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醫(yī)看病不花錢的治療方法,超實(shí)用的噢! 1、剛出生的孩子在七天以內(nèi),(甘草5克、黃連5克煮成水)用筷子綁上紗布,讓孩子吮。能去孩子黃疸,終身不長濕疹。去胎毒。 2、產(chǎn)婦最好的補(bǔ)養(yǎng)是小米粥(放些大棗)。少喝些雞湯(不要太濃)。 3、一歲一內(nèi)的孩子有變和蒸的變化:有“變”和“蒸”的狀態(tài),每32天有一些變化,指身體上(臟腑)的變化(出現(xiàn)身體發(fā)熱,耳朵涼和尾巴骨是涼的說明是在變蒸階段產(chǎn)生的一種熱),64天智商有一些變化叫蒸 (孩子要生下來320天以內(nèi),一共經(jīng)歷10變和5蒸), 4、半歲以后,加輔食(面糊、面條、雞蛋液)常常容易出現(xiàn)偏食。開始吃主食以后,注意大便。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5、1-3保護(hù)孩子一個很好的脾胃。吃大魚大肉,使腸胃易形成一種濕和熱,(大便干或大便特別臭吃王氏保赤丸,大便特別nain ni,).{家里必備三樣藥①王氏保赤丸——清腸胃熱的(星期一和星期四各喂一次)、②保和丸(也叫大山楂丸——消肉食積的,孩子不愿意吃時,平時可讓孩子多吃山楂片。炒麥芽消谷食積),③小兒至寶丸(小兒低燒或流鼻涕服用早晚各一丸,有清熱解表及瀉下的作用。燒至38度以上時,有喘和呼吸困難的感覺,用一些猴棗散——清肺熱的)燒至39-40度以上,備一些“羚羊角粉”0.3-0.5克,防止小孩驚厥。 6、小兒脾胃弱——拉稀{拉的特別臭時說明有濕熱,拉的很稀時有不消化的食物說明脾胃很虛,可服“參苓白術(shù)散(丸)”每袋的1/3化成水}它是治小兒脾虛腹瀉非常重要的藥。 7、平時小兒消化不良。備些山藥或雞內(nèi)金3-5克,放在粥里,讓小兒喝掉。 8、小兒脾胃弱腹瀉時——小米熬粥上面的一層油給孩子喝。 9、讓幼兒看圖識字(三歲以內(nèi)),至3歲以后,就可以使孩子由文字像圖像轉(zhuǎn)化。3-6歲,讓幼兒背些《千字經(jīng)》或《道德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東西深深種在孩子的心里。 種的越多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