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命伯冏,為周太仆正,作《冏命》。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聰明齊圣,小大之臣,咸懷忠良。其侍御仆從,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發(fā)號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萬邦咸休。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繩愆糾繆,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cè)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諛,厥后 (轉(zhuǎn)者按:彝憲_yí xiàn----在此指御史中丞。) 漢典詳解: (1).常法。《書·冏命》:“永弼乃后于彝憲。” 孔 傳:“當(dāng)長輔汝君於常法。” 南朝 梁 江淹 《蕭讓太傅相國齊公十郡九錫第二表》:“臣以為麗天秉經(jīng),君上之彝憲;儀地執(zhí)緯,臣下之恒軌。” 唐 李邕 《兗州曲阜縣孔子廟碑并序》:“闢邦家之正門,播今昔之彝憲。” (2).指御史中丞?!蛾悤?/span>·沉炯傳》:“二者職居彝憲,邦之司直,若自虧身禮,何問國章?” 相關(guān)詞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