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
|
技 術(shù) 內(nèi) 容
|
技 術(shù) 要 點
|
2月下旬—3月上旬
|
拿姜種、洗姜、選姜種、曬姜、藥劑浸種、困姜
|
催芽前,選用農(nóng)用鏈霉素、2%阿維菌素、含有銅的農(nóng)藥(乙酸銅等)浸種15—30分鐘,分別防治姜瘟病、癩皮病、爛脖子病。
|
3月中旬—4月初
|
保溫箱催芽,一般需要25天
|
開始4—5天由20℃緩慢升溫升到25℃,姜塊露白,破尖后,變溫處理10天,由25℃降溫到23℃,播種前4、5天,再降到20℃—18℃,進行低溫鍛煉。
|
4月上中旬
|
及時播種,合理密植
|
大行距70—75厘米,小株距16—18厘米,斜擺密植栽培,5000—5500株/畝。 注意:施田補、乙草胺、割地草等不能過量
|
5月上中旬
|
姜芽出土后,破膜放風
|
防止高溫烤苗
|
5月下旬—7月上旬
|
及早噴藥、防治第1代鉆心蟲(姜螟、截蟲)
|
選用“天下無蟲+有機硅(有機氟)+甲維鹽”新技術(shù),于5月25—30日晴天傍晚日落時打第1遍關(guān)鍵藥,以后隔10—15天打1次藥,連續(xù)打3—4遍關(guān)鍵藥。
|
5月底—6月下旬
|
防治細菌性爛心病
|
選用農(nóng)用鏈霉素,重點噴大姜的嫩梢,
注意:千萬不能用手掐爛心,因為手傳染病菌。
|
5月中旬—9月中旬
|
沖施增產(chǎn)型黃腐酸鹽,落地豐收;促進大姜生根、疏松土壤、姜塊色澤好
|
姜芽出土后,1畝1次沖施30袋增產(chǎn)型黃腐酸鹽、或5袋落地豐收,隔15天1次,連續(xù)沖施6—8次,一共150—240袋增產(chǎn)型黃腐酸鹽、或30袋落地豐收。
|
6月上旬—7月底
|
及早灌根、防治爛脖子病
|
姜長到10厘米(3葉1心)時,選用64%殺毒礬、72%杜邦克露+可殺得叁仟、多寧+70%甲基托布津、或甲霜靈錳鋅(霜脲錳鋅)+乙酸銅(絡氨銅、松脂酸銅)、或高錳酸鉀+鏈霉素(84消毒液)灌根,間隔10天1次,連續(xù)灌4次
|
6月中旬—8月中旬
|
選準時間灌根,防治癩皮病(蛆頭、根結(jié)線蟲)
|
1畝1次順姜溝沖施2斤“2%阿維菌素+有機氟(有機硅)”,間隔10天1次,連續(xù)沖施4次,一共8斤2%阿維菌素。
|
6月下旬—8月上旬
|
防治炭疽病
|
選用50%施保功、70%甲基托布津,加上康豐素,重點噴大姜植株的下層葉片和葉片的反面。
|
6月中旬—8月下旬
|
及早用藥、防治姜瘟?。ㄇ嗫莶 ⒏癄€?。?/p>
|
防治最佳時間是8月上旬扶壟培土時姜溝噴施農(nóng)用鏈霉素殺菌和催芽前,用農(nóng)用鏈霉素浸種。
發(fā)現(xiàn)中心發(fā)病植株時,用農(nóng)用鏈霉素灌根,隔5天1次,連續(xù)灌3次。
注意:灌過根的大姜不能入姜窖,直接賣鮮姜,因為仍然帶有病原菌、能傳播病原菌。
|
7月下旬—9月上旬
|
防治斑點病、白星病
(姜農(nóng)俗稱:黃葉?。?/p>
|
選用75%達科寧、70%甲基托布津、世高,加上康豐素,分別于7月20—30日、8月5—10日、8月16—25日打3遍關(guān)鍵藥。
重點噴大姜的嫩梢、上層葉片和葉片的反面。
|
7月下旬—8月上旬
|
防治第2代鉆心蟲
|
選用“天下無蟲+有機硅(有機氟)+甲維鹽”新技術(shù),于晴天傍晚日落時打藥,間隔10—15天打1次藥
|
8月上旬
|
防治甜菜夜蛾
|
選用甲維鹽、杜邦安打、印響、凱恩、康寬、普尊等,于晴天傍晚日落時打藥,重點噴大姜的嫩梢。
|
6月中下旬—7月下旬
|
追肥以氮肥為主,少量補施鉀肥
|
1畝1次20—30斤沖施諾爾高鉀寶,隔15天1次,連續(xù)3次,一共80斤諾爾高鉀寶。
|
8月上旬—10月上旬
|
追肥以鉀肥為主,鉀肥后移沖施,促進姜塊的膨大
|
1畝1次60—80斤沖施諾爾高鉀寶,隔10天1次,連續(xù)4—5次,一共240—400斤諾爾高鉀寶。
|
9月下旬—10月上旬
|
藥劑潤沙,姜窖四壁噴藥殺菌
|
選用農(nóng)用鏈霉素和2%阿維菌素分別防治姜瘟病和癩皮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