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P89—9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比例的意義及基本性質,能按要求寫出比和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 2、 理解求比值、化簡比和解比例的依據(jù),會熟練正確地求比值、化簡比,解比例。 3、能綜合運用比和比例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通過小組合作整理知識框架,提高學習的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學生梳理、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加強生與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掌握關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實際運用和計算 教學難點:能理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建構起知識網(wǎng)絡。 課前準備: 把學生分成三大組,讓學生給自己組取名,把比和比例分成“比和比例的意義”、“比和比例的性質”、“求比例和化簡比”、三大塊,讓每一組抽簽確定本組的一個研究主題,然后分組研究本部分的知識包含哪些我們需要掌握的內容,有哪些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我們班一共有多少位同學?男生有多少個?女生有多少個呢?(生答)誰能用“比的知識” 說說男女同學人數(shù)的關系?(生答師板書)誰能說一個和它相等的比?(生答師板書)如果把這兩個比用等號連接起來叫什么?(比例) 那么現(xiàn)在你知道我們這節(jié)課要整理復習什么內容了嗎?(比和比例)(板書課題:比和比例的整理與復習) [設計意圖:課始從現(xiàn)成的素材的導入新課,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了學生的思維興奮點。】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識: 1、回憶知識,小組活動,梳理知識。 要求: (1)小組合作共同回憶比和比例的知識;力爭講解清楚,語言簡潔 (2)在別人講解時要認真傾聽,及時補充,提出質疑。 (3)盡可能地有條理地分類進行整理; (4)把整理的結果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學生分小組合作整理,師邊巡視邊加以指導。) 2、全體交流 三個小組分別上臺交流三個部分。其他學生傾聽、糾偏、補充、提問。 教師注意以下知識要點學生總結是否全面,不全面可以適時引導生說完整: A比的知識要點: (1).兩個數(shù)相除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 (2).比、分數(shù)、除法三者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3).比的前項和比的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注意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商不變的規(guī)律的聯(lián)系) (4).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化簡比。 (5).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比值。比值可以是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注意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qū)別。) B比例的知識要點: (1)、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解比例、組比例,還可以求兩個數(shù)的比。 (4)、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C正、反比例的知識要點: (1)、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若比值一定,則成正比例;若積一定,則成反比例。若比值和積都不一定,則不成比例。 (2)、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要先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出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對應數(shù)值,再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列方程解答。 師及時鼓勵并引導學生對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本著充分相信學生、一切依靠學生的原則,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梳理,并讓學生舉例、指出需要注意點,突破重點和難點,鼓勵其他學生糾偏、補充、提問,在生生互動中建構較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形成技能,并培養(yǎng)自我復習和團隊合作精神。] 3、教師綜合評價。 師:同學們總結得都很好,并能把整理的結果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來,你們真了不起!三個組不甘示弱,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同樣值得老師喝彩!你們這樣的討論和競爭,使大家對比和比例這部分知識認識更有條理,印象也更深刻了。 今后我們在整理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按今天的方法進行整理。誰來說說剛才我們整理知識的步驟。(先找出有哪些內容,再根據(jù)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用不同的形式整理知識。) 【設計意圖:適當?shù)目偨Y和鼓勵為學生的學習活動作了較好的評價,學生從教師賞識的話語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和飽滿的情緒迎接更大的學習挑戰(zhàn)?!?/span> 三、加強練習,培養(yǎng)能力。 (一)基本練習。 1.判斷題(1) 對的打√ ,錯的打×。 (1)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 ?。?/span> ) (2)如果a : b= c : d 那么ad=bc ( ) (3)如果ab+5=12,那么a與 b成反比例 ?。ā 。?/span> (4)比例的兩個外項的積減兩個內項的積,差是0。( ?。?/span> 2、判斷題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成什么比例? (1)長方體的體積一定,它的底面積和高 ?。ā 。?/span> (2)車輪的直徑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車輪的轉數(shù)( ?。?/span> (3)圓的面積和它的半徑?! 。ā 。?/span> (4)如果y= 5x y和 x ( ) (5)人的體重和身高。 ?。ā 。?/span> 3. 解應用題。 (1) 一臺織布機3小時織布240米,照這樣計算,織8小時可織布多少米? 師:題中有哪三種量,成什么比例? 由學生列式解答,并校對。 (2)一個農業(yè)專業(yè)組平整土地,原來打算每天平整0.8公頃,15天可以完成。結果12天完成任務。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頃? 師問:題中有哪三種量,成什么比例?由學生列式解答,并校對。 (二)綜合應用 1、把5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與糖水的比是( )。 2、把1噸:250千克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是( ),它們的比值是( )。 3、如果A×3=B×5,那么, A:B=( ): ( ) 4、工作時間一定,做每個零件所用的時間和做零件的個數(shù)成( )比例。 5、在圓周長公式c=πd中,( )和( )成( )比例。 6.王叔叔和周叔叔是好朋友,他們倆合伙開了一個兒童玩具店,店面房產屬王叔叔所有,年租金3萬元,兩人各拿出6萬元投資,到年底共創(chuàng)利7.5萬元。你認為怎樣分比較合理? (1) 學生分組討論后交流解法。(2) 列式解答。 7、張麗和李英帶同樣多的錢到杭州小商品童裝批發(fā)市場進購童裝。張麗用去900元,李英用去所帶錢的80%。已知張麗還剩的錢與用去的錢的比是2:3,李英用去多少錢? (1) 學生思考解題方法。(2) 交流匯報。(3) 用多種方法解題。 8、舟山發(fā)電廠運進一批煤,原計劃每天燒1.5噸,可以燒40天,由于改進鍋爐,每天節(jié)約用煤0.3噸,這批煤實際能燒多少天?(用兩種方法解) 9、鮑老師比小明身高高15厘米,小明的身高與鮑老師的身高的比是10:11,問鮑老師身高是多少?小明身高是多少? 10、小華看一本數(shù)學復習用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6,第二天看了42頁,這時已經看的頁數(shù)與全書的頁數(shù)的比是2:5,小華兩天共看書多少頁? 四、歸納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有什么評價? 五、作業(yè)(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