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手工技藝黃酒制作
一、歷史沿革 黃酒制作技術(shù)是從祖輩幾代傳下來的工藝,加工制作成的黃酒質(zhì)量好、香甜可口、味道好,供自己食用和在市場上銷售。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二、工 藝 流 程 1、選料:糯米、晚米、燦米都可,不過用糯米做出來的酒要比晚米或燦米做出來的酒量要多。 2、浸米:將米浸入桶或水缸中,浸水時間要1天一夜左右,上面用篩蓋上(以免鼠害)。 3、浸曲:將事先準備好的曲(從商店里購買獲得),按照10斤米3升曲的比例,如果米多則水多點,反之則少點。再按照10斤米稱入15斤至20斤水的比例于當(dāng)天早上先倒入酒缸中,用酒打攪拌一下,使曲事先充分浸入水中。酒缸上面加米篩蓋上(以免鼠害),農(nóng)村中還有這樣的說法,做酒用水在立春前的水,因立春前的水做出來的酒存放時間要長些,不易變味發(fā)酸。 4、炊飯:將已浸透的米從桶或水缸中用爪籬撈起來,凈水澤干,然后一次性倒入飯蒸里炊熟,是否炊熟看米是否變色,再觀飯蒸中央是否變色,如果全部米都已經(jīng)變色,則已經(jīng)蒸熟了,然后將鍋蓋蓋在飯蒸上,再炊它幾分鐘,如果米多的話,一飯蒸炊不下,則要分幾飯蒸進行。 5、倒飯:將已經(jīng)炊熟的飯從飯蒸里倒入米粩中推開,等到大氣散 盡(具體溫度很難掌握,可用手摸一下,只要感到不燙手即可),將飯用錫鏟撥入畚斗再倒入事先準備好已經(jīng)放入曲的酒缸中,可以一邊倒飯一邊用酒打進行攪拌,使其飯與曲摻和均勻。 6、打酒:①飯倒入酒缸后,經(jīng)一段時間后,缸中開始有氣泡冒上來,并發(fā)出“噗噗”的響聲,這說明已經(jīng)沸了。這時如果恰遇漲潮時間,或酒缸飯?zhí)?,那么它會沸出酒缸,主家要事先準備好另外容器,可將它舀部分混合物于容器中,等過12小時再重新倒入酒缸中。 ②酒缸中的混合物,經(jīng)過12小時后,便可開始用酒打進行打酒(攪動), 一般說,一天一次攪動就可以了。攪動時會有氣泡出來,這時酒缸中的飯(米粒)已經(jīng)被咬空,已經(jīng)產(chǎn)生酒了,如此進行四至五天左右時間的攪動,飯(米粒)已全部咬空,再不產(chǎn)生氣泡了,可將酒打取出,將酒缸口用布袋蓋上,農(nóng)村人稱封缸,封缸時間越長,產(chǎn)生出來的酒越香。 7、抽酒:①將已經(jīng)進行封缸的酒用酒抽進行抽酒。將事先準備好的酒抽(二種,一種有潭底,另一種沒潭底),放進酒缸,在酒抽的邊上用木料壓住,以免酒抽浮上來。這時酒從酒抽的縫里慢慢滲入酒抽里,再用水瓢或杯子將酒舀出來,倒入事先準備好的酒缸中,酒缸口用沙袋壓住,以免酒味外泄。等到酒抽中盛滿酒時,將筍殼打濕攤平封口,用麻線繞牢,上面用谷糠搓黃泥土壓牢。 ②酒抽里沒有酒滲出時,可將酒抽取出,將酒缸里的酒糟取出來,用袋盛好,擰緊袋口,放入豆腐盂中,袋上面放入石塊,加壓,將酒慢慢地壓了來。 三、相關(guān)材料、工具 材料:晚米、糯米或燦米、酒曲、水、炊飯燒火的木柴等。 工具:酒缸、飯蒸、酒抽、酒打等。 四、行規(guī)、習(xí)俗 湯垟每年臘月都有制作黃酒的習(xí)慣,供家庭做香料和食用。本地人招待貴客時用蛋絲酒(把黃酒加熱到80至90度,倒入雞蛋,攪勻加糖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