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左金丸(朱丹溪) 肝火。 (<丹溪心法》) 【歌訣】 左金茱連六一②丸 肝經(jīng)火郁吐吞酸 再加芍藥名戊己 熱瀉熱痢服之安 連附六一治胃痛 寒因熱用理一般 【詞解】①左金:指據(jù)“實(shí)則瀉其子”而制方,心火為 肝木之子,黃連瀉心火,則不刑肺金,金旺則能制木。 ?、诹?指二藥用量比例為6:1。 【組成】黃連六兩(180g) 吳茱萸一兩(30g) 【用法】研細(xì)末,水泛成丸,每服五分至一錢(qián)(1.5一 3g);或水煎服。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經(jīng)火旺,肝火犯胃。癥見(jiàn)脅肋脹痛,嘈雜吞 酸,嘔吐口苦,脘痞噯氣,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方析】肝經(jīng)火旺為本方主證。嘈雜吞酸,嘔吐噯氣為 肝火犯胃,胃失和降之兼證。方中重用黃連瀉心胃之火,降 逆止嘔為君。佐以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疏肝解郁, 與黃連相配辛開(kāi)苦降,泄肝和胃 【附方】(1)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黃連 吳茱萸 芍藥各五兩(各l00g),研末為丸。 功用:疏肝和脾。 主治:肝脾不和。癥見(jiàn)胃痛吞酸,腹痛泄瀉, 九及熱瀉、熱痢等。 (2)連附六一湯(《醫(yī)學(xué)正傳》) 黃連六錢(qián)(l8g) 附子 —錢(qián)(3g),加姜、棗,水煎服。 功用:清瀉肝火。
主治:肝火太勝,肖既1◇吧哇◇7胃脘痛,嘔吐酸水。 按:連附六一湯配用附子是防黃連苦寒,格拒不入,為 寒因熱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