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的西城樓閣 不行探山之三 提到常熟人們會自然地想到虞山。 虞山位于常熟市內(nèi)西北處。因商周之際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泰伯的弟弟)死后葬于此而得名。 虞山不高,主峰高300米左右,綿延6.5公里,由西向東,狀如臥牛,南臨尚湖,東伸入城,有“十里青山半入城,山南尚湖如映帶”的說法。西南險峻,東北平緩,滿山蒼松翠柏,名花珍禽、幽洞深澗,寺宇園林,名人墓葬分布于山麓之間。 虞山有寶巖、劍門、三峰、維摩、興福、辛峰等景區(qū)。西城樓閣景點屬于辛峰景區(qū)。它原位于古城西門之內(nèi),與城垣和阜城門毗鄰,為著名的“虞山十八景”之一,包括致道觀、大石山房、東岳廟、嚴(yán)氏讀書館(逍遙游)地藏庵、阜城門、城堞、牌坊等,尤以建于南朝梁代致道觀和建于南宋的東岳廟與明代沿山而建的城墻雉堞爭相聳峙,蔚為壯觀。 明朝蔣廷錫《城西秋望》詩寫到“高閣三層煙樹里,青山半角夕陽中。一行雁齒斜城界,萬井魚鱗碧瓦叢”。 現(xiàn)在的城墻是按照明嘉靖年間虞山城墻的面貌從新修復(fù)而成,原有樓閣已不存在,被新建筑物所替代。 修復(fù)后的西城樓閣景區(qū)由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稱的虞山城墻組成(鎮(zhèn)海臺、虞山門、阜成門),全長約1400米;建筑恢弘壯觀。除了上面的“小長城”外,景區(qū)還有大石山房、五岳樓、讀書臺、辛峰亭、言子墓……等景點。 虞山福地。“南窺五湖近、北覽大江橫” 在連綿不盡的城墻頂端是虞山門 其中,虞山門最值得關(guān)注。它位于辛峰東側(cè),正處于望海墩(虞山最高峰)和城內(nèi)方塔的連線之上,可見先人選址之用心。 在民間傳說中,古城與虞山的關(guān)系更為有趣——虞山(臥牛山)是下界神牛,辛峰是牛頭,辛峰亭是牛角,方塔是栓牛之樁,騰山而起的城墻便是栓牛的韁繩了。神牛既留,瑞氣永聚,常熟當(dāng)然是年年豐收,稻谷常熟了。 常熟城墻建于南宋建炎年間。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占領(lǐng)常熟,把土城墻改為磚砌,以加固城防。明嘉靖年間,倭寇常通過長江潛入,劫掠常熟沿江村莊,漸有掠城之勢。時任常熟知縣王鈇發(fā)動民眾捐款筑城,并改虞山門為鎮(zhèn)山門,以振威武之氣。 現(xiàn)存的過山城墻是近年來修善的,城高7.68米,寬5.44米。虞山門上建有重檐式城樓,古樸軒昂,威武俊明。 正值西城樓閣景區(qū)舉辦一年一度的風(fēng)箏杜鵑花展,我拍了一些花花草草的片子,請各位愛花的童鞋們過目,只可惜,天氣太熱,花被烈日曬得無精打彩,所以精彩的圖片不多,原本這篇博文名叫“西城樓閣看杜鵑”,若這樣寫難免有“標(biāo)題黨”之嫌,只好作罷。 大石山房 有關(guān)虞山的詩歌與書法作品之一 有關(guān)虞山的詩歌與書法作品之二 五岳樓 有關(guān)虞山的詩歌與書法作品之三 游廊旁的一簇芭蕉 景區(qū)里一只小貓?zhí)稍诖笫^上,慵懶地曬著太陽。
要出游,找同程。同程網(wǎng)服務(wù)好,方便快捷,訂票有折扣(西城樓閣景區(qū)門票30元,同程網(wǎng)24元,點評有獎金2元),一個人能省8元錢。 出行攻略: 自駕游: 蘇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下)—S227—新世紀(jì)大道—昭文路—楓林路—虞山北路—北門大街—西門大街?! ? (字?jǐn)?shù):1268 照片:23 ) |
|
來自: 蘇迷 > 《虞山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