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難得的兄弟創(chuàng)業(yè)故事,其理性堪稱標本。12年前的那個秋天,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tǒng)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這5個創(chuàng)始人的QQ號,據(jù)說是從10001到10005.為避免彼此爭奪權力,馬化騰在創(chuàng)立騰訊之初就和四個伙伴約定清楚:各展所長、各管一攤。馬化騰是CEO(首席執(zhí)行官),張志東是CTO(首席技術官),曾李青是COO(首席運營官),許晨曄是CIO(首席信息官),陳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將騰訊的創(chuàng)業(yè)5兄弟稱之為“難得”,是因為直到2005年的時候,這五人的創(chuàng)始團隊還基本是保持這樣的合作陣形,不離不棄。直到騰訊做到如今的帝國局面,其中4個還在公司一線,只有COO曾李青掛著終身顧問的虛職而退休。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業(yè)迅速壯大的過程中,要保持創(chuàng)始人團隊的穩(wěn)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這個背后,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從一開始對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設計功不可沒。 從股份構成上來看。5個人一共湊了50萬元,其中馬化騰出了23.75萬元,占了47.5%的股份;張志東出了10萬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萬元,占12.5%的股份;其他兩人各出5萬元,各占10%的股份。 雖然主要資金都由馬所出,他卻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們的總和比我多一點點,不要形成一種壟斷、獨裁的局面。”(www.)而同時,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資金,占大股。“如果沒有一個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時候也肯定會出問題,同樣完蛋”。 保持穩(wěn)定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就在于搭檔之間的“合理組合”。 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史》作者林軍回憶說,“馬化騰非常聰明,但非常固執(zhí),注重用戶體驗,愿意從普通的用戶的角度去看產(chǎn)品。張志東是腦袋非常活躍,對技術很沉迷的一個人。馬化騰技術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長處是能夠把很多事情簡單化,而張志東更多是把一個事情做得完美化。”(責任編輯:股之羽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