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飯局上主動做點菜者,不宜請主任/主賓點菜。但請主義詢問他們的喜好。
3.經常找出朋友/同事/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老板也需要被肯定,但應盡量在私下場合說,對于一般朋友/同事應當在公眾場合。
4.在受到別人的表揚時不要表現出理所當然的樣子,也不要假意否定,合適的表現方式是表示感謝,尤其感謝朋友的肯定與支持。
5.學會使用便條,也要懂得請別人也這么做。
6.即使你不是服務員,在朋友/同事有客人來時也應該主動倒水。這樣會讓朋友/同事很有面子,也會讓客人覺得你的朋友/同事很有威望,也會讓你的朋友/同事特別感謝你。
7.如果你是新手或者地位較低的人,要勇于問問題,主動詢問別人的需要,而不要等領導/資深的同事。
8.別人不在座位上時,熱情地幫助接聽并紀錄電話,接受信件傳遞信息,對團隊的同事/同學,記得提醒他們一些你知道的重要信息。
9.在征詢意見之后才進入別人的房間,看別人書架上的書,或室內物品,請別人同意才用別人的電腦,千萬不要翻動別人的筆記本。
10.出席活動需要有邀請,如果不能去出席應提前通知,遲到的話要在適當的時間點上通知主人,到了以后要解釋。帶來經邀請的朋友要事先通知主人。
11.不宜向別人索要禮物,收到禮物后不管是否喜歡,都哎喲感謝,因為送禮者輝很在乎你的反應。不要把從一處得來的禮物轉送給另一處。尤其是當它還保留著那處的痕跡。
12.在有多個出席者的場合,主動介紹自己的朋友給其他人,或者主動在你認識的朋友之間穿針引線。
13.在同一場合不同地位的朋友,要保持微笑,體貼地招呼那些內向的,不為人注意的可能有點兒自卑感的朋友,在社交中幫助弱勢者會得到別人特別的感激。在其他社交場合,對于社會地位較低者的處境,尤其是自己不能適應的生活條件與生活習慣時,盡量不要表現出不適感與負面感情,盡量主動向社會地位較低者打招呼。
14.有好吃的不要獨食,主動告訴朋友/同事你了解的好資訊,有好事情的餓時候要想到別人。
15.有人做錯了事,不要用情緒性的方式批評別人,尤其注意就事論事,避免評價別人的人格,個性與家教批評時能提出解決方案,批評就更有建設性,如果批評能比較幽默,往往負面效果就更少,被批評/遇到尷尬時能幽默自嘲,也能提高交流的建設性。
16.好漢不吃眼前虧,如果問題爭執(zhí)不下,也不要繼續(xù)火上澆油,冷靜下來,多收集一些數據資料,想得更明白點再說。
17.在你沒有充分把握的時候,用爭取與盡量這樣的口吻回答別人的邀約,承諾了就要最大限度去履行。
18.雖然在商言商,但還是要盡量不談回報地先為別人做些什么,這樣就在心理上
贏得了比別人更優(yōu)越的債權感。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是別人對他已有的社會地位債權感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