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湯”究竟高在哪?(資料圖) 五一節(jié)慶,約三五好友小聚。午餐時間,朋友提出去吃日式拉面,并向我詢問“高湯”的營養(yǎng)。 “高湯”又稱鮮湯,通常指廚師自制用于烹飪的高級湯料,一般可分為毛湯、奶湯及清湯三大類。多數(shù)高湯是以富含呈鮮物質的雞、鴨、豬、牛、羊、火腿、干貝、香菇等原料熬制的,湯中含有來自熬湯原料的核苷酸、呈味氨基酸、有機酸、肽類、含氮有機物等多種呈鮮物質。這些鮮味成分以及其他風味物質產生綜合性的味道,使高湯的鮮味醇厚。高湯用于菜肴的制作,是許多市售調味品難以代替的。毛湯,可用于美化各種菜肴的味道;奶湯常用于高級筵席的奶湯類菜肴的制作;清湯常用于高級筵席的燒、燴或湯菜烹飪。不少廚師用自配的原料、相應的制法熬制出頗具特色的高湯,成為制作菜肴味型獨特、口感豐滿的“秘密技藝”。高湯能給麻、辣、鮮、香、滑、嫩、爽等各種風味增加柔和的感覺。它具有多物料的復合味感成分,又有原汁原味等特性,其鮮、香、滑、爽的調味效果迄今無調味品能與之媲美[1]。 我們對高湯的喜愛源于其提供的豐富口感和風味,那么高湯中都含有哪些成分,它們的營養(yǎng)作用怎樣呢? 一些學者根據(jù)AOAC(1990)的方法研究了雞肉、蘑菇、豬肉、海產品這四種高湯塊的主要成分,主要是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
隨著餐飲行業(yè)越來越多的商業(yè)化、成品化,高湯的商業(yè)生產逐步被各國重視起來。其中以日本的研發(fā)最為前沿。日本的拉面文化是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民間評判拉面是否地道的方法,就是看客人在喝面湯時有沒有發(fā)出很滿足的嘖嘖聲。在越來越多的連鎖餐飲走上餐飲行業(yè)的舞臺時,標準化的高湯做法已經需要取代廚師原始的烹飪方法。湯底等成品化食品輔料也就應運而生。日本學者專注于使用植物原料提取高湯粉,而中國的相關研究還停留在動物性原料生產高湯粉的階段。2004年,中國學者劉國強研究了高湯粉在方便面湯料中的應用,并發(fā)現(xiàn)在方便面粉醬包中加入高湯粉,不僅能增強方便面的肉香氣味,使口感更醇厚、香氣更豐滿濃郁,而且使方便面更富有營養(yǎng),檔次得以提升[3]。 目前,國內高湯產品還存在標準不明確、品種不多、宣傳不到位、工業(yè)化水平低、假貨次貨泛濫等很多問題。 近日,廣州日報報道一些企業(yè)生產的廉價湯底問題。揭露了這一行業(yè)面臨的問題。有些企業(yè)通過大量的風味香精、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調配出的“濃湯鍋底”、“白骨湯”等,不僅不含有真正高湯(或濃縮高湯)中的氨基酸、肽、脂肪等營養(yǎng)素,反而有濫用添加劑之嫌疑。同時,其非法生產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也很難保證。即使能給消費者帶來口味上的滿足,卻也不能避免的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上的隱患。更有很多餐飲企業(yè)為了降低成本,購買這些所謂的濃湯底,更是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與喜愛。 我們怎樣選擇既美味又安全營養(yǎng)的高湯食品呢? 一 貪小便宜吃大虧 制作高湯是一件費工費時的事。廉價的高湯多有調配速成之嫌。 二 眼見為實 許多負責任的餐飲企業(yè)都會允許顧客參觀其烹飪過程,或原料。對于很喜愛的店,很喜愛的食品,若是不放心,不妨向老板要求參觀一下,吃的也放心。 三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高湯的制作工藝并不復雜,只是要配出特別的風味,就需要掌握配料的特性,勇敢嘗試不同的搭配。豐富了自己的生活,也發(fā)掘了廚房里的創(chuàng)造性。更重要的是能讓一家人吃的放心。 四 高湯食品淺嘗輒止 高湯要想制作出誘人的乳色、柔滑的口感,最重要的配料就是油脂。因為油脂的乳化是造成這些感官性狀的一大成因。愛美的女士,您在喝下這碗靚湯的時候,也給自己補充了不少脂肪哦。還有高血脂的人群,也要注意,高湯好喝,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