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不知去過多少次拙政園了,就是現(xiàn)在也有事沒事常往那園子里逛逛,可從沒打算寫些個什么,看到博友孤帆貼的圖文并茂的“旅游貼”,思緒著也寫些什么來。于是,就想到了家門口的園子,倒不是因為它有名(當然也是一個原因)主要是離家近,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
于是,試著盡量敘述的較全較集中些的拙政園游記來。
蘇州拙政園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古典園林,與北京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北京的園林也去過多次,北京皇家園林令人產(chǎn)生嚴肅、莊重、敬仰、驚贊乃至拘束、壓抑、不自由之感,它的本質(zhì)上是“驚嘆號”,而蘇州園林則令人產(chǎn)生輕快、松弛、自在、隨便乃至無拘無束之感,再加上蘇州園林曲折幽深,含而不露給人的特殊感受,它的本質(zhì)則是一個“省略號”。
如果說北京皇家園林是篇學術(shù)性論文的話,那么蘇州園林則是首抒情詩。
拙政園始建于明代正德年(1509年),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xiāng)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王獻臣取晉代文學家潘岳“拙者之為政”句意,將此園名為拙政園。
![]() 拙政園原大門 拙政園占地面積78畝,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水,所以又被稱之為山水之園。
拙政園的花園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進了園子,首先來到東花園的主廳——蘭雪堂 廳堂形制小巧,堂中有漆雕“拙政園全景圖”,在此可領(lǐng)略拙政園全園的布局、景點。
出蘭雪堂往東走,是一座水榭——芙蓉榭。
臨水而筑,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榭前水面開闊,低欄曲橋,柳蔭婆娑,芙蓉亭立。在這里賞荷,你自然會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來。有著沖和的恬淡,一種與浮躁相對立的心情。這里是東花園夏日賞荷的佳絕處
![]()
沿著芙蓉榭往北是一片紫薇草坪,在草坪的中央聳立著一座重檐攢尖八角亭,名為“天泉亭”。
![]()
再向北走,是秫香館
外觀輕快明朗,體量較大的四面廳。意為稻谷飄香的館所。據(jù)說,原來墻外是農(nóng)田,種植秫谷,鼓借以為名。
繼續(xù)往前走是一條長廊。這是條復(fù)廊,,一半在東花園,一半屬于中花園
三面臨空,亭中有一圓拱門。這里的長廊似虹,取之宋詩“長堤如臥虹”。
跨過倚虹亭就到中花園了。
![]() (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