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的人應有的選擇---大前研一 對於五十歲後仍在原公司上班的人: 先回顧自己先前25年的工作,把上班族生活中累積的庫存全都清出來,看看自己擅長的領域是財務?人事?會計事務?或業(yè)務? 盤點庫存後,如果看得出來,那就專注在擅長的領域,同時別忘了將自己的眼界放在充實第二個人生上,把對公司的期待降到最低標準。 對於五十歲後想換工作的人: 五十歲的人若要換公司,應該選擇降兩級的公司,才是正確的做法,降級求職比較能夠抬高自己的身價。 對於五十歲後仍夢想創(chuàng)業(yè)的人: 絕不可將退休金全部投入新事業(yè)---直到五十歲以前都是上班族的你,就好比是早已被馴養(yǎng)的動物欠缺經(jīng)營者的素質(zhì),選擇在有年輕人開展事業(yè)時,以顧問的身分進入,或以協(xié)助者的身分進入他們的企業(yè),才是最佳策略。 退休後;別冒險、別借錢、將工作當成興趣,別想用欲望賺錢,這是大原則。
重新開機,從今以後,就「人」的角度,專心而快樂地度過退休後的二十年吧! 現(xiàn)在自己在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最後能說出:「??!我的人生過得很好。」而做的事情。 五十歲左右的人,若能透過終點來看剩餘的三十年人生,那麼即使是直到現(xiàn)在一直認為極端重要的事,到頭來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其實也沒想像中那般重要。 日本的退休人士只知道繼續(xù)存錢,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為什麼有人這麼熱愛存錢? 忍耐著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一古腦兒地節(jié)儉,而且在做好萬全準備以後,才開始後悔,認為自己應該活得更自由才對,到最後還在一片怨嘆聲中辭世,這種人生真的好嗎? 應該將時間和金錢全都投注在享受人生上,如果還擔心著「萬一」不知何時會到,以至於對生活的種種樂趣心灰意懶,不是本末倒置嗎? 若說退休生活有幸福指數(shù)可言,未必會與當事人的儲蓄金額成正比,儲存一億日圓和十億日圓的人,退休生活的豐富程度並不一定有差距,即使擁有多餘的錢,也未必一定幸福。 退休後成為真正的玩家: 把生活過得有趣而豐富,可以做的事很多,讓你對人生永不感到厭倦,真正豐富的人生,不在於擁有很多事業(yè)夥伴,而是日常的玩伴! 五十歲的你,在上班族這個同質(zhì)的社會中,已經(jīng)待了二十五年以上,如果玩伴都是自己現(xiàn)在或過去的同事,那麼公司那套秩序勢必重現(xiàn),設法讓自己有意識的走到外面和各種夥伴相遇,讓自己與他人的交流呈現(xiàn)多樣化,和不同的團體、夥伴交往,也是充實第二個人生不可欠缺的條件。 對所有五十歲以上的人: 健康第一,絕不累積疲勞; 過了五十歲彷彿駕著破舊老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做長距離行走,絕對不可以勉強; 把重心放在生活上; 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專心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要活在當下; 對於想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去做; 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批評,活出真實的自我; 不用在配偶、家人面前逞強,多花時間與金錢在父母身上。 五十歲前後是一生中最能看清全盤人生並開始倒數(shù)計時的時候,能快樂時,若不好好地享樂,以後就會後悔。 現(xiàn)代人擁有太多用不到、也享受不到的東西,卻還是要拚命地滿足心理沒有完全的那個夢。 擁有一個東西,你其實就失去兩個自由,一個是被物質(zhì)綑綁的自由,一個是面臨被金錢支配的自由。 這世界沒有僥倖,人總要為年輕的錯誤付出代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