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一) 五品 “五品”是指調動人體的所有感覺器官用心地去品味﹑欣賞茶。即 “耳品”──注意聽主人(或茶表演者)的介紹; “目品”──用眼睛觀察茶的外觀形狀﹑茶的湯色等; “鼻品”──用鼻子聞茶香; “口品”──用口舌品鑒茶湯的滋味韻味; “心品”──對茶的欣賞從物質角度的感性欣賞升華到文化的高度 例如,僅僅是茶葉的名稱如“碧螺春”就足以讓人憶古思今,聯(lián)想到煙波浩淼的太湖,聯(lián)想到“嚇剎人香”的俗稱,以及康熙皇帝御筆賜名的情景,如果再加上對茶的色香味的聯(lián)想,必定會達到神遊太湖洞庭山﹑心馳茶鄉(xiāng),領悟到“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二) 三看﹑三聞﹑三品﹑三回味 三看﹑三聞﹑三品﹑三回味都是欣賞茶葉的具體方法,這些方法應綜合應用﹑相互補充,才能欣賞到茶的全貌。 1. 三看 頭一看是看干茶的外觀形狀,即看是芽茶,還是葉茶;是珠茶,還是條索茶,以及看干茶的色澤﹑質地﹑均勻度﹑緊結度﹑有無顯毫等等。 二看是看茶湯的色澤,即看茶湯是否清澈鮮艷明亮並具有該品種應有的色彩。 三看葉底,即看沖泡后充份展開的葉片或葉芽是否細嫩﹑均齊﹑完整,有無花雜﹑焦斑﹑紅筋﹑紅梗等現象,烏龍茶還要看是否“綠葉紅鑲邊”。 2. 三聞 即干聞﹑熱聞、冷聞。 干聞主要聞干茶的香型,以及有無陳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異味 熱聞是指開泡后乘熱聞茶的香味茶湯,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種香型又分為馥郁﹑清高﹑鮮靈﹑幽雅﹑辛銳﹑純正﹑清淡﹑平和等表現形式。 冷聞是指溫度降低后再聞茶蓋或杯底留香,這時可聞到在高溫時,因茶葉芳香物大量揮發(fā)而掩蓋了的其他氣味。 3. 三品 茶要細細品啜。 頭一品主要是品火功,春茶的加工工藝是老火﹑足火﹑生青或有日曬昧。 第二品是品滋味,這時應讓茶湯在口腔內流動,與舌根﹑舌面﹑舌側﹑舌端的味蕾充份接觸,看茶味是濃烈﹑鮮爽﹑甜爽﹑醇厚﹑醇和還是苦澀﹑淡薄或生澀。 第三品是品茶的韻味。清代大才子袁枚曾講:“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體貼之。”即將茶湯含在口中,像含著一朵鮮花一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吞下去時還要注意感受茶湯過喉時是否爽滑。袁枚在品茶時講要“徐徐體貼”茶,這體貼兩個字用絕了。只有對親人才談得上體貼,只有帶有深厚的感情才有可能去“徐徐體貼茶”。我們只有像袁大才子一樣,帶著對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欣賞到好茶“香﹑清﹑甘﹑活”,妙不可言的韻味。 4. 三回味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滿口生津;二是齒頰回味甘醇,留香數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氣脈暢通,五臟六腑如得滋潤,使人心曠神怡,飄然欲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