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筠卿自小就是個奇特的女娃,人前乖巧人后作。偶然間窺見她調(diào)皮模樣的人,幾乎無一例外的以為是錯覺。每每如此,筠卿便眨眨眼,咯咯的笑。
素與筠卿親近的人說,她笑起來很燦爛;脆弱的人說,她的笑很溫暖。可這個穆丫頭并不常笑,故而,識與不識之人又都說“穆筠卿很嚴肅。”聞之,筠卿不禁好笑,道:“吾非夫子學究,亦不若治經(jīng)博士,何也時時斂氣正色。然笑者,凡不發(fā)乎其心,皆難自持也,一笑齒頰酸痛,繼而眉目扭曲,其丑也若是,吾何故為之?” 垂髫之年,穆筠卿天真率性,無甚煩惱。只是不喜歡讀書,卻被送進了學堂。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枯燥乏味的很,一時學也學不通,又怎比流連細碟,自在嬌鶯有趣?好在她深諳怡然自得之道。她常三言兩語便惹哭個男娃娃,再觍顏正色講一通歪理,偏偏外人都信了她的話,繼而數(shù)落起男娃娃來。夫子看她長得乖巧,以為她是個沉得住氣,坐得冷板凳的人,便教她爪哇語。筠卿惡之尤甚,常戲言:“越巫鬼符或可比。”不過,感念父母養(yǎng)育之恩,夫子栽培之情,穆筠卿還是勤勉有佳。 及至及笄,不諳世事的年代就一去不復返了。 時下女子間流行白衫白裙。可穆筠卿嫌棄白衣遭臟。姊妹說,白衣高潔,世外仙姝不是都穿白衣嗎?筠卿不以為意,言“吾非仙子也”。餐風飲露有個甚意思,倒不如凡塵一俗子,繡口錦心換得逍遙自在。 世情惡衰歇,她曉得世事洞明的學問難通,人情練達的文章難做。然為人處事,不過多聞少言,何苦勞那個心經(jīng)營什么仕途經(jīng)濟。 筠卿明白,如今再難如風般率性,卻偏懶像個酸儒似的感慨什么“流水下山非我意”。感慨也枉然,橫豎回不去了,倒不如想個法子,“生正逢時”。 別的姑娘,提親者絡繹不絕,筠卿卻不甚在意門前冷落。對她而言,白首不相離的戀人遠不及傾心相向的知己。情隨事遷,昔日紅顏不過一捧黃珠,知己卻可一世聲氣相求。 夫子為帝王唱正史,她暗語“野史方見真性情”。時時存天理,滅人欲,哪會有今時之你我? 運途多舛時,她就用鳳仙花染指甲,她告訴自己,生命要像這鳳仙花透明的紅艷,澄澈熱烈。忍尤攘垢時,她就掛上銀晃晃的配環(huán),登高樓,觀日出,她要自己明白,所有虛妄都是浮云,紅日初起,皆會散去。其道昭昭,邪不壓正,亙古不變。 時空的光影里,爛漫山花間,穆筠卿淺吟低歌: “九天下,平沙茫,殘陽夕照,駝鈴蕩 鴻雁清啼卷平崗,一騎絕塵,羌笛聞哀怨 西風烈,雨紛落,飛雪飲罷,天狼破 平明羽書飛瀚海,寒夜月下,幾度流年過 遠山淡,芳菲亂,長河滔滔,歷晴川 宛若流云織舊夢,山河故戀,猶自憶當年 輪回處,離愁苦,回眸舊緣,風華度 情長緣淺堪悲道,且顧今朝,紅燭泣喧囂 舊時意,難相忘,回望山中日月長 輕思量,念他鄉(xiāng),恍然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 幾番春去也, 千帆過, 蓼花又新顏......” |
|
來自: 半閑的小嬋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