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五皮飲
(《中藏徑》) 【歌訣】 五皮飲用五般皮 或用五加易桑白 【詞解】①膚腫:多由脾虛濕重,水溢皮膚所致,亦稱 “皮水”。癥見全身水腫,按之沒指,肢體沉重,小便不利 等。 ②膚脹:是指寒濕留滯在皮膚之內(nèi)而出現(xiàn)腫脹的病證。 癥可見全身浮腫,腹部膨大,按之腫有凹陷,皮厚而色澤無 異常變化等。 ③司:即主管。 【組成】陳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各等 分(各9g) 【用法】上5藥共為粗末,每次用三錢(9g),水煎, 去渣,溫服。 【功用】利水消腫,理氣健脾。 【主治】皮水,脾虛濕盛。癥見一身悉腫,肢體沉重, 心腹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緩等。 【分析】脾虛濕盛,溢于肌膚而致膚腫為本方主證。心 腹脹滿,上氣喘急為次要癥狀。故方中用茯苓皮淡滲利濕, 行水消腫,為君藥。生姜皮、大腹皮助君行水消腫,為臣 藥。三藥相合,能去皮膚中的停水。又佐以桑白皮肅降肺 氣,通調(diào)水道,利水消腫,且瀉肺平嚼;陳皮理氣健脾,燥 濕和胃,使氣行水行。方中五藥皆用其皮,則善行皮間之水 氣,故專治皮水。 按:本方作用平和,利水消腫還能健脾,故治療稗虛水 腫輕證有奇效。亦可用治妊娠水腫。原書名為…五皮散”, 【附方】五皮飲(《麻科活人全書》)本方即上方去桑白 皮,換五加皮而成。其功用、主治與上方基本相同。 按:五加皮亦有利水去濕之功,但性偏溫,而桑白皮甘 |
|