背的緊張感連成一片,用我的語言來說,就是把雙方后背應(yīng)力密集的等電位點連成一片。 好比男士是切開的一半西瓜,女士是另一半西瓜,現(xiàn)在通過雙方雙手的對抗,把這樣的兩半西瓜合攏成為一個完整的西瓜。從外面看,只見一片完整的堅硬的西瓜殼,而里面的瓜瓤卻是柔軟的。 這樣一來,雙手就必須帶力,該著名教師說:“雙方的雙手之間要有三兩或者不超過半斤的對抗力,也叫粘合力。這種對抗力并不是雙手本身產(chǎn)生的,而是來自后背。” 這樣一來,整個的后面,包括大臂和小臂的后面,都是連成一片的緊張,連成一片的應(yīng)力密集的等電位點了。通過雙方雙手的對抗,兩個人就象被一層鐵甲完整地包裹起來一樣。 雙方雙手的這種對抗,和舞廳舞中的“打手勢”是完全不同的。那些跳舞廳舞的女士往往自己全身松松垮垮的,卻反而在雙手那里非常緊張,經(jīng)常把我的左手死死抓住,把我的左臂扭得發(fā)痛,把我的右肩膀壓得受不了。她們是因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而總是依賴對方,這樣導(dǎo)致了手上帶力。所以在摩登舞的初級階段仍然要強調(diào)雙手要完全無力,完全松軟,要強調(diào)后背加張力只到肘部亦即大臂末端為止,要強調(diào)小臂、手腕和手都應(yīng)該是完全松軟的。否則依賴對方而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惡習(xí)將永遠無法改正。 經(jīng)過幾年的苦學(xué)苦練,達到爐火純青之后,才應(yīng)該也才可能實行雙方以雙手的對抗來把后背的緊張感連成一片。雙方雙手的這種對抗和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老是依賴對方的那種手上帶力,是完全不同的。雙方雙手的這種對抗,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它的力量的來源,是來自后背的緊張感,是后背的緊張通過大臂小臂和手腕傳遞到手上的。第二是它的力的方向僅僅是簡單的向前,并無任何其它方向和其它方式,更不是去抓住對方,而且所謂的向前,也僅僅是力的方向,并不是向前推。準確的說,由于是后背的緊張感傳遞到手上來的,所以并不是“力”,其實是應(yīng)力波,應(yīng)力波把緊張感傳遞過來,也就是所謂的氣息,就是透氣,因此并不是向前去推對方。關(guān)于“力”和“應(yīng)力”的區(qū)別,“應(yīng)力”和“應(yīng)力波‘的區(qū)別,在舞蹈界很難有人說得清楚,因此包括某著名教師在內(nèi),都沒有辦法用語言說清楚雙方雙手的對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在本文中所寫,是我在理解了某著名教師的意思之后,用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的。 結(jié)論是(后面將要證明不應(yīng)該這樣做): 高級階段雙方的主信號點就在雙手的對抗上。但是這時候雙方的橫膈膜仍然應(yīng)該緊貼,只不過雙方橫膈膜的緊貼主要用于雙方內(nèi)部的連接和透氣,而不再是動作的主要信號點。雙方的主要信號點改在雙手的對抗上,對抗來自后背的緊張感,是應(yīng)力波傳遞過來的。因此,雙手不得有絲毫動作,它們應(yīng)該是從雙肩到大臂到小臂到手腕形成的一個絲毫無動作、絲毫無變形的剛體之組成部分,是嚴格隨同身體的舞動而跟隨的。只要做到了這些,女伴將會感覺到男士身體舞動對她的逼迫,迫使她不得不就范。 這樣一來,所謂“用后背跳舞”,所謂“到對方背后去找自己的重心”,所謂“跟隨自己的后背”,就可以有更深入、更準確的解釋了。(宗翰二零零七年十月九日注:雙手對抗的剛性連接,和雙手不對抗的柔性連接,都同樣可以實現(xiàn)“用后背跳舞”、“到對方背后去找自己的重心”、“跟隨自己的后背”。) 這些知識都是被人們嚴格保密的。某著名教師在講雙手對抗之前打招呼說:“我將要講的東西,千萬不要外傳。” 一個外地學(xué)生在一個多月前在電話上問我信號點的問題,他說有些情況下會感到左右為難,不知究竟以何處傳遞信號為好。我馬上就想到連我很佩服的某教師也是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一會兒說是橫膈膜,一會兒又說是腹部。變來變?nèi)ィ砸皇恰,F(xiàn)在一個外地學(xué)生也體會到了這種左右為難的局面。由此可見以雙方雙手對抗來傳遞信號似乎應(yīng)該是高級階段的正確方式。 把主信號點改為雙手對抗,那個外地學(xué)生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不解之解了(后面將要證明不應(yīng)該這樣做)。 需要說明一點:雙方的橫膈膜仍然應(yīng)該緊貼,只不過雙方橫膈膜的緊貼主要用于雙方內(nèi)部的連接和透氣,而不再是動作的主要信號點,但是仍然有輔助傳遞信號的作用。因為一切動作既然都以中段為策源地,橫膈膜當然有動靜,無論是前進、后退、轉(zhuǎn)身、傾斜、反身、下降、上升,橫膈膜都有動靜,所以仍然要傳遞信號的。但是雙方的主信號點改在雙手的對抗上,對抗來自后背的緊張感,是應(yīng)力波傳遞過來的,這樣的信號傳遞的主要方式,比較以橫膈膜作為信號傳遞的主要方式而言,更能逼迫女士就范,換句話說,女士會感覺到信號更明顯、更明確,而且更具有強制性。因為從下面將要提出的胡宗翰的舞蹈模型可以知道,中段的信號是小信號,到了四肢,信號被放大了。在這里的問題上可以作這樣一個比喻:你去推開一扇門的時候,如果你的手距離門的轉(zhuǎn)軸很近,由于力臂小,你就需要費力去推,如果你的手距離門的轉(zhuǎn)軸很遠,那么只需以手指輕輕點一下,門就被推開了。
以上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的一些摩登舞權(quán)威人士的說法,以及我按照他們的說法作出的進一步的解釋和發(fā)揮。下面我要證明雙手對抗是從屬于板塊至上這一體系的,是和胡宗翰學(xué)派線條至上的體系不相容的。
九月九日一個外地學(xué)生打電話來說,他和他的舞伴都不贊成把信號點改為雙手對抗,認為應(yīng)該堅持過去的做法,仍然以雙方橫膈膜的緊貼作為信號點,而且是唯一的信號點。他們的理由如下。 一、信號點只能有一處。如果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那么橫膈膜就不可能成為信號點,即使是輔助的信號點也不可能。因為信號點就是雙方接觸緊密而且壓緊之點,這樣的地方只能有一處。這里壓緊了,另外的地方就不可能壓緊。 二、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和胡宗翰線條體系不相容: ?。ǎ保┧f他看見許多跳摩登舞的人就是因為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因而顯得做作,生硬,明顯覺得是死人跳舞。 ?。ǎ玻┖秃诤搀w系主線條壓倒一切有矛盾。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導(dǎo)致對于身形橫向的過分強調(diào),使橫向顯得特別強硬和突出,嚴重削弱了主線條,破壞了身體的縱向延伸和縱向的張力狀態(tài)。由此更深的體會到活人跳舞的要害正是主線條壓倒一切,身體的縱向延伸和縱向的張力狀態(tài)壓倒一切,因為惟有這樣才有柔韌性,才有情感的抒發(fā)和雙方情感的交流、溝通和融合。主線條壓倒一切才是舞蹈,才有舞蹈感。 ?。ǎ常┦股眢w失去了柔韌性,顯得僵硬。 (4)找不到胡宗翰體系強調(diào)的那種舞蹈美的感覺和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的感覺。身體和動作的韻律感,以及微動作,也都找不到了。 ?。ǎ担┪璋橹g那種配合默契的感覺也蕩然無存。 ?。ǎ叮┧臀璋闊o法實現(xiàn)雙手對抗,如果強行實施雙手對抗,則感覺很壞。 (7)兩半西瓜殼合攏來,雙方成為一個完整的對外硬殼那種感覺和胡宗翰體系也是不相容的。 他說他們那里也有教師教過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但是他做不到,感覺很壞,而且他看見凡是那樣做的人都沒有柔韌性,顯得做作,生硬,盡管那些人說那樣做顯得大氣,但是過分強調(diào)橫向,有橫沒豎,主線條拉不出來,沒有了柔韌性,做作生硬,所以他不愿意那樣做。 他堅持認為雙手對抗是和胡宗翰體系不能相容的。 我感到很高興,這表明他對我的理論是真正消化吸收了。 看******/******的舞蹈,總是覺得不那么自然,不那么輕松,用人們的語言來說,就是“有外力”,就是“沒有用氣息跳舞”。 看齊志峰/張震的舞蹈就覺得自然得多,輕松得多,用人們的語言來說,就是“沒有外力,是用內(nèi)力跳舞”,就是“用氣息跳舞”。 對此,我認為在技術(shù)方面的原因就是******/******過于重視板塊而輕視線條尤其是忽視了主線條?,F(xiàn)在經(jīng)過對“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和胡宗翰體系不相容”的認識,更進一步看清楚******/******“重板塊而輕線條”是有種種具體表現(xiàn),含有種種技術(shù)元素的,其中之一正是“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也就是說,“以雙手對抗作為信號點”這一技術(shù)元素是“重板塊而輕線條”這一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和胡宗翰體系不相容的。 第二天我對周西菊談到這件事情,她說她的感覺、體會和想法,都和那個外地學(xué)生完全一樣,她說:“我就是覺得當以正規(guī)方式握抱跳舞的時候,如果雙手對抗那么主線條就拉不起來,身體沒有辦法拉長,那種感覺和你一貫強調(diào)的那些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不應(yīng)該把雙手對抗納入你的體系。” 看******/******的舞蹈,你在心里說:“佩服!厲害!跳得好!”那是競技。 看齊志峰/張震的舞蹈,你在心里說:“好美!好舒服!”那是舞蹈。 前面寫的這樣一段話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我經(jīng)過自己的研究和實踐,認定雙方的信號點在橫膈膜。我以不變應(yīng)萬變,無論你怎樣天花亂墜,我永遠以橫膈膜那里雙方緊貼,永遠以那里來傳遞信號。這樣做非常成功,特別是當雙方都全身加了張力、主線條延伸充分的情況下,雙方以橫膈膜緊貼來跳舞,不但非常成功,不少女士甚至說有幸福感。” 就是說,要相信自己,珍惜自己通過實踐得到的東西,相信觀眾和女士們對我的反應(yīng)。所以,仍然應(yīng)該堅持以橫膈膜那里雙方緊貼來傳遞信號。 由于中段是帶有感情的,因而以橫膈膜那里雙方緊貼不但傳遞信號而且傳遞感情,而且中段很敏感,哪怕一點點微弱的動靜也能被對方感覺到。這些都是手上感覺不到的。所以,尤其是進入高級階段,強調(diào)韻味、韻律,強調(diào)微動作,強調(diào)柔韌性,就尤其需要繼續(xù)堅持以橫膈膜那里雙方緊貼來傳遞信號。 觀眾是上帝,表演藝術(shù)是觀眾說了算。觀眾對我是百分之百的贊美和支持。 至于摩登舞圈子中的女士們,我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凡是不受男士控制的自由女士,就和觀眾一樣,全部是贊美和支持我的。而那些受男士控制的非自由女士對我的看法,則取決于控制她們的那些男士對我的看法。
下接《胡宗翰九評流行技術(shù)——雙手對抗屬于板塊體系(下)》 http://mydancer.blog.sohu.com/6657406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