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反思型老師 我們每一個人既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也是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教師一方面需順應現(xiàn)行體制,一方面也可以為改造這個體制出一份力。一個人是渺小的,同時也是偉大的。我們無法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yōu)楦奶鞊Q地貢獻一份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 2 區(qū)分職業(yè)的愛和私人的愛 家長和老師的“愛”,孩子實在是不敢享受,而校長們天天掛在嘴邊的“師愛”,也已經(jīng)變成了懸在教師頭上的一把寶劍了。 為什么你教不好你的學生?因為你愛的不夠,愛的濃度和劑量不夠,只要你的愛達到最高溫度,石頭也能融化。---這幾乎成了教育的廣告詞了。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yè)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是可以(而且應該)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 職業(yè)的愛是必須做到的,私人感情是無法強求的。 比愛更重要的是尊重。 現(xiàn)在許多老師一提“師愛”頭就大。他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也無法愛上一個說謊成性的學生,就懷疑自己師德不夠告訴,就很焦慮。我想這完全是多余的顧慮。如果你竟然喜歡一個說謊成性的人,我看你是有問題的了。學生說謊我當然反感,但這并不妨礙我關心她、幫助他---就像幫助一個病人一樣。這就是師愛。 (這篇寫的特別好,幫我厘清了職業(yè)的愛和私人的愛。我應該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盡力愛學生。心里坦蕩,其他的就不必去多管了。最重要的是我最近也把職業(yè)和事業(yè)兩個概念厘清了,自己的工作首先是一種職業(yè)(我沒有權利把個人的情緒特別是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因為他是一項職業(yè),我更應該遵守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準則。),其次我在做好工作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事業(yè)。) 3 以為諷刺挖苦學生是一種有效的工作方法。(諷刺、挖苦屬于人身攻擊范疇,是教師素質低下修養(yǎng)淺薄的表現(xiàn)。學生首先是一個生命,是一個人,人與人之間人格是平等的,需要的是尊重,不應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4 領導能把你“恨”成“剛”嗎?面對不順心的學生,重要的不是我們的感覺而是他們的感覺,決定他們下一步怎樣做的不是我們的心態(tài)而是他們的心態(tài)。 學生常常兩面派。 學生如果發(fā)現(xiàn)誰表里如一誰倒霉,誰兩面派誰占便宜。那么經(jīng)過多年的訓練之后,他們肯定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成兩面派。(對學生的表里不一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不需要一味的埋怨、不滿、氣憤,學生也是受害者。著力點應該放在幫助學生處理各方面的問題上,而不是提出或制造一些強人所難的要求或困難。) 學生常常明知故犯 明知故犯是常態(tài),事事幫學生“明辨是非”或者感嘆學生明知故犯,完全是浪費精力、浪費感情。哪個學生不知道上課不該說話?他之所以還說,是因為有別的原因,你要解決問題就要在那個原因是上下功夫。(太好了,我以前總把大量的精力用來“分清是非”,用來講道理用來說教。該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用在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上,認知和行為之間為什么會有偏差?如何解決?而非什么是錯,什么是對。) 學生無責任感 讓他承擔責任,他才能增強責任感,讓他承擔他承受得了的責任,他才能增強責任感。 4 做目中有人的教師 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個學科老師 關心學生的心靈 考慮學生的需要 教師對學生靈魂的影響 差生比好學生更鍛煉人 教育首先是人對人的影響 人與人的交流 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大家交流的一個話題和媒介。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教好知識,更應該做好教育,課堂上鼓勵大家發(fā)言,討論一些有意義的話題等等。以后除了教知識外自己要有意識的做教育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