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功放芯片中AB類輸出運放的設計2010年11月02日 16:17 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用戶評論(0)
關鍵字:音頻功放(8)
1 引 言 眾所周知,AB類音頻功放具有比A類更高的效率(一般在50%左右),比B類更低的交越失真[1],廣泛應用于各種手機和MP3等便攜式設備中,是現(xiàn)在音頻功放市場上的主體力量 輸出運放是音頻功放芯片的核心部分,占其絕大部分版圖面積,他的性能和集成度直接影響到整個音頻功放芯片的各性能參數(shù)及其面積大小 近年來,隨著移動電話,PDA,MP3,MP4等便攜式設備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發(fā)展,對音頻功放芯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本文在N阱CM()S工藝的基礎上,采用0.6 μm DP-DM工藝,設計了一個較小靜態(tài)功耗,小輸入失調(diào)電壓,高增益,高共模抑制比和電源抑制比,大輸出擺幅,較高帶寬,以及THD很小的輸出功率運算放大器,可適用于大部分AB類音頻功放芯片 2 電路設計 整個電路分為兩級,前一級是差分輸入電路,后一級是功率管推挽式輸出 2.1 運放結構的選擇 對于輸出功率運算放大器,設計重點是前一級的差分輸入電路,希望其擁有盡可能高的開環(huán)增益和單位增益頻率,同時還要考慮速度、共模抑制比、電源抑制比、功耗等方面性能的限制 共源共柵結構的差分電路具有很高的電壓增益,與簡單結構的兩級運放相當,而且具有更好的頻率特性 從應用角度考慮,以上2種電壓增益和頻率特性相當 的運放結構中,套筒式結構要求較高的供電電壓,以及在 輸入共模電平范圍方面的局限,使他不適合應用于功放的 輸入級電路
2.2偏置電路 偏置電路采用的低壓共源共柵電流鏡結構,不僅具有普通共源共柵電流鏡對電流進行精確復制的優(yōu)點,而且能比普通共源共柵電流鏡在更低電源電壓下工作
這種結構的共源共柵電流鏡M3一M4消耗的最小電壓余度為他們的過驅(qū)動電壓之和,而且可以精確地鏡像Iref 在圖3的運放的整體電路中,圖3(a)是運放的主體,包括差分輸入電路和功率管Mp,Mn組成的推挽式輸出級,圖3(b)是他的偏置電路,提供Vb1~Vb8的偏置電壓
差分輸入電路為折疊式共源共柵結構,圖中,M1,M2為輸入對管,分別為"+","+"輸入端,M3,M4是低壓共源共柵電流鏡的鏡像部分,提供尾電流源 在差分輸人時,當"+"端輸入較高電平時,M2支路電流迅速減小,流過M5和M7支路的電流保持相等,所以流過M14的電流小于流過M12的電流,強制M14工作在線性區(qū),Y點電壓很低,M13為了保持支路電流不變,進入深線性區(qū),VB急劇下降
運放的低頻電壓增益可以這樣來粗略計算: p1離原點最近,是A點產(chǎn)生的極點;p2是輸出端的極點,離原點較遠
適當調(diào)節(jié)R,使Z=p2,與第二主極點抵消,增加了帶寬 2.4 工作環(huán)境 采用單電源供電,在閉環(huán)狀態(tài)下工作
3 仿真結果 仿真性能參數(shù)如表1所示
圖5和表1是仿真結果,都是在開環(huán)、無負載情況下測得
4 結 語 本文設計的AB類輸出功率放大器電路,采用折疊式共源共柵結構,功率管推挽式輸出,同時利用外部電流源供電,采用低壓共源共柵電流鏡結構的偏置電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