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七 外國列傳一·作者:薛居正等

 西納 2011-05-04




契丹者,古匈奴之種也。代居遼澤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關(guān)一千一百里,
榆關(guān)南距幽州七百里,本鮮卑之舊地也。其風(fēng)土人物,世代君長,前史載之詳矣。
唐咸通末,其王曰錫里濟,疆土稍大,累來朝貢。光啟中,其王沁丹者,乘
中原多故,北邊無備,遂蠶食諸郡,達靼、奚、室韋之屬,咸被驅(qū)役,族帳浸盛,
有時入寇。劉仁恭鎮(zhèn)幽州,素知契丹軍情偽,選將練兵,乘秋深入,逾摘星嶺討
之,霜降秋暮,即燔塞下野草以困之,馬多饑死,即以良馬賂仁恭,以市牧地。
仁恭季年荒恣,出居大安山,契丹背盟,數(shù)來寇鈔。時劉守光戍平州,契丹實里
王子率萬騎攻之,守光偽與之和,張幄幕于城外以享之,部族就席,伏甲起,擒
實里王子入城。部族聚哭,請納馬五千以贖之,不許,沁丹乞盟納賂以求之,自
是十余年不能犯塞。
及沁丹政衰,有別部長耶律安巴堅,最推雄勁,族帳漸盛,遂代沁丹為主。
先是,契丹之先大賀氏有勝兵四萬,分為八部,每部皆號大人,內(nèi)推一人為主,
建旗鼓以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及安巴堅為主,乃怙強恃勇,不受諸族之
代,遂自稱國主。天祐四年,大寇云中,后唐武皇遣使連和,因與之面會于云中
東城,大具享禮,延入帳中,約為兄弟,謂之曰:“唐室為賊所篡,吾欲今冬大
舉,弟可以精騎二萬,同收汴、洛。”安巴堅許之,賜與甚厚,留馬三千匹以答
貺。左右咸勸武皇可乘間擄之,武皇曰:“逆賊未殄,不可失信于部落,自亡之
道也。”乃盡禮遣之。及梁祖建號,安巴堅亦遣使送名馬、女口、貂皮等求封冊。
梁祖與之書曰:“朕今天下皆平,唯有太原未服,卿能長驅(qū)精甲,徑至新莊,為
我翦彼寇讎,與爾便行封冊。”莊宗初嗣世,亦遣使告哀,賂以金繒,求騎軍以
救潞州,答其使曰:“我與先王為兄弟,兒即吾兒也,寧有父不助子耶!”許出
師,會潞平而止。劉守光末年苛慘,軍士亡叛皆入契丹。洎周德威攻圍幽州。燕
之軍民多為所寇掠,既盡得燕中人士,教之文法,由是漸盛。十三年八月,安巴
堅率諸部號稱百萬,自麟、勝陷振武,長驅(qū)云、朔,北邊大擾。莊宗赴援于代,
敵眾方退。十四年,新州大將盧文進為眾所迫,殺新州團練使李存矩于祁溝關(guān),
返攻新、武。周德威以眾擊之,文進不利,乃奔于契丹,引其眾陷新州。周德威
率兵三萬以討之,北騎援新州,德威為其所敗,殺傷殆盡,契丹乘勝攻幽州。是
時,或言契丹三十萬,或言五十萬,幽薊之北,所在北騎皆滿。莊宗遣明宗與李
存審、閻寶將兵救幽州,遂解其圍,語在《莊宗紀(jì)》中。
十八年十月,鎮(zhèn)州大將張文禮弒其帥王镕,莊宗討之,時定州王處直與文禮
合謀,遣威塞軍使王郁復(fù)引契丹為援。十二月,安巴堅傾塞入寇,攻圍幽州,李
紹宏以兵城守。契丹長驅(qū)陷涿郡,執(zhí)刺史李嗣弼,進攻易、定,至新樂,渡沙河,
王都遣使告急。時莊宗在鎮(zhèn)州行營,聞前鋒報“契丹渡沙河”,軍中咸恐,議者
請權(quán)釋鎮(zhèn)州之圍以避之。莊宗曰:“霸王舉事,自有天道,契丹其如我何!國初,
突厥入寇,至于渭北,高祖欲棄長安,遷都樊、鄧,太守曰:“獫狁孔熾,自古
有之,未聞遷移都邑。霍去病,漢廷將帥,猶且志滅匈奴,況帝王應(yīng)運,而欲移
都避寇哉!”文皇雄武,不數(shù)年俘二突厥為衛(wèi)士。今吾以數(shù)萬之眾安集山東,王
德明廝養(yǎng)小人,安巴堅生長邊地,豈有退避之理,吾何面視蒼生哉!爾曹但駕馬
同行,看吾破之。”莊宗親御鐵騎五千,至新城北,遇契丹前鋒萬騎,莊宗精甲
自桑林突出,光明照日,諸部愕然緩?fù)?,莊宗分二廣以乘之,北騎散退。時沙河
微冰,其馬多陷,安巴堅退保望都。是夜,莊宗次定州,翌日出戰(zhàn),遇奚長托諾
五千騎,莊宗親軍千騎與之斗,為其所圍,外救不及,莊宗挺馬奮躍,出入數(shù)四,
酣戰(zhàn)不解。李嗣昭聞其急也,灑泣而往,攻破其陣,掖莊宗而歸。時契丹值大雪,
野無所掠,馬無芻草,凍死者相望于路。安巴堅召盧文進,以手指天謂之曰:“
天未令我到此。”乃引眾北去。莊宗率精兵騎躡其后,每經(jīng)安巴堅野宿之所,布
秸在地,方而環(huán)之,雖去,無一莖亂者,莊宗謂左右曰:“蕃人法令如是,豈中
國所及!”莊宗至幽州,發(fā)二百騎偵之,皆為契丹所獲,莊宗乃還。
天祐末,安巴堅乃自稱皇帝,署中國官號。其俗舊隨畜牧,素?zé)o邑屋,得燕
人所教,乃為城郭宮室之制于漠北,距幽州三千里,名其邑曰西樓邑,屋門皆東
向,如車帳之法。城南別作一城,以實漢人,名曰漢城,城中有佛寺三,僧尼千
人。其國人號安巴堅為天皇王。同光中,安巴堅深著辟地之志,欲收兵大舉,慮
渤海踵其后。三年,舉其眾討渤海之遼東,令托諾、盧文進據(jù)營、平等州,擾我
燕薊。
明宗初纂嗣,遣供奉官姚坤告哀,至西樓邑,屬安巴堅在渤海,又徑至慎州,
崎嶇萬里。既至,謁見安巴堅,延入穹廬,安巴堅身長九尺,被錦袍,大帶垂后,
與妻對榻引見坤。坤未致命,安巴堅先問曰:“聞爾漢土河南、河北各有一天子,
信乎?”坤曰:“河南天子,今年四月一日洛陽軍變,今兇問至矣。河北總管令
公,比為魏州軍亂,先帝詔令除討,既聞內(nèi)難,軍眾離心,及京城無主,上下堅
冊令公,請主社稷,今已順人望登帝位矣。”安巴堅號咷,聲淚俱發(fā),曰:“
我與河?xùn)|先世約為兄弟,河南天子吾兒也。近聞漢地兵亂,點得甲馬五萬騎,比
欲自往洛陽救助我兒,又緣渤海未下,我兒果致如此,冤哉!”泣下不能已。又
謂坤曰:“今漢土天子,初聞洛陽有難,不急救,致令及此。”坤曰:“非不急
切,地遠阻隔不及也。”又曰:“我兒既殂,當(dāng)合取我商量,安得自便!”坤曰:
“吾皇將兵二十年,位至大總管,所部精兵三十萬,眾口一心,圣堅推戴,違之
則立見禍生,非不知稟天皇王意旨,無奈人心何。”其子托云在側(cè),謂坤曰:“
漢使勿多談。”因引左氏牽牛蹊田之說以折坤,坤曰:“應(yīng)天順人,不同匹夫之
義,只如天皇王初領(lǐng)國事,豈是強取之耶!”安巴堅因曰:“理當(dāng)如此,我漢國
兒子致有此難,我知之矣。聞此兒有宮婢二千,樂官千人,終日放鷹走狗,耽酒
嗜色,不惜人民,任使不肖,致得天下皆怒。我自聞如斯,常憂傾覆,一月前已
有人來報,知我兒有事,我便舉家斷酒,解放鷹犬,休罷樂官。我亦有諸部家樂
千人,非公宴未嘗妄舉。我若所為似我兒,亦應(yīng)不能持久矣,自此愿以為戒。”
又曰:“漢國兒與我雖父子,亦曾彼此讎敵,俱有惡心,與爾今天子無惡,足得
歡好。爾先復(fù)命,我續(xù)將馬萬騎至幽、鎮(zhèn)以南,與爾家天子面為盟約,我要幽州,
令漢兒把捉,更不復(fù)侵入漢界。”又問:“漢收得西川,信不?”坤曰:“去年
九月出兵,十一月十六日收下東、西川,得兵馬二十萬,金帛無算?;实鄢跫次?,
未辦送來,續(xù)當(dāng)遣使至矣。”安巴堅忻然曰:“聞西有劍閣,兵馬從何過得?”
坤曰:“川路雖險,然先朝收復(fù)河南,有精兵四十萬,良馬十萬騎,但通人行處,
便能去得,視劍閣如平地耳。”安巴堅善漢語,謂坤曰:“吾解漢語,歷口不敢
言,懼部人效我,令兵士怯弱故也。”坤至止三日,安巴堅病傷寒。一夕,大星
殞于其帳前,俄而卒于扶余城,時天成元年七月二十七日也。其妻舒嚕氏自率眾
護其喪歸西樓,坤亦從行,得報而還。既而舒嚕氏立其次子德光為渠帥,以總國
事,尋遣使告哀,明宗為之輟朝。明年正月,葬安巴堅于木葉山,偽謚曰“大圣
皇帝”。
安巴堅凡三子,長曰人皇王托云,即東丹王也;次曰元帥太子,即德光也;
幼曰阿敦少君。德光本名耀庫濟,后慕中華文字,遂改焉。唐天成初,安巴堅死,
其母令德光權(quán)主牙帳,令少子阿敦少君往渤海國代托云。托云將立,而德光素為
部族所伏,又其母亦常鐘愛,故因而立之。明宗時,德光遣使摩琳等三十余人來
修好,又遣使為父求碑石,明宗許之,賜與甚厚,并賜其母瓔珞錦彩。自是山北
安靜,蕃漢不相侵?jǐn)_。
三年,德光偽改為天顯元年。是歲,定州王都作亂,求援于契丹,德光陷平
州,遣托諾以騎五千援都于中山,招討使王晏球破之于曲陽,托諾走保賊城。其
年七月,又遣特哩袞率七千騎救定州,王晏球逆戰(zhàn)于唐河北,大破之。幽州趙德
鈞以生兵接于要路,生擒特哩袞等首領(lǐng)五十余人獻闕下。明年,王都平,擒托諾
及余眾,斬之。自是契丹大挫,數(shù)年不敢窺邊。嘗遣紐赫美陵來求托諾骸骨,明
宗怒其詐,斬之。長興二年,東丹王托云在闕下,其母繼發(fā)使申報,朝廷亦優(yōu)容
之。
長興末,契丹迫云州,明宗命晉高祖為河?xùn)|節(jié)度使兼北面蕃漢總管。清泰三
年,晉高祖為張敬達等攻圍甚急,遣指揮使何福赍表乞師,愿為臣子。德光白其
母曰:“兒昨夢太原石郎發(fā)使到國,今果至矣,事符天意,必須赴之。”德光乃
自率五萬騎由雁門至?xí)x陽,即日大破敬達之眾于城下,尋冊晉高祖為大晉皇帝,
約為父子之國,割幽州管內(nèi)及新、武、云、應(yīng)、朔州之地以賂之,仍每歲許輸帛
三十萬。時幽州趙德鈞屯兵于團柏谷,遣使至幕帳,求立己為帝,以石氏世襲太
原,德光對使指帳前一石曰:“我已許石郎為父子之盟,石爛可改矣。”楊光遠
等殺張敬達降于契丹,德光戲謂光遠等曰:“爾輩大是惡漢兒,不用鹽酪,食卻
一萬匹戰(zhàn)馬。”光遠等大慚。晉高祖南行,德光自送至潞州。時趙德鈞、趙延壽
自潞州出降于契丹,德光鎖之,令隨牙帳。晉高祖入洛,尋遣宰相趙瑩致謝于契
丹。天福三年,又遣宰臣馮道、左仆射劉昫等持節(jié)冊德光及其母氏徽號,赍鹵
簿、儀伏、法服、車輅于本國行禮。德光大悅,尋遣使奉晉高祖為英武明義皇帝。
是歲,契丹改天顯十一年為會同元年,以趙延壽為樞密使,升幽州為南京,以趙
思溫為南京留守,既而德光請晉高祖不稱臣,不上表,來往緘題止用家人禮,但
云“兒皇帝”,晉祖厚赍金帛以謝之。晉祖奉契丹甚至,歲時問遺,慶吊之禮,
必令優(yōu)厚。每北使至,即于別殿致敬。德光每有邀請,小不如意,則來譴責(zé),晉
祖每屈己以奉之,終晉祖世,略無釁隙。
及少帝嗣位,遣使入契丹,德光以少帝不先承稟,擅即尊位,所赍文字,略
去臣禮,大怒,形于責(zé)讓,朝廷使去,即加譴辱。會契丹回圖使喬榮北歸,侍衛(wèi)
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謂榮曰:“先朝是契丹所立,嗣君乃中國自冊,稱孫可矣,
稱臣未可。中國自有十萬口橫磨劍,要戰(zhàn)即來!”榮至本國,具言其事,德光大
怒,會青州楊光遠叛,遣使構(gòu)之。明年冬,德光率諸部南下,開運元年春,陷祁
州,直抵大河,少帝幸澶州以御之。其年三月,德光敗于陽城,棄其車帳,乘一
橐駝奔至幽州。因怒其失律,自大首領(lǐng)已下各杖數(shù)百,唯趙延壽免焉。是時,契
丹連歲入寇,晉氏疲于奔命,邊民被苦,幾無寧日,晉相桑維翰勸少帝求和于契
丹,以紓國難,少帝許之,乃遣使奉表稱臣,卑辭首過。使回,德光報曰:“但
使桑維翰、景延廣自來,并割鎮(zhèn)、鎮(zhèn)與我,則可通和也。”朝廷知其不可,乃止。
時契丹諸部頻年出征,其國君臣稍厭兵革,德光母嘗謂蕃漢臣僚曰:“南朝漢兒
爭得一向臥耶!自古及今,惟聞漢來和蕃,不聞蕃去和漢,待伊漢兒的當(dāng)回心,
則我亦不惜通好也。”
三年,樂壽監(jiān)軍王巒繼有密奏,苦言瀛、鄚可取之狀。十月,少帝遣杜重
威、李守貞等率兵經(jīng)略。十一月,蕃將高牟翰敗晉師于瀛州之北,梁漢璋死之。
契丹主聞晉既出師,自率諸部由易、定抵鎮(zhèn)州,杜重威等自瀛州西趨常山,至中
渡橋,敵已至矣,兩軍隔滹水而寨焉。十二月十日,杜重威率諸軍降于契丹,語
在《晉少帝紀(jì)》中。十二日,德光入鎮(zhèn)州,大犒將士。十四日,自鎮(zhèn)州南行,中
渡降軍所釋甲仗百萬計,并令于鎮(zhèn)州收貯,戰(zhàn)馬數(shù)萬匹,長驅(qū)而北。命張彥澤領(lǐng)
二千騎先趨東京,遣重威部轄降兵取邢、相路前進。晉少帝遣子延煦、延寶奉降
表于契丹,并傳國寶一紐至牙帳。明年春正月朔日,德光至汴北,文武百官迎于
路。是日入宮,至昏復(fù)出,次于赤崗。五日,宣制降晉少帝為負義侯,于黃龍府
安置。七日,德光復(fù)自赤崗入居于大內(nèi),分命使臣于京城及往諸道括借錢帛。遂
命以李崧為西廳樞密使,以馮道為太傅,以左仆射和凝及北來翰林學(xué)士承旨張礪
為宰相。二月朔日,德光服漢法服,坐崇元殿受蕃漢朝賀,宣制大赦天下,改晉
國為大遼國。以趙延壽為大丞相,兼政事令,充樞密使兼中京留守。降東京為防
御州,尋復(fù)為宣武軍。
十五日,漢高祖建號于晉陽,德光聞之,削奪漢祖官爵。是月,晉州、潞州
并歸河?xùn)|。時盜賊所在群起,攻劫州郡,斷澶州浮梁。契丹大恐,沿河諸藩鎮(zhèn)并
以腹心鎮(zhèn)之。三月朔日,德光坐崇元殿,行入閣之禮,睹漢家儀法之盛,大悅。
以其大將蕭翰為汴州節(jié)度使。十七日,德光北還。發(fā)離東京,宿于赤岡,有大聲
如雷,起于牙帳之下,契丹自黎陽濟河,次湯陰縣界,有一岡,土人謂之愁死岡,
德光憩于其上,謂宣徽使高勛曰:“我在上國,以打圍食肉為樂,自及漢地,每
每不快,我若得歸本土,死亦無恨。”勛退而謂人曰:“其語偷,殆將死矣。”
時賊帥梁暉據(jù)相州,德光親率諸部以攻之。四月四日,屠其城而去。德光聞河陽
軍亂,謂蕃漢臣僚曰:“我有三失:殺上國兵士,打草谷,一失也;天下括錢,
二失也;不尋遣節(jié)度使歸藩,三失也。”十六日,次于欒城縣殺虎林之側(cè),時德
光已得寒熱疾數(shù)日矣,命部人赍酒脯,禱于得疾之地。十八日晡時,有大星落于
穹廬之前,若迸火而散,德光見之,西望而唾,連呼曰:“劉知遠滅,劉知遠滅!”
是月二十一日卒,時年四十六,主契丹凡二十二年。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腸胃,
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之為“帝羓”焉。(案“以下原本闕佚。據(jù)《五代
會要》云:四月十八日,德光卒于欒城。五月,宣遣制,以永康王襲位。永康王
者,東丹王之長子,以其月二十一日領(lǐng)部族歸國,改會同十年為天祿元年,自稱
天授皇帝。漢乾祐三年十一月,率騎數(shù)萬,陷邢州之內(nèi)丘縣、深州之饒陽縣。周
廣順元年正月,太祖命左千牛衛(wèi)將軍朱憲往修和好,永康王亦遣使報命,獻良馬
四匹,太祖復(fù)遣尚書左丞田敏、供奉官蔣光遂銜命往聘。其年四月,田敏等回,
永康王遣使獻碧玉金鍍銀裹鞍轡,并馬四十匹。其月,太祖又命左金吾將軍姚漢
英、左神武將軍華光裔往使。其年九月,永康王為部下太寧王所弒,德光之子勒
所部兵誅太寧王自立,稱應(yīng)歷元年,號天順皇帝。顯德元年春,太原劉崇將圖南
寇,契丹將楊兗率騎萬余以助之。三月,世宗親征,與崇戰(zhàn)于潞州高平縣之南原,
崇軍大敗,契丹眾棄甲而遁。二年三月,命許州節(jié)度使王彥超等筑壘于李晏口,
與契丹數(shù)千騎戰(zhàn)于安平縣,敗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